本报记者 李 蕊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1日 第 18 版)
今年春耕,山东德州市齐河县以“科技增粮、节水增效”为核心,通过智能灌溉、农机农艺融合等举措,为春耕注入新动能。
焦庙镇周庄村的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
种粮大户李朝纲站在麦地里,轻点手机,田间的墒情监测数据实时传来,系统自动分析后生成灌溉方案;点下屏幕,机井水沿着管道自动流入大田,一排排伸缩式喷灌探头均匀地给麦苗喷洒水雾。
“过去大水漫灌,费时费力还浪费水。今年可省心了,动动手指就能自动浇地,每亩还能节水30%,节肥效果很明显,小麦长势也更均匀。”李朝纲说。
省力省钱的背后,离不开可靠的电力支撑。当地电力部门14支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对全县农排线路、灌溉机井、配电变压器等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广大农民春耕用上“放心电”。
近年来,齐河县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累计完成125.9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改造提升,去年粮食总产超3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