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旅游报
□ 朱文文
“一江山水如画梦,万千灯火照归舟。”夜幕降临,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之畔的长江不夜城旅游休闲街区(以下简称“长江不夜城街区”)缓缓揭开如梦似幻的面纱,璀璨的霓虹勾勒出古色古香的建筑轮廓,飞檐斗拱在光影中尽显东方神韵。
近年来,长江不夜城街区以“长江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夜景+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等多元业态,激活城市夜间经济,实现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前不久,长江不夜城街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千年文脉 现代演绎
一江碧水向东流,千年文脉贯古今。源远流长的长江文化铸就了长江不夜城街区的灵魂与根基,是其创新发展的精神命脉和动力源泉。
漫步街区,全长375米、高12米的标志性建筑——“千里长江画卷”景观墙宛如一幅流动的史诗长卷,格外醒目。青海塔尔寺、西藏布达拉宫、四川杜甫草堂……这幅巨制将长江沿线11个省区市的城市特色、历史风情、民俗文化、百年老字号、非遗传承等立体呈现,让游客在移步换景中感受长江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
走进“千里长江画卷”景观墙一层,一间间风格各异的商铺内,特色小吃琳琅满目,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在此汇聚升腾。拾级而上,十余座特色舞台次第展开,川剧变脸、佤族火舞、云南孔雀舞等各地特色演出轮番上演,宛如一场流动的长江文化盛宴,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
“在这里,不仅能一站式品尝长江沿线特色美食,还能沉浸式体验各地非遗,真是既饱口福又饱眼福。”来自河南的游客孙晓伟赞叹道。
“长江不夜城街区是马鞍山市重点打造的文旅融合标杆项目。”马鞍山文旅集团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贾连江介绍,街区以长江文化为主线,运用光影技术、电影化布景,将长江流域11个省区市的特色文化符号进行艺术化再现,为游客带来“一步一景、一步一娱”的沉浸式体验。
为了激发更多青少年对长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近年来,街区大力发展研学旅游,系统构建长江文化、诗歌文化等六大主题研学课程体系,精心设计“长江不夜城一日游”“我与李白有个约会”等多条精品研学线路,让长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通过一系列沉浸式、互动式的研学课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寓教于乐的体验中深刻感受到长江文化的博大精深。”长江不夜城街区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街区累计接待参加研学活动的中小学生达6万人次,已成为安徽展示和传播长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体验基地。
百“艺”争流 沉浸体验
沉浸式演艺是长江不夜城街区的另一大亮点。近年来,街区通过创新性的艺术表达,将裸眼3D、全息投影等前沿科技与真人表演、情景演绎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空间,为游客带来全方位、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
从极具民族特色的沿江舞蹈到绚丽多彩的花车巡游,从原汁原味的非遗表演到震撼人心的光影秀,这里“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精彩”。目前,街区常备演艺团队60余人,持续为游客呈现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流光溢彩的灯光映照下,长江主题花车巡游在街区惊艳亮相,将沿江各省区市的文化符号生动呈现。安徽花车以文房四宝为魂,宣纸铺展、徽墨留香;四川花车将沸腾的火锅“端”上街头,升腾着巴蜀热情;江西花车通过瓷器元素,诉说千年瓷都故事……每辆花车都是一幅流动的长江风情画,将长江沿岸的万种风情浓缩于此。
“这些花车不仅好看,还让我对长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河南游客孙永辉说,“如果有机会,我要沿着长江走一趟,亲身感受这些地方的魅力!”
除了沉浸式演艺,多彩主题活动也是街区吸引游客的一大法宝。
今年春节期间,长江不夜城街区以“点亮中国梦”为主题,举办首届“长江国灯会”活动,成为马鞍山春节旅游的热门打卡地。数据显示,灯会期间,街区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门票营收240万元。“得益于灯会的举办,街区春节综合营收显著增长,由去年的250万元攀升至450万元。”贾连江说。
“长江不夜城街区的成功,关键在于构建了‘文化引流—体验留客—消费变现’的完整闭环,实现了游客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何俊说,“我们将持续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沉浸式演艺为载体,以数字科技赋能传统文化,致力于将马鞍山打造成为全国夜游经济标杆。”
业态融合 活力迸发
近年来,长江不夜城街区持续深化商文旅融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以新“夜”态激发新消费,以新场景创造新体验,成为安徽夜游的新地标,不仅有效填补马鞍山夜经济的短板,更成为推动城市文旅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去年7月,长江不夜城街区“以酒为媒,以虾为约”举办第二届啤酒节,并结合非遗表演、民俗歌舞等多元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消费体验。据统计,啤酒节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直接营收120万元,并带动街区整体营收突破200万元。
当前,长江不夜城街区已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生态。街区入驻商户超150家,涵盖文化创意、非遗体验、特色餐饮等领域,提供直接就业岗位500余个,间接就业岗位3200余个。
为进一步推动发展,街区还创新采用“免费入园+商户联营扣点”模式,降低商户创业压力,吸引多元业态入驻。同时,根据商铺经营水平、游客满意度等因素,街区实行“末位淘汰制”,有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通过常变常新的主题活动持续引流,街区形成了‘精品演艺+创意活动+商业消费’的闭环,实现街区、商户、游客三方共赢。”贾连江说。
数据是发展成果最有力的证明。自投入运营以来,街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实现营收8500万元。同时,街区还带动了城市夜游经济的增长,综合收入达8.3亿元,带动周边3公里内酒店入住率提升40%,夜间消费规模占比全市总量的75%,进一步推动城市夜经济的升级,促进马鞍山市经济结构转型。
何俊介绍,下一步,马鞍山市将以长江不夜城街区为支点,整合长江岸线资源,共同打造“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形成“白天观景+夜间消费”的全时段旅游体验;加强跨区域联动,和沿江城市合作打造文旅走廊,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业态融合与品牌共建,以“文旅+科技+夜经济”模式构建“诗意夜游”品牌,努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全市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