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首个AI周在本周末启动,并透露在2025年计算机科学排名“CS Rankings”中,其计算机学科的人工智能分项,位列排行榜全球第一。当天,交大正式官宣推出“AI十条”,全面布局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作为国内最早部署AI教育的高校之一,交大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人工智能专业,2024年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 博士点,构建起“本-硕-博”贯通培养链条,并与华为、商汤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培养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 AI 领跑者。在人工智能学院周岁之际,其AI分项已登上国际计算机学科排名的榜首。
从招考“入口”看,首届人工智能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全校最高。以AI专业为牵引,学校不仅试点强基计划“智能科学”方向,推出“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还面向全校学子开放AI辅修专业,覆盖理工农医、人文社科全学科,开设6门通识课程并将《人工智能基础》纳入“非电类”本科生必修课,实现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培养。
上海交大闵行校园。徐瑞哲 摄
值得一提的是,以AI为“大信息”学科发展的龙头,上海交大还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改革创新发展。交大电院作为办学规模最大的王牌学院,正式升格为全校目前唯一的“学部”,由学校副职领导分别担当学部党政负责人。在学部的架构下,系别也升格为学院:创设计算机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举全校之力推进“大信息类”学科发展,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先导产业,强化高层次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据透露,2025年,学校稳步扩招,计划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额,正是向这一学科大类倾斜。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获悉,交大AI周通过“论坛+集市+赛事+成果展”等多元形式,打造为期7天的AI领域全生态系列活动。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王延峰表示,在论坛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鄂维南将分别以《AI+激起交叉科研的Hehson潮》《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与科研》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从量子计算与 AI for Science 等前沿领域切入,深度解析 AI 技术如何重塑科研范式与教育生态。
而集市方面则聚焦技术落地,展示包括智能无人环卫车、AI心理咨询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等在内的众多创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参会“交大系”创业者所创立的企业总市值已突破万亿,上交正以“教师圈”“校友圈”和“朋友圈”,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引擎。
原标题:计算机科学CS排名人工智能分项:上海交大全球第一,面向全员开AI辅修专业
上一篇:万元面霜莱珀妮,贵妇们不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