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贾晓静)4月9日正式发布的《俄罗斯黄皮书:俄罗斯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黄皮书”)显示,2024年,地方合作成为中俄双边合作的亮点,两国相邻地区的经贸、人文交流越来越频繁,有巨大发展潜力,并且受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合作质量和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该黄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黄皮书指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产业结构上有一定互补性,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4年,双方在能源、贸易、交通、金融和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取得很大成绩,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也有良好的合作前景。
《俄罗斯黄皮书:俄罗斯发展报告(2024)》封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供图关于中俄地方合作,黄皮书特别提到,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交通和人文合作,在双方努力下达到较高水平,现已建立起政府间合作机制。黄皮书介绍,在已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准备进一步加强“东北-远东”发展战略对接,推进跨境物流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合作,尤其是农业领域合作,密切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地方间务实合作,推动“东北-远东”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黄皮书显示,外部制裁给俄进口资本品和出口油气能源造成了困难,同时也提高了俄国际贸易物流和结算成本,这是俄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上述挑战,俄政府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一方面,俄罗斯面向全球南方建立新的经济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俄罗斯对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投融资方式、产业政策实施了大幅度调整和政府干预。在这种情况下,俄形成了国家项目引导、政府投融资支持、基于市场规则推动企业竞争的经济运行模式。
黄皮书认为,在国家项目和政府投资支持下,俄罗斯基于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的经济增长已经大大摆脱了对油气原材料出口的依赖,逐渐具有内生增长的动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