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山古寨到文旅明珠——可邑蜕变启示录
创始人
2025-04-08 16:36:12
0

要 闻 快 递

春风拂过。

74岁的罗庆仙老人望着门前如织的游客,布满皱纹的眼角泛起笑意:“40年前,谁敢想在家门口能挣钱?”

尽管在寨子里生活很久,但只要谈起曾经的可邑,大家总有说不完的话。她说,那是他们那一代可邑人的根。

这个小镇,曾因一曲《阿细跳月》名动四方,却因交通闭塞、产业单一陷入发展困局,如今,正以“文旅+非遗+廉政”的创新实践,演绎着传统村落的现代蝶变之旅。

在可邑小镇的民族团结广场上,彝族姑娘身着本民族绚丽服饰欢快轻盈起舞。她们灵动的步伐,传承着民族的活力与热情,恰如廉洁精神贯穿生活,它提醒着人们,在生活的欢舞中坚守廉洁,以纯净之心,舞出清朗人生。通讯员 余雪楠

文化基因解码

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可邑小镇的兴衰,与一个时代的印记紧密相连。

“老寨的石头会唱歌,可唱不饱肚子。”村民毕辉记忆犹新。

2013年前,可邑小镇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守着漏雨的土坯房,国家级非遗《阿细跳月》的鼓点在空寂的山谷里显得格外苍凉。彼时,全村人均纯收入仅5600元,集体账户常年“挂零”。

其转折点从弥勒市“文旅兴市”战略的落地开始。2014年,可邑村被纳入首批特色村寨保护名录,政府主导编制《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规划》,14.5亿元投资如春雨润泽:古寨风貌修复、智慧旅游系统、森林酒店群等41个项目建设次第展开。

直到村口矗立起刻有“可邑小镇”四字的城楼牌时,村民们意识到:这次真的要变样了。

“土地流转+景区分红+就地就业”的“可邑模式”应运而生。当地部分山地流转给城投公司,租金以35%逐年递增,开发公司向当地提供保安、导游等300余个岗位。

42岁的马慧琼是传承馆的工作人员。小时候,因家里穷,她跟着妈妈在山上放羊时学会了用棕叶编织。在“百事服务团”的推荐下,她最终成了传承馆的正式员工。

“没有想到自己也能买‘五险’。”马慧琼说,除了负责刺绣手工,她还和姐妹们一起跳《阿细跳月》。

和马慧琼一样,罗庆仙家将老宅租给景区,儿子当上导游,老两口带着孙子乐享天伦。

水电工石头正专注检修电路。每周一和周五,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镇幼儿园门口接儿子回家——这是属于父亲的踏实节奏。村民陈向红则笑着比画,“游客多了,腰包鼓了,这日子跟索玛花一样美”。

生动的面孔,是可邑人从“守土难离”到“安居乐业”的蜕变轨迹。

面对“酒香巷深”的局面,当地以“绿美+”经济模式破题:以全域旅游为纽带,将78%森林覆盖率转化为康养资源,让每片绿叶成为“绿色银行”的储蓄凭证。

文化“孵化”的背后:非遗《阿细跳月》植入文旅体验、传统火把节变身沉浸式演艺,民族文化从“博物馆记忆”回归“活态传承”。

如今,从“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到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可邑小镇用数据书写转型答卷:让祖屋真正成为“会生长的财产”,收入是10年前的4.6倍。

治理体系创新

“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看。”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党总支书记曾虎龙道出秘诀。

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蚂蚁村创新“三团四会”治理心法:道德评判团调解邻里纠纷,法律服务团普及法律知识,百事服务团解决急难愁盼;村民议事会定村规,产业发展协会谋出路,红白理事会刹住攀比风。

特别党员示范岗上,“阿细刺绣传习所”里,处处可见党员带领群众共谋发展的身影。在西三镇纪委记事本有这样的记录:村监委监督检查6次,梳理监督重点16项,开展各项监督108次,报备监督研究事项、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等情况412项,发放预警提示卡67次。

曾虎龙说,用苦干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满意度。

非遗与廉政的碰撞迸发出独特火花,这与弥勒市纪委监委廉洁文化建设高度融合,阿细先民“以火为誓”的壁画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标语交相辉映。

在彝家食府广场,三弦弹唱引得游客驻足。“非遗不是老古董,是活着的文化基因。”来自厦门的一名游客说,将非遗传承人化身廉洁宣传员,绝了。

一直以来,当地严防“坐收坐支”问题,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面规范。景区内的“体验式监督”更成常态,市场监管人员假扮游客暗访,确保餐饮住宿无欺诈,购物场所无强制消费。

“一切归功于‘红黄绿’三色监督法。”西三镇纪委书记郭亮介绍,红色代表监督记录簿;黄色代表预警提醒卡;绿色代表街头任务清单。

“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率达100%,资产增值年均超30%以上。”数据见证蜕变,全村信访量同比大幅下降,干部作风类投诉减少,群众和游客的调查满意度达到96%,文旅投诉实现动态清零。

其背后,是传统监督与现代治理的创新实践。从小镇建设开始,纪检监察机关就划清了一条界线:全员紧扣“七大核心要素”——做精特色基因、做强产业链条、做优生态基底、提升通达效率、打造宜居空间、融入智慧元素、构建全域网络,实现“干部有戒尺、群众有依靠、发展有保障”的治理愿景。

“节日盛装穿起来,大三弦弹起来,巴掌拍起来……”的确,阿细人的迎客礼,欢乐的场面,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欢歌唱出的甜蜜、乐舞跳出的幸福,更是一派业旺、景美、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生态重构

75岁的非遗传承人毕凤英每天都会带着游客跳《阿细跳月》,银饰叮当如泉水叮咚。传习馆里,彝族刺绣、三弦制作等体验项目让人流连忘返。

在可邑小镇村口,电商服务站、阿细骨头参、野生蜂蜜等土特产搭上“数字快车”,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以前背着核桃走十里山路赶集,现在手机一点就卖出去。”村民毕陈生感慨。

帐篷酒店隐于松林,“生态牌”越打越响。2024年,小镇接待游客78万余人次,旅游收入2800余万元,带动全村经济总收入3650余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3.2万元。数据显示,2024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74万元,是10年前的123倍。

曾经的穷山沟,成了远近闻名的“诗和远方”。

“阿细跳月民族节”上,汉族、彝族、苗族群众共跳一支舞;村史馆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照片墙见证各族通婚的佳话。可邑小镇创新“文化浸润+产业联动”,带动周边8个村寨共同发展,形成“阿细文化走廊”。

“寨子建设进展很快,感觉一天一个样。”92岁的陈越老人说。与陈老一样,鑫林饭店的老板娘龙梅丽说:“只有回到这里,才能找回自己。”

翻天覆地的变化赋予新的生命力,彝寨改变过去黑、脏、乱、差的环境状况,使其成为文旅综合创新的典范。“山水养人,人情留心。”浙江人孔赛赛是合木别院员工。2023年,她家以宋代文化为特色的客栈走进可邑小镇,当地人用杀猪饭的热情融化了隔阂,客栈则以宋式点茶、艾灸疗愈回馈善意。

“时光洗刷痕迹。”文化主播董宇辉走进可邑时,用一碗阿细拦门酒、一次手打糍粑、“木叶传情”的故事和“同心树”的传说,向全国网友展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吉祥如意”的浪漫。

站在瞭望台俯瞰,可邑小镇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唤醒沉睡的文化基因,更守护着独特的乡愁。

采访小记

弥勒市可邑小镇的振兴实践,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文化基因解码——治理体系创新——产业生态重构”的完整解决方案。

其核心是利用文化赋能与产业振兴的双向奔赴,将“文化、人力、政策”三驾马车全员驱动,撬动民族文化转化为发展资本,激活现代经营理念。通过制度创新保障成果共享,实现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对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之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来源 / 云南法制报纪检监察周刊

作者 / 汪波  陆友维  叶向晖  尚外双  周麒津  杨云洁  付用正  郭冬琼  杨正涛  鲁茸央宗  杨明建  和璇

编辑 / 张津

审核 / 云纪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伊朗外长:伊美第三轮会谈将于2...   新华社德黑兰4月19日电(记者陈霄 沙达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19日报道,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当...
完善竞业限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转自:法治日报□ 尹诗雅 刘智铭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
二向箔能打败三维生命吗? 二向箔能打败三维生命吗? 二向箔将太阳系从三维空间变成只有“长宽”两个维度,而“厚度”为零的二维空间...
美国最高法院叫停政府驱逐委籍人... 转自:央视新闻△资料图  美国最高法院当地时间19日下令,联邦政府必须暂停驱逐当前关押在得克萨斯州北...
看图猜字! 看图猜字!每个字里面都看到了酒,应该就是“酒”
特斯拉据悉推迟在美量产平价版M... 财联社4月20日讯(编辑 夏军雄)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特斯拉推迟了在美国制造平价版Model Y...
惠民演出进万家 吴勇 黄秭轩 王柯潞 摄(一师三团)
鹰眼预警:南兴股份营业收入下降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南兴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美国又一小飞机坠毁 机上载有4... 当地时间4月19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伊利诺伊州警方当天上午接到一起小型单引擎飞机坠毁的报告。美国联...
鹰眼预警:*ST嘉寓营业收入大...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ST嘉寓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
工厂“黑科技”背后的产业新变迁 ●新华社记者 张辛欣 周圆 实体经济的“烟火气”在企业,企业的活力看生产线。 当机器...
兵团七人入选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马雪娇 实习生 赵冰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2024年...
鹰眼预警:三川智慧营业收入大幅...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三川智慧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鹰眼预警:乐普医疗营业收入下降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乐普医疗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鹰眼预警:冀凯股份应收账款增速...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冀凯股份(维权)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
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编者按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兵团“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 本报石河子讯(全媒体记者 史进) 4月17日,由兵团法学会、司法局、团委联合举办的兵团“2025...
以军恢复军事行动来首名以士兵在... 当地时间19日晚间,以色列国防军证实,当天早些时候,以军部队在加沙地带北部的拜特哈嫩遭巴勒斯坦伊斯兰...
共建宜居美好家园,看看他们怎么... ●谢国庆  张乐  谭新文  周情  李振蒙  陈健生  王璐璐  张刘武编者按春风拂绿万象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