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中心小学2楼的电教室内,一堂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正在进行。这是该小学2025年春季学期在四年级10个班全面开展的系列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其中一节课。与人工智能大模型互动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也在实践中提升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小学生的AI启蒙教育?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中心小学通过引入先进的大语言模型技术,开设AI教育课,打造沉浸式的人工智能环境,点燃学生们的科技梦想。
寓教于乐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AI启蒙教育中也不例外。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中心小学办公室主任王洁介绍,学校一贯重视科学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2024年9月起开设了AI兴趣班,并从2025年2月开始在四年级10个班开展系列人工智能通识课,让学生对AI“懂原理、会应用、不依赖”。
据介绍,该校系列人工智能通识课主要有四部分内容:游戏化的AI基本原理、AI与学科的结合、AI局限性的认识及用AI结合传统文化的设计创作。王洁表示,学校有3700多名学生,配备了6名专职科学教师和3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并在课后服务中引入校外教师资源,助力学生与AI接轨,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学习,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以通过AI画图为例,在第一节课时学生们都只会写一句话来让AI画图,经过几节课后,学生们普遍都能通过丰富的语言来表述想要的效果,对目标画面的结构、层次、色彩、主次顺序等都能清晰描述。教的是AI画图,但学生们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观察力、审美等各方面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南头中心小学所在的北帝村以花灯制作闻名,学校让AI技术与地方文化、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结合,让学生利用AI设计花灯。其中的优秀设计作品还被中山当地的花灯制作非遗传承人看中,将其做成了实物花灯,在元宵节的灯会上展出。这是先进的科技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也是小学生与手艺人的合作。
记者现场看到,四年级10班的50多名学生端坐在电脑前,学习如何通过AI设计南头花灯,眼中充满了兴奋与专注。“AI课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学生郭梓涵兴奋地说。
“人工智能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它能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得力助手。当学生能运用人工智能设计南头花灯,利用AI为花灯写诗时,相信他们不仅会成为技术的使用者,更将成为文化传承的创新者。”该校校长卫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