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安动力”)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东安动力面临诸多挑战与变化,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55%,而净利润却同比增长41.39%,这两项数据变化较大,值得投资者关注。本文将对东安动力2024年年报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营收下滑,市场需求有待提振
2024年,东安动力实现营业收入4,618,120,138.25元,较上年的5,404,349,788.35元下降了14.55%。从数据来看,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面临一定压力。这一下滑态势或与商用车汽油机份额下降、增程器客户销量不及预期等因素相关。2024年全年销售整机49.35万台,同比下降18.49%,销量的下滑直接影响了营业收入。从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看,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4,553,061,918.14元,同比减少14.83%,是导致整体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营业收入 | 4,618,120,138.25 | 5,404,349,788.35 | -14.55 |
净利润增长,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显著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33,464.27元,较上年的4,055,145.16元增长了41.39%。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64,965,814.79元,上年为 -77,085,948.78元。这表明公司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0,699,279.06元,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43,605,480.31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2,571,464.89元等。若剔除这些非经常性因素,公司核心经营业务仍面临亏损压力。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733,464.27 | 4,055,145.16 | 41.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64,965,814.79 | -77,085,948.78 | 不适用 |
基本每股收益微升,扣非每股收益为负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21元/股,较上年的0.0085元/股增长42.35%,这与净利润的增长趋势一致。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0.1366元/股,上年为 -0.1621元/股。虽然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反映出公司基于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弱。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121 | 0.0085 | 42.3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1366 | -0.1621 | 不适用 |
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微增,市场推广力度稳定
销售费用为36,313,726.60元,较上年的35,638,953.28元增长1.89%。这一微小增长表明公司在市场推广方面维持了相对稳定的投入,以应对市场竞争和促进产品销售。从费用构成来看,职工薪酬、差旅费等可能是主要支出项目。虽然销售费用增长幅度不大,但在营收下滑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销售费用提升市场份额,是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销售费用 | 36,313,726.60 | 35,638,953.28 | 1.89 |
管理费用大幅下降,成本控制见成效
管理费用为172,157,441.13元,相比上年的256,675,627.97元下降了32.93%。公司解释本期将生产辅助单位的相关费用在营业成本列支,这一调整使得管理费用大幅降低。管理费用的有效控制体现了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努力,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管理费用 | 172,157,441.13 | 256,675,627.97 | -32.93 |
财务费用变动,存款利息收入影响大
财务费用为 -19,699,670.21元,上年为 -22,344,793.51元。财务费用的变动主要源于本期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减少。虽然财务费用仍为负数,表明公司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等费用,但利息收入的减少可能对公司的资金收益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需关注资金的合理配置,以优化财务费用。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财务费用 | -19,699,670.21 | -22,344,793.51 | 不适用 |
研发费用降低,创新投入需平衡
研发费用为73,055,289.69元,较上年的83,773,688.28元下降12.79%。公司表示本期费用化固定资产折旧减少导致研发费用降低。在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技术迭代迅速的背景下,研发投入的降低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产品创新和竞争力产生潜在影响。公司需要在成本控制与研发投入之间找到平衡,以确保长期的技术优势。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研发费用 | 73,055,289.69 | 83,773,688.28 | -12.79 |
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值扩大,存货资金占用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77,192,943.18元,上年为 -75,088,627.73元,负值进一步扩大。公司解释本期存货资金占用增加是主要原因。存货的增加可能反映出公司销售不畅或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导致资金大量积压在存货上,影响了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和经营活动现金的回笼。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77,192,943.18 | -75,088,627.73 | 不适用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定期存款到期等因素影响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0,827,351.57元,上年为 -466,200,838.59元,由负转正。主要原因是本期定期存款到期以及无股权收购事项,使得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增加。这表明公司在投资策略上有所调整,资金回笼改善了投资活动的现金状况。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40,827,351.57 | -466,200,838.59 | 不适用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基本持平,资金筹集与偿还稳定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9,026,424.58元,上年为 -175,375,151.58元,基本持平。这说明公司在资金筹集和偿还方面保持相对稳定的节奏,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筹资或偿债活动。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89,026,424.58 | -175,375,151.58 | 不适用 |
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
研发投入持续,结构有所调整
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280,014,802.3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06%。其中,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73,055,289.69元,资本化研发投入206,959,512.66元,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73.91%。与上年相比,虽然研发投入总额有所下降,但资本化比重较高,表明公司注重将研发成果转化为资产,以提升长期竞争力。
项目 | 金额 | 占比 |
---|---|---|
研发投入合计 | 280,014,802.35 | -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 | 73,055,289.69 | - |
本期资本化研发投入 | 206,959,512.66 | -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 6.06% | -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73.91% | - |
研发人员结构稳定,年轻化趋势明显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40人,学历结构上,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25人,本科411人,专科2人,高中及以下0人。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不含30岁)有294人,占比超半数,呈现年轻化特点。年轻的研发团队具有创新活力,但也可能面临经验不足的挑战,公司需加强人才培养和经验传承,以充分发挥团队优势。
学历结构类别 | 人数 |
---|---|
博士研究生 | 2 |
硕士研究生 | 125 |
本科 | 411 |
专科 | 2 |
高中及以下 | 0 |
年龄结构类别 | 人数 |
---|---|
30岁以下(不含30岁) | 294 |
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 | 169 |
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 | 63 |
50 - 60岁(含50岁,不含60岁) | 14 |
60岁及以上 | 0 |
风险因素
市场竞争风险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
行业内动力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尤其产品价格恶性竞争严重。主要竞争对手新能源产品已具备较强性价比优势,整车企业动力产品外销也具有品牌和价格优势,柴油机企业不断拓展新能源领域,瓜分市场份额。这对东安动力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构成威胁。公司虽采取优化产品谱系、创新市场开拓模式等措施,但竞争压力依然较大。
质量风险不容忽视,影响企业声誉
人员意识差、执行力不到位,原材料、外购件质量问题,外购件供货紧张,生产设备、工具问题,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不完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出现波动,进而影响企业经营和声誉。公司虽制定了完善质量管控体系、加强培训等一系列风险解决方案,但质量风险仍需持续关注。
科技创新风险犹存,技术突破难度大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创新者自身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可能导致技术创新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行业核心科技掌握在少数国际企业手中,可能引发技术壁垒、成本上升、保供困难等风险,产品知识产权也可能被抄袭侵犯。公司虽采取加强科技创新、专利申报等措施,但科技创新风险依然存在。
安全环保风险需警惕,管理要求严格
公司员工或相关方人员的“三违”行为,对相关方管理不严格,废旧设备处置不净,环境管理人员环保意识不足等,都可能导致安全环保风险。公司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加强培训等措施进行防范,但仍需严格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和环保合规。
高管薪酬情况
董事长陈笠宝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8.04万元,总经理靳松为108.07万元,副总经理宫永明86.05万元、刘波85.14万元、王福伟86.40万元、赵兴天88.59万元,财务总监王向坤69.08万元。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依据相关规定确定,报告期内共计支付董监事及高管人员报酬932.02万元。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经营业绩和行业情况的关联性,以及是否能有效激励高管提升公司业绩,值得进一步关注。
总结与建议
东安动力在2024年虽净利润有所增长,但主要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核心经营业务仍面临亏损压力,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值扩大,市场竞争、质量、科技创新、安全环保等风险并存。为提升公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公司: 1. 强化市场拓展: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尤其是新能源市场,利用创新的市场开发模式,精准定位客户需求,提升产品市场份额。 2. 优化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品谱系,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应对产品同质化问题。 3. 加强成本管理:在控制管理费用等成本的同时,合理安排研发投入,确保成本控制与创新发展的平衡。 4. 严格质量管控:进一步完善质量管控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供应商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5.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公司技术实力。 6. 强化安全环保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环保措施,加强员工培训和相关方管理,防范安全环保风险。
投资者在关注东安动力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