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倪兆中 张荣旺 成都报道
MCN机构的发展迎来新趋势。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网络视听MCN机构综合评价体系正式发布。该评价体系是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下,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宏网联合制定。
MCN机构,全称Multi-Channel Network,即多频道网络。它源于国外网站的频道托管模式,通过签约有影响力的网络红人,提供运营、经纪服务,帮助这些红人进行内容制作、品牌合作、商业变现等,同时也为平台输送优质内容,提升平台的内容多样性和用户黏性。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网络视听MCN机构综合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多维度的科学评价机制,推动MCN机构坚持正确导向、提升内容质量、强化社会责任,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标志着行业进入规范发展快车道,更揭示了内容产业价值链重构的历史机遇。
成都一家MCN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国内的MCN已发展成集内容生产、流量运营、商业变现于一体的“新媒体经纪人”模式。其主要业务包括创作者孵化、流量扶持、商业变现等。后续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淘宝直播的崛起,基于新平台的MCN机构不断涌现。
他说,目前MCN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成都等其他互联网和文创产业发达的城市。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完善的产业链和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为MCN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国内的MCN机构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发展体量大。一些出名的MCN机构包括无忧传媒、papitube、洋葱集团等。其中,无忧传媒已构建起包含艺人经纪、直播运营、供应链管理的商业闭环,公司签约主播达人超过10万人,其中全约优质艺人超5000人,全平台粉丝总量超20亿人。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等行业的持续火爆,MCN机构的产值也在不断攀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MCN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预计2025年将有超6万家MCN机构,产值达743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以直播电商、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网红经济的崛起,使MCN机构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来自该机构的数据还显示,中国MCN机构的盈利主要分为两大方向:一是面向C端用户,如商业合作、流量分成、广告营销等;二是面向B端商家,主要通过衍生品销售、直播打赏、内容电商等方式获取营收。此外,自创品牌等营利模式也逐渐被机构采用。
然而,行业高速扩张的背后,也生出诸多乱象,某MCN机构单月制造虚假点赞超千万次;网红与机构合同纠纷案件年增幅超过1倍;过度依赖流量采买的边际效益持续递减,行业同时面临着内容同质化、运营粗放化、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等挑战。
在此背景下,网络视听MCN机构综合评价体系应运而生。该体系涵盖企业基础信息、经营能力、传播影响力、社会责任、荣誉表彰、不良信息、涉法涉诉等多个方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宏网总裁毕俊杰介绍,评价指标共计100分,其中包括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该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各项指标的评分结果相加,确定该MCN机构的得分。
“评价系统是集监管与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服务平台。”毕俊杰说,它实现了MCN机构评价结果、违规案例等查询公示功能,也为MCN机构提供了异议申诉、合规建议、合规建议、可视化数据等服务。
根据发布方的介绍,评价结果将会定期发布与动态更新,能为行业提质升级指明方向、树立标杆,优质机构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与市场资源倾斜,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循环,助力网络视听行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李先生说,对于MCN机构来说,出台评价体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为MCN机构提供了一个自我评估工具,帮助其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同时也能够帮助市场筛选出哪些是真正的优质公司,帮助优质公司吸引更多艺人和投资方。
他认为,总体上讲,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能够引导MCN机构合规合理运营,减少虚假信息传播、低俗内容、不正当竞争等行业乱象,推动网络视听MCN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编辑:吴婧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