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月子中心,告别黄金时代
创始人
2025-04-07 18:37:26
0

两年前卖4.5万的月子中心基础套餐,跳水到最低3.3万了。

正在挑选月子中心的澜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细看套餐内容,更是跌掉眼镜:几千块的母婴用品,签约就送;产后瑜伽、宝宝摄影也不要钱般地送体验卡。

然而,这非但没能打动澜澜,反而劝退了她:“打折这么狠,不会是想诓我的订金跑路吧?”

不怪澜澜多疑,同在武汉的暮暮,出月子不到半个月,就收到了月子中心倒闭的消息;花了16万8的上海宝妈Ivy也没能逃过一劫,押金几次三番都没能要回来。

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注销、吊销、撤销的月子中心相关企业数量达到417家,许多产妇和家庭为此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曾经被视为朝阳行业的月子中心,一房单价炒至十万级、预约排到半年后,如今却要靠内卷、打价格战来吸引顾客,以致于频频爆雷。

哪怕是业内头部品牌,也难以逃脱“流血”的噩运:动辄十几万的圣贝拉,平均每年亏4亿元,“月子中心第一股”爱帝宫甚至已经停牌。

天价月子中心们,何以至此?

一、住一次5万块的月子中心,居然不挣钱?

陈英很怀念刚刚从护士转岗销售的时候,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月入3万+。

那是2016年,她只需要在店里坐着,就有源源不断的客户主动送单,“高峰的时候,一月能签三四十单。”

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刺激下,三万亿的母婴市场需求被催生了出来,以专业护理迎合这一需求的月子中心,也一跃进入了黄金时代。

某知名月子会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二胎妈妈在会所坐月子的比例激增至40%;2018年,更是达到60%以上。

红利持续释放下,激烈的跑马圈地随之而来。

“咨询加盟的人多到,集团每周都要开一次加盟商大会;会上,屡屡闹出为争区域独家代理权,当场拍桌子吵架的情况。”陈英回忆道,短短一年,集团就扩充出了一百多家加盟店。

行业火热,高瓴、腾讯等投资机构纷纷入局——2016~2019年,国内月子中心投融资总金额超45亿,“钞能力”开道,拉出了规模以上月子中心数的诱人增长曲线。

小语就是这一时期被诱惑进来的,“我开始只是想多了解一个有前景的创业项目,但对方给的加盟条件非常优厚,且我们这市场相对空白,客单价定档5万都完全不怕。”

没考虑多久,小语就选择了加盟,按她的设想,这样的定价,搭配自己“与酒店合作,来一个客户开一间房”的轻运营模式,势必会很有赚头。

但很快,她就傻眼了,“开一家月子中心等于‘餐厅+护理中心+美容院+家政公司’的总和。”小语解释道,人员、餐食、管理、获客哪哪都要钱,即便甩掉房租也不好干。

以母婴护理为例,1V1服务模式下,每一个入住客户都要配备专门的月嫂、护士,客户越多成本越高;获客更是一笔巨款——在点评APP每个月烧十几万,单用户平摊成本好几千。

她算了一笔账,5万的客单价,平均每天收入1670元,400元给月嫂发工资,住宿费500元,餐费200元,剩500多刚刚够付团队工资、专家劳务费、加盟费等。

而除了商业模式的硬伤,月子中心作为产后护理行业,还有隐形的雷:曾经有宝妈月子期间囊肿破裂、紧急送医,小语不得不额外提供更多免费的护理服务。

“别说赚钱了,一不小心就得入不敷出。”她自嘲道,月子中心成立后只能勉强维持盈亏平衡,疫情“黑天鹅”事件冲击下,立即陷入赔钱漩涡。

作为较早一批在武汉引入一对一模式的玩家,雪华创业初期也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日子,但如今她不仅挺过来,还计划着再拓展一家门店。

“我们几乎不买量,全靠顾客口碑传播。”雪华介绍,仅这一项,就为她们腾挪出不少利润空间。

在医院工作时,她就观察到一个很明显的变化:相比于以往懵懵懂懂当父母,年轻一代往往做好了万全准备才会迎接新生命,孩子的各种检查说做就做,妈妈也更愿意为自己花钱。

带着这一洞察,她创办的月子中心各方面都尽量做到价格区间“顶配”,很快赢得了顾客的青睐。

“尤其是这两年,孩子、宝妈都更金贵了。”雪华说,只要能抓住客人的需求,控住好成本,高端月子中心想活下来完全没问题。

但问题是,在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时候,市场上7成左右的月子中心,仍然走的是定价3万左右的“低价内卷”路线。

二、宝妈们“消费升级”,但好的服务却不在月子中心

“真正好的月嫂,根本不在月子中心。”宝妈布布直到被坑才明白这个道理。

刚入住月子中心时,她的宝宝身上正在起疹子,没住几天,疹子就在月嫂每天按时、按量擦药的细心照顾退了下去,她顿感自己来对了地方:“新手爸妈难免会迷惘,来月子中心就是为了找得力的帮手。”

但住久了,宝宝的体重停滞不前,放在平均每周涨半斤的新生儿里,明显不对劲。

满头问号的布布,一查才发现,原来宝宝吃完奶都会拉两三次,一天拉二十多次,而贴身照顾宝宝的月嫂,居然对此一无所知!

她气得浑身发抖,当天就要求更换月嫂,也由此得知了月子中心藏在水下的经营真相——那个月嫂考了证就来月子中心“练手”,等攒够工作经验,以后出去单干赚大钱。

暮暮也有相似的经历,看到碗里干瘪、细小,看起来明显“营养不良”的海参,她十分怀疑吃下去能否养好身体。

签约前,销售把“当季新鲜”“高端食材”吹得天花乱坠;入住后,月子餐秒变买家秀,补品缺斤少两不说,有时干脆连放都不放了。

而在和工作人员battle的过程中,暮暮也得知了厨房并非月子中心所有,是来自合作的餐厅,出品难言稳定。留了个心眼的她,发现不止餐食,产康、摄影等服务也是外包的,服务基本都是“60分万岁”。

“但我还算幸运的了。”暮暮调侃道,自己起码收获了合格的服务,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宝妈,在月子中心吃预制菜、用劣质脏污服,留下了心理阴影。

在雪华的观察里,业内的种种乱象,近几年确实常有耳闻。

“没办法,客人变少了,大家要抢人。”她无奈道。相比2016年的生育顶峰,近两年新生儿数量缩水近半;但月子中心却越开越多,目前全国有5000家左右,约为2016年的3倍。

竞争日渐激烈下,月子中心难免开始卷价格、控成本。而雪上加霜的是,“现在的消费者都会上网搜到攻略,基本不存在信息差了。”雪华说,客人们挑选月子中心,像招聘一样严格。

她曾遇到过一对高知夫妇,对接待的项目一清二楚,不仅懂得追问“房间消毒的频次和标准是什么?”“月嫂上户下户间隔多久?”等细节,还能问出“跟合作医院是否有绿色通道”等犀利的问题。

当她回答不够详细时,客人马上翻开PPT,十几家会所的定价、套餐明细、合同权益等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在眼前,好坏与否一目了然。

且这不是个例,雪华的月子中心经常上演类似的一幕幕,“现在不管有钱没钱,顾客都追求品质和体验。”

如此一来,商家“降本增效”的需求和口味日渐挑剔的顾客,就成了水缸里的葫芦和瓢,按下这个、浮起那个。

再加上疫情后,消费者的钱包也变瘪了,生意愈发难做下去,没有过硬实力的月子中心,只能大打价格战,各种坏口碑的事情自然也层出不穷。

而这无疑会让消费者与月子中心之间本就岌岌可危的信任,变得更加脆弱。

三、用“智商税”收割焦虑的新手宝妈

赵瑜每每回想起自己掏钱买单的过程,都不得不为月子中心高超的销售手段折服。

那天,她去产康中心做完通乳,回来就找丈夫要钱,准备买满一个疗程。当直男老公习惯性掏出手机准备查询是否有疗效时,她一把抢了过来,失声痛哭起来。

这不是她第一次情绪崩溃了,由于产后奶水不足,她跟孩子大眼瞪小眼、始终喂不上母乳。老公嘴上安慰她,实际没法感同身受;长辈们更是让忍一忍,“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她委屈得夜里独自抹眼泪。

而家人这里缺的关爱,她却从产康师那里得到了——人家边给她按摩,边宽慰“多煲汤、多喝奶、放宽心”,不仅安抚了她焦躁的心情,还给她许多参考案例。

虽然,这些故事听起来怪怪的:A宝妈的家人为了省钱自学手法,效果不好反而耽误了孩子;B家的老公会疼人,所有产康都买最好的,恢复得很快……

但赵瑜亲身体验过了,通乳项目做起来确实能缓解涨奶,是她的“刚需”,只不过按照产康师的说法,“套餐里送的2次太少,多买几次效果更好”。

“3800元而已,我就不能对自己好点吗?”赵瑜的一句话,怼得老公无话可说,灰溜溜帮她买了单。

然而,得偿所愿的赵瑜,后续并没有更开心——她去做了五六次,情况依旧没有改善,每次努力追奶,看到老公在旁边欲言又止,她也觉得怪尴尬的。

反而是安静下来跟孩子好好相处后,自己不再被排斥,奶水自然而然地来了。赵瑜不得不承认,自己似乎被月子中心制造的“焦虑”收割了:“其实就是普通的按摩,对奶水根本没帮助。”

早已做过功课的澜澜,深知月子中心推荐的产康项目很多都是“智商税”,所以到线下探店时,听到销售一直在推销各种套餐,她随意找了个借口跑路了。

“信了她们的话,下场就是被活刮一层皮。”她说,比如月子中心力推的子宫复旧,其实就是在肚子上贴两个电极片,做完身体几乎没变化;盆底肌修复更是没用——大多数人生完3~8个月会自行修复,做10次的时间够身体自动痊愈了。

陈英早已对澜澜们的遭遇见怪不怪,随着行情变差,月子中心越来越挣不到钱,利润丰厚的产康项目逐渐成了“创收中心”,无论价格高低,顾客愿意买就是赚到。

“为了挣钱,推销产康都已经常态制度化了。”据陈英观察,不少月子中心会安排专门的护士巡房提醒宝妈去做产康,各种培训话术更是一条龙。

而代价是,顾客对推销逐渐“免疫”,甚至是反感。陈英也发现,以前护士让买什么母婴产品,宝妈们就原样买什么,如今就算是免费送,顾客都要怀疑是不是外部合作来推销。

而在顾客对月子中心的信任逐渐崩塌时,正规军还在加速下场:最近几年,不少公立医院也开始下场办月子中心,以分一杯羹。

“新手爸妈住月子中心,图的就是省心。”陈英说,当公立医院的服务跟了上来,大家是选择处处陷阱、随时会跑路的市场化玩家,还是更专业、更有公信力的机构呢?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一季度山东交通投资5... 转自:中国水运网2025年开春以来,山东交通运输系统掀起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热潮,建设者们以“开局即冲刺...
因赛集团2024年营收8.83... 4月7日,因赛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8.83亿元,同比增长64....
小米汽车辟谣SU7被拒保 转自: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小米汽车辟谣SU7被...
东安动力2024年年报解读:营... 2025年4月7日,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安动力”)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
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印尼总统呼吁...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4月7日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到美国关税影响时表示,印尼被美国的经济体系“宠坏”了,美国奉...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已... 4月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社交媒体X上就美国关税发表评论称,欧洲已经提议了一些零对零的关税政...
冯德莱恩:欧盟将成立工作组应对...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地时间4月7日表示,欧盟将成立进口监测工作组,并...
海外闽商宁德话发展:巧打“侨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德4月7日电 (林榕生)7日下午,“同心·半月座谈”——“发挥侨力共谋发展...
华夏聚顺优选六个月持有债券(F... 华夏聚顺优选六个月持有期债券型基金中基金(FOF)于2025年3月31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
运机集团2024年营收15.3... 4月7日,运机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5.36亿元,同比增长45...
中国首次出口欧洲的高端屏蔽泵研...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4月7日电 (记者 安源)记者7日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
现上市后首亏!因赛集团2024... 北京商报讯(记者马换换王蔓蕾)2024年,因赛集团(300781)迎来上市后首次亏损。4月7日晚间,...
多家保险公司否认拒给小米SU7... 来源:@财联社APP微博 【#多家保险公司否认拒给小米S...
追星别混淆热爱和骚扰的边界 #挤断指甲的畸形追星要到何时#【#追星别混淆热爱和骚扰的边界#】“指甲都被挤断了!注意安全姐姐妹妹们...
赖清德发文声称要与美国共迎“黄... 【环球网报道】据东森新闻云等台媒4月7日报道,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于当天中午通过社交平台X发文向美方...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明星科技...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道指跌2.82%,纳指跌3.91%,标普500指数跌3.15%。明星科技股领跌...
锐评|3万老人被骗超10亿元!... 转自:千龙网“不管你是多少年的风湿病也好,糖尿病也好,心脏病也好,肠胃病也好,统统给我喝起来。只要你...
光弘科技:越南工厂有产品销往美... 人民财讯4月7日电,光弘科技(300735)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EMS电子制造服务企业。公司国内工...
劝民众别担心养老金,美财长遭怼 转自:上观新闻美国股市连续暴跌致数万亿美元市值“蒸发”后,大量民众开始担忧养老金大幅缩水,缘由是养老...
应对美国加征关税 印尼总统呼吁... 格隆汇4月7日|据央视,印尼总统普拉博沃7日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到美国关税影响时表示,印尼被美国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