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王国伟
清明时节的嘉兴,空气中弥漫着思念与敬意。这个假期,全市各大公墓和革命烈士陵园均迎来祭扫高峰,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逝者的追忆与缅怀。
缅怀英雄
每一位你,我们都记得
在英雄广场浮雕前,党员群众、青年学生肃立默哀,向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嘉兴革命烈士陵园在清明期间迎来络绎不绝的祭扫人群。
今年,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延续了往年的清明祭英烈活动。记者在烈士陵园遇到了该教育集团五年级的师生。在烈士纪念碑前,学生们人手拿着一朵自制的小白花,缅怀革命先烈。整个缅怀仪式包括唱国歌、敬献花圈、诗朗诵等多个环节。
五年级3班的金若宸是仪式的小主持人,他告诉记者:“我提前了解了革命先烈的故事,今天来到英雄园,心中充满了崇敬之情。”该教育集团南校区德育处主任徐家杰介绍,本次英雄园清明祭扫活动是学校国防教育的系列活动之一,学校近期还将组织五年级学生参与第十九期少年军校训练,“我们通过校外课堂,让学生们‘沉浸式’参与国防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除了集体缅怀活动外,英雄园也迎来了自发前来祭英烈的市民。市民王丹手捧一束黄白色鲜花,和女儿一起来到英雄园祭扫。“清明时节,我们不仅要缅怀先人,也要来看一看这些伟大的英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王丹动情地说。
除了线下祭扫,我市还开展了“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网络祭扫活动,形成绿色、文明、生态的祭扫新风尚。进入相关页面后,可以学习烈士事迹,向烈士献花、鞠躬等。
文明祭扫
思念有“形”更有“心”
清明假期首日,记者在沈家桥公墓外看到,道路两旁摆满了售卖祭扫用品的摊位,停车场也早已停满车辆。
步入墓区,前来祭扫的市民手捧鲜花、脚步轻缓。徐女士在母亲的墓前蹲下,用手帕仔细擦拭墓碑,随后将一束百合花轻轻放下,花瓣在微风中颤动,似在传递思念。
“没带其他祭品,只带了母亲生前最喜欢的百合花,足够寄托我对母亲的思念,也很绿色环保。”徐女士说道。
近年来,随着文明祭扫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选择了绿色祭扫方式。清明节前夕,嘉兴市文明办、市民政局也发布了《文明祭扫倡议书》,倡议市民朋友用文明祭扫的方式怀念逝者。
墓区正门右拐,是生态葬纪念专区。3月29日,我市举行了第十四次骨灰撒海活动,64位逝者魂归大海、回归自然。4月4日上午,在海葬纪念专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用手轻轻抚摸着纪念碑上亲人的名字。
“我是来给姑姑、姑父扫墓的,他们选择的是草坪葬。”乔女士小心地将祭品放好后说道。
据统计,嘉兴市本级自2010年开展海葬以来,共有457位逝者骨灰撒海;2019年以来,共有435位逝者的骨灰通过树葬、花坛葬、草坪葬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