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工新闻网
石家庄市农林水电工会打造“4+2”融合促产改模式,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电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充电续航”
河工新闻网讯(记者高超)4月2日,石家庄市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经验,这是石家庄市农林水电工会“4+2”融合促产改模式的重要实践,致力于探寻可复制推广的改革路径,推动产改工作扎实落地。
据悉,石家庄市农林水电工会下辖18家电力企业工会,服务7394名职工,承担着石家庄市区及周边的供电发电重任。“在能源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融合的当下,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为提升电力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石家庄市农林水电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石家庄市农林水电工会持续推进产改向纵深发展,打造“4+2”融合促产改模式,即“党建引领、竞赛驱动、平台搭建、权益维护”四轮驱动,协同“创新创效、人才培育”两大引擎。党建上,让党组织领导贯穿产改,强化职工思想引领;竞赛上,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平台搭建上,建设工作室和实训基地,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权益维护上,完善民主管理和福利保障制度。同时,鼓励创新创效,设立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培育计划,完善评价体系,促进产业工人成长。
在产改推进过程中,加强党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领导是重要基石。石家庄市农林水电工会积极推动各电力企业将产改工作纳入党委工作大局。在石家庄供电公司,公司成立由公司主要领导挂帅的产改工作组,形成“党委领导、工会牵头、全层级联动”局面,并将产改工作纳入党建考核,构建“3232”工作体系,推动产改工作取得新突破。
竞赛驱动激发了职工的“比学赶超”热情。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修订技能大赛管理办法,提高奖励标准,建立技术能手人才库,去年有8名职工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彰显了竞赛对技能提升的强大推动作用。
平台搭建为职工的职业发展开辟了新通道。石家庄裕华热电有限公司构建“八个层次、三种类别”的职位体系,2023—2024年通过全员竞聘选拔出77名后备人才,竞聘上岗率达100%,为职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创效与人才培育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各级工会协同推动下,成效显著。石家庄鹿华热电有限公司以“124”工作模式为依托,通过创新创效成果评选等活动,激发职工创新热情。河北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五小”创新创效活动,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收获了大量创新成果,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
此外,河北华电石家庄热电有限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在技能竞赛、创新创效等方面成效显著;国家电投热力公司构建“党建铸魂、创新提质、权益保障”三位一体工作体系,为城市供热安全注入强劲动能;国家电投长安公司以“长安人故事”企业文化为载体,助力职工转变思想,提升技能;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实施“一二三暖心+工程”,打造家园文化,凝聚了职工力量,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石家庄市农林水电工会的“4+2”融合促产改模式成效显著,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树立了标杆。接下来,这一模式将持续发力,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电力保障。
编辑: 马娜 责任编辑: 王红润 审核: 王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