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创始人
2025-04-06 08:52:03
0

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外游客体验湘西苗族传统服饰。吴东林摄

在江苏苏州丝绸博物馆,用蚕丝绕出一把团扇;在湖南凤凰的老作坊,染制一块非遗蓝印花布;在江西景德镇的创意集市,淘一件心仪的手工艺品……外国游客近距离体验中国非遗,感受其中凝结的中国文化底蕴,品味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风俗所系、情感所系。

江苏苏州——

“将非遗项目与入境游有机深度融合”

“慢一点,上下尽量缠均匀,再左右缠绕。”苏州丝绸博物馆会客厅里,十几名外国游客正在中国老师的指导下制作非遗蚕丝团扇。煮蚕茧、挑蚕丝、绕扇骨……一套流程下来,外国游客对这一非遗项目有了新的了解。

“我要把这把扇子带回美国。”克里亚来自美国马里兰州,她从社交媒体上了解到苏州丝绸博物馆的非遗体验项目,立即报名参加。

“妈妈,你看我做的扇子好不好看。”克里亚9岁的儿子诺阿对缠扇面的工序十分感兴趣。诺阿说,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中国非遗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博物馆里,他看到漂亮的织机,纺织的方法很复杂,“一条小小的蚕吐出来的丝能够织出精美的丝绸,真是太神奇了!”

邹宇佳是苏州丝绸博物馆聘请的非遗美育师,经常组织外国游客非遗体验活动。“外国游客更喜欢自己动手参与非遗制作,这也是我们现在努力的重点——打造更多有趣的体验项目,让游客爱上非遗,爱上中国传统文化。”邹宇佳说,她正在筹划“苏丝国际会客厅”项目,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参观苏州丝绸博物馆,体验精美丝绸手作。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入境游与非遗体验相结合的旅游消费新模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克里亚入住的酒店在平江路向南一个街区,周围聚集了大量非遗艺术店铺,游客既能购买非遗文创,也能亲手体验非遗制作。逛一逛苏州园林,买一块苏绣手帕,点上一壶热茶,在平江路的苏州评弹馆听一曲《声声慢》……漫步苏州,克里亚一家尽情享受惬意时光。“有机会的话,我还要带着家人再来游玩。”克里亚说。

“下一步,我们要将非遗项目与入境游有机深度融合,打造更多精品非遗体验旅游项目,丰富入境游客非遗体验,同时进一步畅通入境游推介渠道,让非遗体验项目为更多游客所知。”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朱艳说。

湖南凤凰——

“蓝印花布上变化无穷的纹理有一种神奇魅力”

青山环绕,江水静流,为凤凰古城增添一抹神韵。走一走古朴的青石板路,看一看沿江而建的吊脚楼,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文化的厚重——这座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小城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族风情,成为外国游客欣赏中国美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热门目的地。

加拿大人马丁在湖南生活多年,这次他陪同从加拿大远道而来的亲戚在凤凰古城的老作坊里体验了非遗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一块粗麻土布,在靛蓝染料和镂空花版的共同作用下,底色由洁白逐渐变为靛蓝,精美的纹饰也显现出来。苗族匠人介绍了纹饰蕴含的自然之美和吉祥寓意后,马丁更感惊喜:“中国传统技艺有着独到的巧思,蓝印花布上变化无穷的纹理有一种神奇魅力。”

马丁对中国非遗情有独钟,家里的沙发布就是从凤凰古城带回来的蓝印花布。他每次从凤凰古城游览回来,都会带一些含有非遗元素的礼物送给亲戚朋友。“凤凰古城就像一个非遗艺术的宝库,需要慢慢品味、细细发掘,才更能体会其中的独特韵味。”马丁说。

“行走凤凰古城,有在画中游的感觉。”马丁一家从蓝印花布作坊出来后,继续在凤凰古城游览,体验特色文化。“只要身临其境,就能发现这里处处有惊喜。”马丁说。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彩扎、湘西苗绣……凤凰古城拥有多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参与。“我们在历史悠久的古城收获了独特文化体验。”瑞士游客弗里茨感叹。

江西景德镇——

“在充满烟火气的市井小巷,我们可以和手工艺人面对面交流”

在陶阳里景区,从遗址群感知陶瓷文化历史;在里弄巷陌,触摸窑砖上斑驳的岁月痕迹;在御窑博物馆,从“瓷都千年”展直观感受景德镇陶瓷高超技艺……走在景德镇的大街小巷,人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陶瓷文化。

“这次我们来中国,第一站就选择了景德镇。”印度尼西亚游客史蒂文·安东尼对记者说,“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名不虚传。”

走进明清窑作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在展示传统制瓷工艺。画坯师傅手起笔落,青花图案跃然坯上,精湛工艺令前来参观的外国游客叹为观止。印尼游客图缇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来到景德镇,“倍感惊艳”。“之前在印尼海域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中国陶瓷文物,让我对‘千年瓷都’充满好奇与向往,这次总算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在这里,有的外国游客愿意花4小时静下心来学做陶瓷,甚至在景德镇连住几天,跟着非遗传承人,沉浸式学习非遗手艺。昌南新区名坊园北厂陶瓷的国际交流中心,一排排拉坯机整齐地摆放着。外国游客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挽起袖子,投入创作。拉坯机不断旋转,泥坯从一开始的“不听话”,到最后慢慢成形,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亲眼看到陶瓷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每一道工序都让人印象深刻,这种体验太酷了!”来自比利时的旅行达人苏菲说。

夜幕降临,陶溪川创意集市上,数百个摊位宛如长龙,各式瓷杯、瓷饰、瓷摆件等手工艺品在灯光下更显精美雅致。来自巴西的游客德里克在一家摊位前看到心仪的陶瓷手工艺品,一番砍价后成功收入囊中。“我喜欢有中国特色的陶瓷作品。”德里克近距离感受着瓷都文化氛围。“和传统的艺术展览大不相同,在充满烟火气的市井小巷,我们可以和手工艺人面对面交流。”德里克说。

亲手触摸千年瓷土的温度,感受传承不息的中国故事。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中国之行,不再是来去匆匆的打卡旅游,而是转变为对中国文化的深度体验。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6日 03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 转自:光明网  光明日报天津4月6日电(记者王艺钊)中国资环集团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日前顺利完成...
深海历险记 转自:中国妇女报  ■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金桥校区  5年级(1)班 房琪  那是一个阳光...
乌鲁木齐首批“TIR+绿色通道...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陈琼) 近日,一批采用“国际公路运输(TIR)+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
金信民达纯债财报解读:份额骤降... 2025年3月31日,金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金信民达纯债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
内蒙古各地民众用新型祭祀方式寄... 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永钦/赵曦 发自呼和浩特 清明节,是祭拜祖先、缅怀先烈、亲...
文旅融合赋能 绘就“诗与远方”... 转自:中国妇女报    4月1日,游客在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金海雪山”景区的油菜花田里拍照。新华社记...
留守儿童心中的太阳 转自:中国妇女报  小读者,你的同学、小伙伴中有留守儿童吗?你能明白他们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
农资打假松不得 粮食安全等不起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粮食的“粮食”。做好农资打假是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
许多动物都能看到紫外线 为啥我... 转自:中国妇女报  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能够看到紫外线,而我们人类却无法看到。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比...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 ●陈敬乐 上世纪40年代,时任绥德地委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绥德地区召开的司法会议上,提出“把屁...
中科沃土沃鑫成长混合发起财报解... 财报关键数据速览2024年年报显示,中科沃土沃鑫成长混合发起基金在过去一年面临着份额与净资产的双重下...
集结暖心力量 守护大别山孩子灿...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雅  在大别山腹地的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戴畈...
家政企业请进来 “河北福嫂”送... 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周丽婷 发自石家庄 近日,一场“河北福嫂”输送工作对接交流暨...
市民到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祭扫   图为市民到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缅怀革命先烈。  本报讯(记者 代丽丽)今年2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第...
新研究绘出人类基因“隐秘开关”... 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5日电(记者王卓伦 冯国芮)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绘...
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 ●刘军 兵团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把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与努力形成新时代...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大宗商品市... ●新华社记者 叶昊鸣 刘玉龙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的2025年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
考场外的“双向选择”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优 通讯员 马博 考试结束铃声刚落,招聘展位即刻“开张”! ...
救狗救狗..! 救狗救狗..!朋友狗狗好像是吃了什么东西 1直拉血 医生说止不住血就这几天可能要走了.. 狗狗只有3...
家长给孩子的评价 家长给孩子的评价家长给孩子的评价如下:儿子,你是爸妈的好孩子,在新的一年里,爸妈希望你能多自觉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