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科技赋能练内功,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理念的转变,生态环境保护不再是单纯的人力投入,而是借助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看得更远。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扬州监测中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环境监测人员在面对重点难点问题时,更加从容自信,也更加坚定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
3月9号晚间,央视新闻两会直播特别节目“一年之际看两会”实地采访了扬州监测中心部署的天、空、地一体化建设系统,以及DeepSeek大模型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这无疑是科技赋能环境监测扬州实践的生动例证。天、空、地一体化建设系统,仿佛是为生态环境编织的一张精密“监测网”。从天空中的卫星遥感,到地面的监测站点,再到走航车、无人机、无人船的灵活巡查,多维度、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有了更清晰、更及时的了解。这种一体化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监测手段的局限性,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连成了线、织成了面,让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难以逃脱“科技之眼”。而DeepSeek大模型的助力,则为生态环境监测注入了强大的智慧力量。它就像一个超级大脑,能够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型,从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预测环境状态的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往,大部分的监测成果只能对已经发生的环境问题进行补救,而现在,借助大模型的力量,还有了前瞻性的视野,能够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练内功,如打磨璞玉,精心雕琢方能绽放璀璨光芒,擦亮品牌,靠的是品质坚守、服务优化,以匠心独运取得信赖。3月1日,扬州监测中心派人员赴贵州省贵阳市参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水生态监测演练,主要负责的是无人机水生境监测演示任务。在后面的4天里,相关同志克服了时间紧、压力大、任务艰巨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准备工作中,每一次的调试、每一次的预演,皆全身心地投入,这次任务不仅代表着个人的能力,代表着扬州监测中心的形象与实力,承载着信任与期待,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决心要将平时苦练、巧练、铆劲练出的本领展示在精确高效率的平台上。检验成果之时,无人机升空,每一次拍摄、每一组数据的采集,都在向人们展示着新科技监测的“真、准、全、快、新”。扬州监测中心的无人机监测能力通过了现场检验,得到了充分认可。这次演练生动诠释新科技正在为环境监测注入新的活力,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未来,扬州监测中心将不断擦亮科技品牌,依靠不断进取的精神和科技创新的力量,持续提升环境监测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
上一篇:走进上外云间中学,开启筑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