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申改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改革风劲,砥砺扬帆。2024年,遵义市红花岗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锚定“红色文化名城、高新发展引擎、生态宜居福地”城市定位,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红花岗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把牢方向,“勇立潮头”强化改革引领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区委深改委坚持“第一议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深改委会议精神,围绕旅游生态圈建设、机构改革等工作谋划实施改革要点任务20项,承接上级改革任务291项,逐一明确牵头和配合部门,形成上下贯通的责任链条,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始终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区委主要领导聚焦化债、招商、财政管理等重点工作多次开展调研调度,领衔推进两项“一县一试点”。
抢抓机遇,“靶向发力”加速经济发展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按照“高新产业引领、材料工业支撑、三产服务突破、争资争项保障”发展思路,围绕“两谋两梳两清单”,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抓招商、抓大招商,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1%。坚持项目为王,强化“五库联动”,推动长岭特钢技改、中华路—中山路地下空间开发等147个重点工程和项目有序建设。围绕文旅商场景打造,谋划实施“龘龘游遵义·灯火耀红城”“遵义小豆腐节”等77个场景活动,引进首店97家,实现引流360万人次,拉动消费约17亿元。
紧盯关键,“对症下药”优化体制机制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关停并转”将181家区属国有企业压减137家,正在退股注销28家,完成后正常经营国有企业将压减至16家。制定区属(代管)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办法、“六定”改革等8项制度措施和实体化转型工作方案,实现差异化发展。完成全区机构改革工作,区级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由203个调整为192个,镇(街道)内设机构从92个减少为75个。聚焦“减负、增收、提质、拓渠、优考”,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深溪镇龙江村成为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
保障民生,“以人为本”释放改革红利
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扎实推进“六个清零”行动,完成安置还房3182套,完成率106.7%。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成立教育集团22个,实现6周岁儿童入学全覆盖,建成投用坪丰小学,打破该区域无公办小学的历史;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建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并启用;盘活2处闲置资产开展养老服务,新建7所社区食堂。持续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健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机制,每月为全区5万余名学生家庭减负267万元;通过延伸服务、调整第三方分成比例等方式,推动殡葬服务实现“三减一降”,合计户均减少收费2907元。
上一篇:“我们圆了安居梦”
下一篇:深挖历史底蕴助推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