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售卖的两种小朵西蓝花,一种为西蓝花侧枝,一种为西蓝苔。
三湘都市报3月26日讯 近日,一个关于“水果骗局”的话题冲上热搜,一博主称“水果西蓝花”是菜农不要的残次品,却售以高价,引发热议。记者检索发现,市面上售卖的“水果西蓝花”“迷你西蓝花”多为小朵西蓝花,仍需煮熟食用。不少商家称其营养价值高、绿色天然无添加,受到减脂人士欢迎。“水果西蓝花”是智商税吗?3月26日,记者采访了农业专家,揭开“水果西蓝花”的真实面纱。
“它既有蔬菜的清香,还有水果的香甜。”有博主发视频称,这种“水果西蓝花”富含膳食纤维,一朵相当于15个香蕉或火龙果。记者在网购平台、社交平台上搜索“水果西蓝花”“迷你西蓝花”发现,其一斤价格5元至10元不等,是普通西蓝花的两倍,湖北、河南等地均有生产。
除了“处理简单”“食用方便”,还有商家以“日本品种”“营养价值高”“纯天然不打药”“口感脆嫩”为卖点。
市面上的“水果西蓝花”究竟是啥?3月26日,记者在长沙一超市内看到了一款小朵西蓝花,300克13.9元,产品明确标出其为西蓝花“侧枝”,已做好切枝预处理,产地为湖北荆门。
记者从湖北仙桃一西蓝花种植基地的销售人员处了解到,他们出售的小西蓝花为西蓝花侧枝,“是冬季首茬西蓝花收割后,侧枝长出的二茬,并非边角料。价格和普通西蓝花差不多”。
“所谓水果西蓝花、迷你西蓝花,其实是西蓝花品种分化与采收方式差异的结果。”湖南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科告诉记者,当前市面上的“小西蓝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西蓝花与芥兰杂交培育的“西蓝苔”,天生花球较小;另一种则是采收主花球后保留植株生长的“侧花球”,因体积迷你被单独销售。
“以前农户收完西蓝花后,一般会把植株砍掉,用来种植别的作物。现在有的农户会保留植株,再收一次侧花球。”黄科告诉记者,这只是两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对西蓝花的口感、营养价值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作为农产品销售也没有问题。
“西蓝花的营养成分受到品种、生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跟花球大小关系不大。”黄科介绍,以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为例,高海拔产区昼夜温差大,可能积累更多营养物质。“另外,冬春季种植的西蓝花本就病虫害少,大、小西蓝花都不怎么打农药,所以纯天然不打药并非特点,而是共性。”
既然只有大小差异,为何小西蓝花价格更高呢?黄科指出,首先是错峰上市红利,“侧花球采收期比主花球晚,填补市场空档期”,另一方面,部分商家营销炒作也对价格有影响。黄科表示,西蓝花抗癌、减肥的作用是品类共性,“大家在选购时无需执着大小、颜色,按照自己的喜好即可”。■文/图/视频 全媒体记者 罗艾敏
上一篇:A股震荡整理 人形机器人概念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