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根 侯建民 吕天鹏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光不负追梦人。早春时节,中航工业哈飞旋翼及结构胶接车间里,科研生产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复合材料桨叶智能化生产线流畅运行,数智化的味道浓厚,各工段操作者专注生产、协同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车间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公司2025年工作会精神,正向着高质量完成年度科研生产任务迈出关键步伐,火力全开对标一流、打造一流。
质量提升再聚焦
在旋翼二班,探索石墨烯加热在返修工装上的应用持续进行着。使用石墨烯对桨叶进行局部加热,可做到精准加热,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降低能耗。车间工艺员、工程技术部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高度协同、各负其责,围绕保证加热的稳定性进行微调,持续收获阶段性成果。
车间聚焦旋翼维修和备件服务,拓宽维修领域,探索全谱系旋翼产品修理,推动旋翼维修向全面化、专业化、精细化深入发展。着重改善包铁修理工艺方法,探索干法修理替换湿法修理技术。优化返修工装,探索石墨烯加热在工艺装备上的应用,释放热压罐、固化炉产能,节约制造成本。联合设计、工程部门开展桨叶包铁脱粘、桨叶翼尖蒙皮脱粘故障机理研究,深挖故障产生根源,从源头杜绝故障发生。开展维修技能人员人力资源等级考核评价,系统培养相关人员的维修技能和故障分析能力,全方位推动旋翼维修和备件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多维度提升产品质量。
“创新”“人才”再发力
如何更好地发挥创新人才的引领作用?车间集中优势力量务期必成,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工程技术部博士工作室强强联合,围绕提升数智化制造能力制定和实施研究课题、工作计划,为年度技术创新锚定方向好发力。
聚焦“三个第一”作用发挥,车间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强重要支撑。持续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应用,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系列技术攻关,深耕复合材料桨叶智能化生产线建设,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成熟应用,向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桨叶智能生产线不断迈进。培养多能型人才,建立完整的人才能力发展生态系统,促进职工能力动态化、持续化螺旋上升。丰富不同能力等级下的培训课程,打造具有系统性、针对性、灵活性的可视化知识共享资源库。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强化劳模、专家团队协作能力,深研核心机理性问题,提升核心自主创新能力。
数字赋能提效率
会议室里,复材MES2.0 开发务虚会正在召开。当前MES应用存在哪些问题、各业务数据管理需求是什么……相关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建议,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共同推动复材MES进步,让科研生产经营再提速。
车间结合科研生产经营实际持续实施管理改善,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效率效益为目标,全面加强基础管理、生产管理和现场管理,推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依托复材MES2.0建设,车间将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排产效率;持续摸底工艺流程、成本核算、质量分析等数据需求,摸准设备、物流、人力等资源能力,制定常规性、应急性排产机制,搭建车间科学排产模型,实现产品全生产周期的数字化管控;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提高现场运行效率、提速信息流传递时效,推动旋翼制造向数智化产业格局转型升级;创新升级SQCDP可视化管理看板,切实提高生产作业管理效能。
双融互通抓党建
在生产现场,车间党员质量责任区迅速进入节奏,围绕本片区如何做好年度质量提升工作,分别进行头脑风暴。经过充分讨论,质量改进的好点子一个个迸发出来,质量责任落实压得更紧更实。
车间深化“党建+”和“+党建”双融互通机制,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首责主责主业为导向,深入推进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双融双促”。持续巩固车间党员质量责任区、先锋岗示范岗擂台赛、“揭榜挂帅”机制、尖刀团队建设、匠心课堂等一系列双融互通举措,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流程化体系搭建为平台,研究党建与业务流程要素双向嵌入,构建“双融双促”新格局。加强攻坚型、创新型、服务型特色党支部品牌建设,策划开展特色行动,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员群众凝聚力和战斗力,全方位加强党建引领,加快解决瓶颈问题,切实推动科研生产经营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