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4年11月12日,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35A首次公开亮相,从“颜值”到战斗力立刻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歼35A来了,标志着中国空军正式进入了“双隐形”战机时代。2月22日,央视《开讲啦》走近中航工业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讲述歼35A背后的故事,分享战斗机设计中的“变与不变”。
在节目中,王永庆为大家讲述了歼35A到底有多强。首先,歼35A外形的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先进的设计技术和设计师的智慧,所以它的“颜值”很高,而行业内有这么一句话:“好看的飞机性能一定好。”“那性能好的飞机一定‘颜值’高吗?”王永庆说:“当然!性能好的飞机看一段时间你就看顺眼了。”其次,每一型飞机都有在装备体系里的独特定位、使命和任务,单点的性能指标已经不能完全代表这个飞机的效能。关于歼35A被赋予的角色定位,王永庆用打篮球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它相当于“组织后卫”,既能自己得分,还能协同组织,调动其他人共同发起进攻。
在中国航展首秀上,歼35A飞出了马赫环,引得全场欢呼,在马赫环之后,它一个转身“消失”在云层中,观众惊呼:“原来隐形战斗机真的会隐身。”但实际上,隐身战斗机的“隐身”多指雷达和红外监测下的隐身。王永庆告诉大家,相比使用干扰的手段,隐身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更小。
目前,隐身战斗机有诸如视觉隐身、红外隐身、雷达隐身等多种隐身方式,目的都是不让敌人发现。其中,视觉隐身主要依靠涂装,涂装颜色要尽可能接近使用环境。王永庆在节目中首次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战斗机设计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加入,比如,战斗机涂装就是由艺术专业毕业生参与设计的。
回顾40多年的战斗机设计工作,王永庆告诉大家,战场环境在变,作战方式在变,设计技术在变,飞机模样也在变,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一个“快”字,要以最快的速度消灭敌人、保护自己。
把最先进的技术集成在一起,是否就能造出最好的战斗机呢?其实不然,王永庆展示了一张教科书里的图片,这是各专业领域自行设计的飞机。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各专业在设计飞机时只考虑让自己的专业系统更强大,而作为飞机总设计师,要把握的是飞机整体的“好”,而不单是某个系统的“好”,这就是系统思维,通俗地说就是需要有大局观。王永庆表示,这种整体思维不仅能运用在战斗机设计上,还可以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生打开一扇扇窗。
我们的空军从曾经只有17架“万国牌”飞机、阅兵时不得不飞2遍的艰难时期,发展为拥有歼15、歼16、歼20、歼35、运20、直20等国之重器的“空中巨龙”。此情此景勾起了王永庆的回忆,他提到一位抗美援朝的老英雄曾对他说:“当我们在朝鲜战场上被敌机轰炸、在战壕里被压制得无法抬头时,多么希望能看到自己的飞机在天空翱翔!”为实现这个梦想,一代又一代航空人接力奋斗,才有了如今“这盛世如您所愿”的辉煌成就。
节目现场,一位年仅6岁的小朋友展示了他设计的“歼90”,专业术语和清晰的设计思路令在场听众感到赞叹。飞机设计专家王永庆对这位小朋友的“歼90”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位小朋友非常专业,无论是近防系统还是激光近防,他都能讲述得如此清晰。更重要的是,他的父母一直支持并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守护了他那颗最宝贵的好奇心。”
王永庆将这位“小飞机设计师”高高托起,满怀深情地表示:“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希望你们继承先辈们的精神,发挥创造力、想象力、执行力,将来设计出更强大、更先进的,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飞机。我相信,未来必将如我们所愿。” (航文)
上一篇:吴颖湘到中国航发在辽单位调研
下一篇:哈飞旋翼车间质量攻坚 创新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