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同发布
近日,平城区市场监管局向辖区市场经营主体发布应对职业索赔“七诀”提示函,帮助商家有效应对职业索赔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近年来,以“打假”为名、行牟利之实的职业索赔现象屡见不鲜,投诉举报数量居高不下,且呈专业化、规模化、团伙化趋势。部分职业索赔人滥用投诉举报、信息公开、复议诉讼等权利,挤占行政和司法资源,甚至将其作为敲诈勒索市场经营主体的手段,严重扰乱了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为帮助市场经营主体应对职业索赔,平城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七项应对策略,即商家应定期清理货架,确保店内无过期食品;散装食品必须明确标注产地、联系方式、保质期、有效期及注意事项等,进口食品和化妆品必须附有中文标签,否则不得销售;保存产品合格证、进货单据、发票或合同、产品检验报告及供货方合法经营资质等资料,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义务;在店内安装可追溯的监控设备,有效防止职业索赔人通过偷换商品等手段进行栽赃陷害,也可为执法部门或司法诉讼提供证据支持;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避违法风险;守法经营是根本,商家应杜绝掺杂使假、缺斤短两、制假贩假等行为,否则不仅会招致职业打假人的关注,还将面临执法机关的高额罚款甚至刑事责任追究;若因违法行为被举报,商家不应轻信职业打假人“赔钱撤诉”的承诺,因为市场监管部门立案后不会因举报人撤诉而终止调查,商家应积极配合调查,主动减轻危害后果,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理,保留职业打假人索要钱财的证据并立即报警,此类行为已涉嫌敲诈勒索。
下一篇:北汽集团酝酿一盘人事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