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栾维娜)2月25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看济宁”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8场)——应急管理专场,介绍2025年应急管理工作服务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2024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三争”意识,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三大核心工作,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实现双下降,安全生产和灾害防御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市应急局先后争取到全国试点2项、全省试点3项,承办省级以上竞赛、演练等活动6项,50余项工作做法获省级以上推广。
2025年,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了走在前、勇争先、奋力开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动员令,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安全生产保障部门,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紧紧围绕治本攻坚工作“一条主线”,全力提升风险管控、本质安全“两项水平”,全面强化责任落实、管理服务、抢险救援“三种能力”,重点实施“四大行动”。
实施风险防范化解责任强链行动
一是着力推动各级党政领导明责履责。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充分发挥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及时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
二是着力推进企业主体责任量化提升。持续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落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等工作,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三是着力推进安全监管各项制度措施落实。综合运用联合会商、警示提醒、考核巡查等办法进行安全监管。对事故多发、问题集中的地方和行业,采取挂牌督办、提级调查、约谈通报、重点管理等措施。将企业全员责任制、培训演练等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分级分类监管、驻点监督、执法检查、督导巡查、举报奖励等重要内容。
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一是持续开展全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面推行帮扶诊断安全检查机制,引导企业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推进安全设施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及设备工艺。
二是统筹推进“四项整治”工作落实。即:违规电气焊和违规施工专项整治、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外包施工作业专项整治。同时,强化打非治违工作力度,集中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三是加快推进直管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治提升。危化品行业,统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两大行动,抓好化工园区整治提升、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本质安全改造提升等重点工作。非煤矿山行业,对企业开展全系统、各环节安全“体检”;健全完善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一库三机制”(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企业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治理跟踪督办机制、调查处理机制);全力打造一批智能化标杆矿山。工贸行业,严密抓好金属冶炼、涉氨制冷、粉尘涉爆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控;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考核+执法跟进”方式,提升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明白人”能力;强化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微园区(厂中厂)安全监管。
四是提升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质效。市、县联合,建立许可、监管、执法协同联动机制,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综合分析企业安全现状,剖析隐患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逐企形成联合执法检查报告。加大“互联网+执法”模式推广应用,加强在线监管、网上巡查和无人机空中巡检,提高执法效率。
五是持续提升公众安全素质。结合“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防灾减灾宣传周”等活动,突出抓好干部职工、企业全员、社会大众的安全宣传和警示教育工作。
实施防灾减灾救灾强基行动
一是进一步提高预警预报能力。综合运用各类灾害监测数据,强化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和防控。完善预警提醒信息发布机制,落细直达基层一线的临灾预警叫应。
二是进一步扩充物资装备储备。系统谋划建立联通市县乡的“应急云仓”,优化应急物资调度运输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调拨、第一时间运输、第一时间保障。
三是进一步抓好重点灾害风险防御。提前谋划防汛大检查,严防“带病入汛”。加快推进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建设,加强重点部位火灾隐患治理,严禁火源进山入林。完善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做好抗震救灾应急准备。加强灾害信息员培训,做好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等各项工作。
实施应急指挥综合提能行动
一是建强应急指挥支持保障体系。整合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预警监测、抢险救援指挥等数据系统,为全市开展网上安全巡查、联合值班值守、应急联动处置提供信息支撑。
二是持续更新完善预案演练体系。强化实景构建、突出部门联动,组织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和桌面推演。
三是建强应急救援队伍。持续推进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业务培训和比武竞赛。
下一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扛牢“走在前、勇争先”的使命担当,扛牢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的神圣职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