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司机,只要会开车,跟着导航,行驶至目的地即可。然而,作为消防车驾驶员,可没那么简单。柳北消防救援站的邓红运,是柳州消防首席驾驶员,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位。他的脑海中有一本“活地图”,甚至车轮下能过乒乓球。他凭借专业与热爱,成为了生命线上战友们信赖的坚实后盾。
19年驾龄的老司机
一楼的车库门缓缓升起,多辆擦得锃亮的消防车出现在记者眼前。每天早上,邓红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消防车进行检查,保障车辆能正常开展救援。
邓红运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车辆进行检查。记者何俊涛 摄邓红运来自百色市田东县。“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在他出生的小村庄,当兵是全家人,甚至全村人的骄傲,也是年轻人认为最光荣的事情。在他的心里,早早埋下了“我要当兵”的种子。
在上初中时,他曾两次报名应征,最终因为年龄未能如愿。18岁那年,他终于穿上了“橄榄绿”(当时,消防属于武警部队序列),成了那个令全村脸上有光的人。
邓红运从小就展现出了对修理的浓厚兴趣。无论是自行车还是电视机,他都敢拆。虽然时常因无法复原被大人劈头盖脸骂一顿,但这份爱钻研、勇探索的精神,却为他日后成为优秀的消防驾驶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初入消防队,邓红运便对消防车情有独钟。只要有空,他就帮老班长维护保养车辆,帮忙擦一擦、修一修。性格沉稳的他,很快便赢得了队里的信任。当队里要推荐人考驾驶员时,唯一的名额便给了他。
站里唯一考驾驶员的名额给了邓红运。记者何俊涛 摄虽然小型车都没开过,训练一上来就是9米多长的大卡车,但邓红运没有退缩。广西的七八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车里热得像蒸笼。当时的教练车没有转向助力系统,方向盘很硬,打方向盘时,人必须站起来,用尽全身的力气。拿到驾驶证时,他也练成了一个手臂肌肉满满的黑硬汉。
如今,当了21年消防员,他已经是有着19年消防车驾驶经验的老司机。
消防队里的“活地图”
接到报警后,消防驾驶员不仅要知道如何选择最近的路线,知道哪条路堵车,哪一段修路,哪条通道进不去消防车……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火场,还得准确找到消防栓的位置。
他总能迅速找到最佳的救援路线和消防栓位置。记者何俊涛 摄消防救援不允许有一次失误。无论是复杂的城中村,还是繁忙的城市街道,他都能迅速找到最佳的救援路线和准确的消防栓位置。这份对辖区的熟悉,让战友们在出警时更加安心。有消防员说,每次出警,看到驾驶员是邓红运,他们心里就特别踏实。
“北雀路为南北走向,东侧有条景观路为环形,景观路北边的北雀路十二区,从东南边开始往北,楼栋号由小到大……西边有一条小巷,进去是火电公司宿舍,旁边有个菜市……还有的城中村,房号比较乱,必须要找到乱中的秩序。”邓红运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出了一张辖区地图,包括消防栓的位置,各小区的楼栋分布,以及楼下道路的宽度等。
邓红运在操作消防车上的设备。记者何俊涛 摄即使现在有了电子导航,也经常看到司机被导航“误导”的情况。邓红运说,他们需要用双脚丈量、用心铭记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
驾驶员必须经常到辖区去了解情况,且都要带着笔记本,走着去。每一条道路、小巷,每一个小区的楼栋如何排列,每一家消防重点单位的位置,都要用脚步测量好位置,画在笔记本上,有时一走就是一天。作为驾驶员,比别的战斗员都费鞋。
在他看来,只有熟悉每一处路况,才能在关键时刻,以最快的速度,引领战友们抵达救援现场,挽救生命于危难之中。
战友们的坚实后盾
谈到消防驾驶员与消防车的关系,邓红运打了一个比方,“就像战士与枪”。
消防车是邓红运的“武器”。记者何俊涛 摄“上战场,战士的武器是枪,我的武器就是消防车。”邓红运作说,他的“枪”比其他战士的庞大且威力无穷。车内满载着生命之水、灭火泡沫、破拆利器等各类救援装备,仿佛一座移动的救援宝库。战友们在前方英勇奋战,而他,则是战友们的坚实后盾,他的消防车成了战友们最可靠的“弹药库”,为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战斗所需。
“这是我们的重型水罐消防车,它能承载15吨灭火剂,是灭火的得力助手;那边是多功能抢险救援车,7.4米长的吊臂展开后能起吊几吨重的物资……车上还有水域、破拆、防化等各类装备……”除了车辆上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这些装备能展开哪些救援,如何使用,他都一清二楚。
车辆上的设备他都非常熟悉。记者何俊涛 摄邓红运不仅驾驶技术娴熟,更是修车的行家里手。在队友们的眼中,他是对车辆充满热爱的“车痴”。他总是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围着车转,研究车的每一个细节。
救援铃声响起,消防车必须在一分钟之内出车库。与其他消防员不一样的是,驾驶员的第一件事是要发动车辆。他的动作迅速而准确,因为每一秒的延迟都可能影响生命的救援。火灾现场在狭窄的小巷中,他还要迅速调整车头。这样在紧急关头,他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护送战友离开危险区域。
比武场上的佼佼者
那辆前有牵引,后有吊臂的多功能救援车,是他最熟悉的。去年底,正是用这款车,让他在广西消防救援总队第五届“壮鹰竞桂”比武竞赛中获得了驾驶员岗位第一名。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项目,要数车轮过乒乓球障碍。
比武赛场上的邓红运。柳州消防供图比赛时,消防车右前轮要依次绕过三个乒乓球,再让乒乓球从右后轮两个轮胎的中间间隙依次通过。
每两个球之间相距80厘米,前轮过障碍,第一个过去了还得给接下来的一个留有余地。消防车后轮为双轮胎,轮胎之间的距离约为10厘米,乒乓球的直径为4厘米。也就是说,每一侧轮胎与乒乓球之间的距离大约只能留有两三厘米的狭窄通道,稍有偏差,便可能功亏一篑。
“要沉着冷静,来不得半点马虎。”邓红运说,过乒乓球障碍项目,在驾驶员比武中还是首次出现。
比武赛场上的邓红运。柳州消防供图“乒乓球都要一大袋一大袋地购买。”比赛前10天,他们才得知有这个项目的考核。刚开始,乒乓球在无数次尝试中“噼啪”作响,他也对着自己直摇头。直到了第七天,奇迹终于发生,车轮稳稳地穿过了乒乓球障碍,没有一丝异响。
他知道,这不仅是对技术的追求,更是对每一次救援任务中生命安全的珍视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