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如何降低年轻人结婚生子的负担,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汪玉成关注了多年的事情。为解决这个难题,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汪玉成提交了建议。令他欣慰的是,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被写入重要的国家政策。
汪玉成提交的是“关于加强生育支持政策的建议”,这份建议源自他在乡村的观察调研。汪玉成是余村村党支部书记。2019年,刚回到余村工作的时候,汪玉成注意到,村里老、中、青三代人口的比例大约是1:1:1,从2021年开始,老年人口的比例开始增加。
随着村里年轻人的减少,汪玉成开始花心思为村里吸引青年。从2022年开始,余村已经吸引了60多个合伙人项目、上千位大学生。在和这些年轻人座谈的时候,汪玉成发现,结婚生孩子,不是他们人生的必选项,和上一辈人的传统观念很不一样。
“生孩子倒还好,生完之后的养育,对于这一辈年轻人来说确实压力挺大。”汪玉成说。2024年,他把年轻人反映的困难写进了建议里。年轻人“躺平”的话题走热,背后是不可忽视的生存焦虑,因此,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释放生育潜能,积极应对少子化、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变得愈发迫切。
2024年3月,建议提交,4月,汪玉成接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电话,沟通建议的落地工作。5月,汪玉成就在余村见到了上门拜访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见面时间只有短短的2个小时,但是干货满满。汪玉成关注的社会保障、住房支持、托育服务等内容,在谈话中均有涉及。
这份来自乡村的建议并未止步于此。2024年10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从4个方面提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汪玉成代表提出的建议在《若干措施》中均有相关体现。
汪玉成向村里已经生了一个孩子的家庭了解过,不想生二孩的一大原因是没人带孩子。为此,汪玉成专门针对托育服务提出相关建议,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与之相对应的是,《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
《若干措施》之后,“托幼一体化”的工作还在继续细化。今年2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要求2025年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并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各地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备案和业务指导。
“孩子多了后,房子问题怎么解决?”汪玉成说,释放年轻人的生育潜能,购房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不能少。他建议,在满足相关条件下,二孩家庭买房的贷款额度可按家庭当期最高贷款额度上浮30%确定。相应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强住房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能力的支持力度,可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
汪玉成认为,提交高质量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任务。该如何定义“高质量”?汪玉成说,建议的方向要符合国家关注的重点,而且还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尤其基层代表,更要让建议贴近群众的实际需求。
在知道汪玉成的建议后,有村民开玩笑地说,汪玉成应带头生三孩。已经有两个宝宝的汪玉成说,因为妻子已经40多岁,属于大龄高危产妇,不宜再生育。但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汪玉成为其他愿意生、有能力生三孩的家庭呼吁更多政策支持。
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的座谈,是汪玉成第一次和国家部委“面对面”交流。“基层的代表,更需要这样面对面的机会。因为有的时候,只有走到基层,才能了解更多情况。”汪玉成说。
扎根于基层的汪玉成计划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把乡村更多的困难、建议反映上去。今年的全国两会,汪玉成打算提交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支持青年入乡等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