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论坛
2月20日至22日,深圳市举办了“科学教育•社会协同”资源对接交流活动,旨在展示深圳各区在基础教育创新成果,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变革与创新。
在罗湖教育专场发布活动上,罗湖区教育局局长高延勇表示,罗湖教育在区委“14104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聚焦九大方面,明确36条具体改革举措,以贯通培养为核心逻辑的区域育人方式变革,系统构建新质区域教育生态,打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罗湖样本。
打造全方位、全场景、数智化教育生态
一是打造全量培养、扬长发展的全面育人新体系。罗湖教育以贯通培养为核心,提出“面向人人、全量培养、扬长发展”的育人思路。通过教育集团化改革,推动课程、学段、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全面贯通,破除学段壁垒,回归教育本真,让学生在获得优质均衡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成长。
二是育人场景焕新,绘就内外协同、美美与共的开放融合新画卷。通过开发“罗湖育人地图”整合校外资源,打造“五行”特色研学线路,将自然、人文、科技等元素融入教育场景,打破校园物理边界,拓展学生认知视野。同时,打造新质教室,融合AI技术与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种教学模式,让教室成为连接世界的创新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
三是数智应用革新,构建智联互通、教学相长的数智教育新格局。罗湖教育积极探索数智化变革,携手武汉大学和华为公司打造全国首个“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构建智能化教育新生态。该智能体通过多元融合、精准评价、集约部署和简化操作,实现教学、评价、管理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素养量规和“天赋探照灯”功能,精准评估学生素养,发现学生天赋,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师生共同成长。
推出全国首个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
“罗湖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新”方面。
一是智能融合新系统。智能体以罗湖智慧教育云平台为数字底座,结合罗湖教育的实际应用场景需求,集成了国内多个头部大模型的优势,打造了18个AI应用,如文件总结、作文批改、学生评语等。智能体不仅能够精准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为教师提供能力发展评价,真正实现了“学生成长评价”和“教师发展评价”的双轮驱动。
二是数智贯通新生态。智能体覆盖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横向打通全区18个教育集团的“资源孤岛”,纵向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成长云梯”,助力打造“全域贯通的教育生态”。通过智能体的架构,优质教育资源得以秒级触达,真正实现了“哪里需要浇灌,资源就流向哪里”。
三是素养评价新标尺。智能体基于素养量规,通过过程性和表现性的循证算法,精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了素质教育评价中评价标准难以统一、教学成果难以量化等问题。智能体还能实时生成学生“素养画像”,捕捉课堂上的每个思维火花,并通过“天赋探照灯”功能挖掘孩子的“隐藏天赋”,为拔尖人才早期发现提供支持。
四是师生相长新空间。智能体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教学支持,3秒钟即可在课前调出最适合本班学情的教案模板,课堂中化身“注意力管家”,课后自动批改作业并生成个性化提升方案。同时,智能体还为每位教师生成能力发展路线图,真正实现“教与学共成长”。
此次罗湖教育展厅分为“共生、新质、融创、向未来”四大主题展区,围绕“与孩子一起创造美好的世界”的核心理念,全方位展示了罗湖教育在育人方式变革、办学生态探索、保障机制畅通、管理体制创新等领域的实践,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未来,罗湖区将继续深化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罗湖区教育局 马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