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admin
2023-06-06 09:42:20
0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提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的独特价值体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以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首先,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的,具体体现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历史连续性,这是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要径。中华民族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具有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正是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使然。中华文明强调国家统一,这种统一性使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使各宗教信仰多元和谐并存,使开放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凝结的,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史,是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提。这就要搜集整理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宝贵的典籍版本,研究和挖掘经典文献中的思想精髓,将文化传承发展寓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充分彰显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以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以历史主动精神彰显中华民族在走向复兴进程中的文化自我。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走过百余年历程的历史事实,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每一表现都带有中国的特性,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结合”具有深刻的内在机理,体现了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观、唯物论、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有颇多内在契合之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赋予“知行合一”“天下为公”等理念以时代新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代精神,由此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明确的任务和文化特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实践转化彰显现代力量。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我们具有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际作用于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在面向未来的道路上实现理论和制度创新,映现了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体现了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高度自觉。

  再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与综合国力竞争的要素,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承载自身精神力量的思想标识。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以历史主动精神彰显中华民族在走向复兴进程中的文化自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彰显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凸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呈现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理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结构,从内在规律层面探究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逻辑。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展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造中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秉持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定力,以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坚定... 应美方请求,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举行。中方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
来自雪豹之都西宁的“礼物” 雪豹文创。本报记者 陆广涛 摄本报记者 张慧慧“这个设计很有特点!”“妈妈,我想把这个雪豹毛绒公仔带...
330千伏玉树二回接入工程 保... 本报讯 (记者 董洁 通讯员 王宏霞) “地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已下令,现在请大家按照调度指令开展作业...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检护少年健康... 转自: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徐鹏  近日,青海省人民检察院联合省人民法院、省妇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
成都“送体到校”活动落幕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惠及35000余名学生成都“送体到校”活动落幕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成都蓉城豪取五连胜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客场4∶0梅州成都蓉城豪取五连胜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胡锐凯)...
节后错峰游 成都是全国第三大热...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节后错峰游 成都是全国第三大热门目的地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
李在明登记成为韩国总统候选人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李在明登记成为韩国总统候选人 韩国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10日正式登记成...
结婚领证不用户口簿 还需哪些材...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结婚领证不用户口簿 还需哪些材料?民政部就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作七问七答 ...
平凡铸就伟大 劳动闪耀滇池——... 在大渔街道新村社区里,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劳动者——刘琼丽,她不仅是民间画的坚守者,更是一名优秀的共...
中医药非遗展讲述“生生之道” 日前,“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在北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展示了近50项传统医药类非...
从历史长河到现实岸畔的幽远沉思 王昭君、蔡文姬、冼夫人、刘禹锡、陆游、李清照、柳如是、黄遵宪……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从杜卫东的书...
当外国人也爱上中国字 阅读提示 4月20日是第16个联合国中文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日韩合作...
《几生修得到梅花:有所思堂诗稿... 本报讯 近日,朱小平诗集《几生修得到梅花:有所思堂诗稿》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再版。这本诗集情真意切,旨...
母爱,铭刻在骨头里 《母爱情深》(中国青年出版社)是厉彦林纪念母亲去世十周年出版的一部散文专著。书中,作者以深沉与哀思、...
宣布停火后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再...   当地时间10日晚,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再次传出爆炸声。  地区官员奥马尔·阿卜杜勒(Omar Abd...
绿茵燃情 高原放歌 五月的西宁,丁香绽放,花香四溢。夏都西宁·雪豹之都·丁香之城的绿茵场上,一场足球盛宴——第二届“大美...
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 摄影报道)5月9日,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巡演青海站活动在经久不息的掌...
佩斯科夫:俄会考虑30天停火提... △佩斯科夫(资料图)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5月10日获悉,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
今天是母亲节 记得跟妈妈说 我... 123海报设计:卢文茂、蒋应杰来源:中国兰州网、兰州发布编辑:柴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