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经济发展潜力确保稳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现)
admin
2023-04-20 11:51:55
0

  作者:韩晓洁 钟坚(分别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讲师、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尽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挖掘经济内生增长的潜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挖掘内需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我国的消费率要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巨大增长空间。我国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未来将会有更多人加入中等收入群体。当前我国正处于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快速发展时期,内需消费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全领域、全周期、全环节的完整内需体系,发挥内需对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化改革,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国内大循环畅通。加快推进财税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继续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居民和劳动者的收入份额和收入水平,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有效需求。加快培育绿色、健康、养老、托育、智能、文化、信息、数字等新型消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公共消费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释放国民消费潜力。

  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

  人力资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劳动力和人才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430万人,居世界第一。1978—2019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留学回国人员累计423.17万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科教事业持续发展,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增强,劳动力人才市场逐步完善,我国劳动生产率在未来较长时间仍可保持较快增长,提升空间巨大。

  加快做好提高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这篇大文章。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依法保护各类产权,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各类要素潜能,引导各类要素更多向生产力高的行业和企业集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潜在增长率。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努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四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五是不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和技能,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人力资本强国。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提升劳动力和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间的匹配度,加快营造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

  进一步挖掘新型城镇化的巨大潜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我国城镇化取得快速发展。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22%,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75%~80%。新增城镇人口将带来基础设施、住房、新零售、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广泛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存量城市已进入城市更新和升级优化的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更新改造等方面任务巨大。特别是中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正朝着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方向发展,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将释放大量投资需求。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一是积极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发挥城市群、都市圈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增长极和引领作用;三是加强产城融合发展,加快要素聚集和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增强中小城市发展活力;四是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进一步挖掘科技自主创新的巨大潜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自主创新不仅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有巨大拉动作用,也是检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更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2022年,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1位。但仍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原始创新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科技自主创新方面还有巨大发展潜力,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进一步挖掘科技自主创新的巨大潜力,一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三是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同时加快国家战略人才储备。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0日 06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调研速递|诺斯贝尔接受众多投资... 5月14日下午2点至5点,诺斯贝尔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
300元一张的撕拉片走红长沙市...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贾凯清 见习记者 王佳怡  一次成像、没有底片,快门声响后,轻轻一撕一拉,一...
华纳改弦更张:时隔 2 年,M... IT之家 5 月 15 日消息,华纳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 W...
我的二手情缘 转自:湖州日报  ○ 吴严林  我从学校刚毕业几年,每月工资只有1500元,日常开销大,想办法省钱才...
腾讯希望AI助推下延长广告业务... 每经记者|黄婉银    每经编辑|张海妮     腾讯(HK00700,股价521...
中奖名单公布!还有机会→ 转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参与方式:有奖答题共7期参与答题后在评论区互动留言我们每期将抽取评论点...
墨西哥中部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致2... 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墨西哥城5月14日电(记者吴昊 翟淑睿)墨西哥中部普埃布拉州内政厅长萨穆埃尔·...
岂能任虚假涉军信息横行舆论场 #动辄赢麻了的咋呼该歇了#【#岂能任虚假涉军信息横行舆论场#】 军事话题向来自带流量,特别是在世界并...
秀洲新生代企业家 赴北大“充电...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吴冰鑫 通讯员 王伟杰本报讯 为进一步优化新生代企业家教育培养体系,加快推动...
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将办 转自:中国旅游报 本报讯(记者 魏彪)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日前印发通知,决...
周祖翼赵龙会见中国进出口银行董... 本报讯 (记者 周琳) 5月1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在福州会见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
隔夜要闻:黄金跌超2% 普京确...   欲览更多环球财经资讯,请移步7×24小时实时财经新闻  市场  收盘:美股涨跌不一 道指连续第二...
从展厅到蓝天,创新保险护航低空... 在四川,无人机打通包裹进村“最后一公里”;在长三角,“五一”假期首条跨省低空载客航线带客观光忙不停…...
江苏65所技工院校今年拟增设1... 交汇点讯 江苏省人社厅5月14日发布消息,根据《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要求,经专家审核、综合评...
王宁率云南省友好代表团访问马来...   云南网讯  5月11日至1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率云南省友好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深...
10吨“《浪潮》”激荡西岸大剧... 转自:上观新闻在左联成立95周年之际,聚焦革命烈士与文学志士的舞台剧《浪潮》今起在西岸大剧院上演至1...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毕传国 转自:嘉兴日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毕传国
储罐相继爆炸,3人死亡! 转自:中国应急管理2024年9月11日9时14分许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大黄庄镇张家口龙潭酿酒有限责任...
易生活控股拟获中国创新投资拆让...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郑钦文首胜萨巴伦卡!刚刚发文回... 当地时间5月14日,在WTA1000罗马站1/4决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以6-4、6-3战胜头号种子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