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第一期区工、青、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4月10日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会议精神,4月9日,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联合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区委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挂点工、青、妇领导何斌、王玲、孙桂萍以及区指导检查组组长罗来荣等领导出席会议。
动员大会后,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成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区工、青、妇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组长石霞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一是深刻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推动群团工作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重要的是要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对黄石港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推进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群团部门全年工作、区委中心工作相结合起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有机衔接,前后呼应,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把学习实践活动当作推动各项工作的动力,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三是强化学习实践活动保障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达到提高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工作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动员大会后,群团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动员大会的召开表明了区工、青、妇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坚强决心,给广大党员干部鼓足了干劲,为突出群团特色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我就当你那是县吧。乡镇内部的传阅并不是编制简报的主要目的,乡镇机关简报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县领导看的,让他们了解到在他们的领导下,你们乡镇是如何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的。把你们乡镇领导认为做得好做得突出的特色工作给县领导看,因为县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也不是乡镇领导想见就见得上的。编写的内容要紧跟县委县政府制订的发展战略、各项决策和全年的工作计划、目标。尤其是要注意县委县政府的简报的要求,在这些简报上你可以学到很多,格式、内容、写作技巧等。
简报可以包含很多内容,可以分专报和工作信息报送,一事一报和多事一报,要注意时效性,紧急情况要以最快的速度报。
说了一堆,也罗嗦了一堆,呵呵~~~~
我就当你那是县吧。
乡镇内部的传阅并不是编制简报的主要目的,乡镇机关简报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县领导看的,让他们了解到在他们的领导下,你们乡镇是如何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的。把你们乡镇领导认为做得好做得突出的特色工作给县领导看,因为县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也不是乡镇领导想见就见得上的。
编写的内容要紧跟县委县政府制订的发展战略、各项决策和全年的工作计划、目标。尤其是要注意县委县政府的简报的要求,在这些简报上你可以学到很多,格式、内容、写作技巧等。
简报可以包含很多内容,可以分专报和工作信息报送,一事一报和多事一报,要注意时效性,紧急情况要以最快的速度报。说了一堆,也罗嗦了一堆,呵呵~~~~。
第23期
2012年2月28日
郎德镇 “三到位”防疫情保春耕
近日来,在我州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5号病疫情,为进一步加强防疫工作,我镇采取“三到位”防止疫情发生,确保春耕顺利进行。
一是宣传到位,成立以镇畜牧站、农推站、水利站等站所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分片区进行宣传和指导。通过现场说教、远程教育、村广播集体宣传等方式,使群众对5号病有所了解,消除恐慌心理。同时要求群众在此期间不得购买外地耕牛,严防5号病传入。
二是服务到位,畜牧工作人员进行分片区实地察看,对自己所负责的片区做好防疫措施,及时发药给群众,并做好药物使用指导工作。
三是督查到位,成立督查小组,以不定时、不定地、不定点的方式进行抽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对出现疫情以及可疑情况的及时上报,严格按照要求处理好疫情确保零扩散。
简报—、概说 (一)含义。
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是具有汇报性、交流性和指导性的简短、灵活、快捷的简报又称“动态”、“简讯”、“要情”、“摘报”、“工作通讯”、“情况反映”、“情况交流”、“内部参考”等。
也可以说,简报就是简要的调查报告,简要的情况报告,简要的工作报告,简要的消息报道等。它具有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等特点。
常见的简报有三种:一是会议简报,主要反映会议交流、进展情况;二是情况简报,反映人们关注的问题,供机关领导参考;三是工作简报,报告重大问题的处理情况以及工作动态、经验或问题等。 简报不是一种文章的体裁。
因为一份简报,可能只登一篇文章,也可能登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可能是报告、专题经验总结、讲话、消息等,故此,把简报说成一种独立的文体,或只说是报告,是不妥当的。
简报不是一种刊物。因为有些简报可装订成一本,像一般“刊物”,更多的是只有一两张纸,几个版面,像一份报纸。
更重要的是简报具有一般报纸的新闻特点,特别是要求有很强的时效性。而刊物的时效性则远不及报纸。
故此,简报不是“刊”,而是“报”,说它是刊物,不如说是“小报”更恰切些。 综观各种工作简报、会议简报、动态简报,再拿这些简报同一般的报纸、刊物相对照,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简报不再单纯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的简要书面报告,不能看作是一种独立文体,也不是一种刊物,而是一种专业性强的简短的内部小报。
(二)特点。 简报具有一般报纸新闻性的特点,这是共性;它又有本身的特点,主要是: 1.内容专业性强。
公开的报纸,一般是综合性的,内容广泛,各方面的新闻都有,政治经济文化、工农商各行各业、城市乡村、国内国外的新闻等;除了新闻,还有文艺作品。这样,它就能满足各阶层读者的需要,有宣传政策、沟通信息、传播知识和陶冶性情等多方面的作用。
简报就有所不同,它一般由有关单位、部门主办,专业性十分明显。如《人口普查简报》《计划生育简报》、《水利工程简报》、《招生简报》等等,分别由主办单位组织专人撰写,传递该项工作的各种信息,包括情况、经验、问题和对策等,一般性的东西少说,无关的东西不说,专业性的东西多说。
这样,对一般读者来说,能使他们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增强责任感。对领导机关来说,“各级领导接到这样的简报,掌握了情况,有问题就有办法处置了。”
2.篇幅特别简短。虽然所有报纸篇幅都有限,文章都较简短,但比较起来,公开的大报,一般都有4版,有4万多字;地方小报,每期也有2万多字,简报姓“简”。
简,是它区别于其它报刊的最显著的特点。一期简报甚至只登一篇文章,几段信息,或一期几篇文章,总共一两千字,长的也不过三五千字,读者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把它读完,适应现代快节奏工作的需要。
简报的语言必须简明精炼。 3.限于内部交流。
一般报纸面向全社会,内容是公开的,没有保密价值,读者越多越好,正因为如此,它除了新闻性外,还要求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简报则不同,它一般在编报机关管辖范围内各单位之间交流,不宜甚至不能公开传播,特别是涉外机关和专政机关主办的简报更是如此。
有的简报,往往是专给某一级领导人看的,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不能任意扩大阅读范围。(三)分类 简报的种类,按时间分,有定期的简报、不定期的简报;按性质分,有工作简报、生产简报、学习简报、会议简报;按内容,有综合反映情况的简报和反映特定情况的专题简报。
1.日常工作简报又称业务简报。这是一种反映本地区、本系统、本部门日常工作或问题的经常性简报。
它包含的内容较广,工作情况、成绩问题、经验教训、表扬批评,对上级某些政策或指示执行的步骤,措施都可以反映。它常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出现,在一定范围内发行。
2.中心工作简报又称专题简报,它是一种阶段性的简报。它往往是针对机关工作中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某项中心任务办的简报,中心工作完成,简报也就停办了。
3.会议简报是会议期间反映会议情况的简报,它是一种临时性的简报,内容包括会议中的情况、发言及会议决定等。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会议常要编发多期简报,以起到及时交流情况,推动会议的作用。
小型会议一般是一会一期简报,常常在会议结束后,写一期较全面的总结性的情况反映。4.动态简报,包括情况动态和思想动态。
这类简报的时效性、机密性较强,要求迅速编发,发送范围有一定限制,在某一个时期、某一阶段要保密。 二、写法 (一)报头 1.简报名称一般用套红印刷的大号字体。
如有特殊内容而又不必另出一期简报时,就在名称或期数下面注明“增刊”或“XX专刊”字样。秘密等级写在左上角,也有的写“内部文件”或“内部资料,注意保存”等字样。
2.期号,可写在名称下一行,用括号括上。 3.编印单位。
4.印发日期写在与编印单位平行的右侧。 再下面,用一道横线将报头与报核隔开。
(二)报核 报核,即简报所刊的一篇或几篇文章。简报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它的形式也较灵活。
大多数是消息,。
简报格式范文
(1)报头
报头一般占首页三分之一的上方版面,用间隔红线与正文部分隔开,报头内容有:
报名:“**简报”、“****简讯”,一般用大字套红,醒目大方。
期数:排在报名的正下方,有的连续出,还要注明总期数,总期数用括号括入。
编号:排在报头右侧的上方位置。
编发单位:排在横隔线的左上方位置。
印发日期:在横隔线的右上方位置。
密级:如:“机密”、“绝密”、“内部刊物”等排在报左侧上方位置。
(2)正文
就是选刊的文章部分。编排原则是:①各篇文章要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某一个问题;②最突出中心的文章排在前头;③每篇文章疏密间隔要恰当,标题字大小要一样。
(3)报尾
在末页的下方,用两条平行线框住,左侧写报、送、发单位的名称或个人姓名、职务、右侧写本期印发份数。
读书简报其实就是一个简短的概括的读后感,一本书的读后感可能要800字左右,但是读书简报就是800字左右会写出一段时间内,读过的4,5本书的一些简单感想,或者说是思想回报,也可以说是对先前指定的某一读书计划的反馈 例如: 五一期间读书简报 两周都没有在这里写过什么了,实在是陷在书堆里。
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总得读一些自己的东西,要不然就赶不上自定义的读书计划了。 《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威亚尔达编的论文集子,也是比较政治系列中的一个东西。
知道了不少新鲜事和历史掌故,当然该书总的基调还是——历史、传统、文化,而不是当代人的选择塑造了现实制度及国内政治现实。 尤其是讲拉美和俄罗斯的部分,两地现实政体与其宪法缔造者、革命领导者的设想的任何不同点都被学者用天主教和斯拉夫传统来解释。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什么东西都追述到很久以前的说法,一是“源于什么”和“等于什么”是不同的两种现象,二是历史停滞或循环、现状永远合理以至于制度创新与借鉴不可行的隐喻味道太重,三是难以解释某些已经发生的实质性变化。 当然,如果考虑到对历史、传统、文化的认知千差万别,而共同的理解也可能只是某种宣传的话,则这种解释更难以为继。
《直面全球化》,弗里德曼的旧作,一份翔实的全球化现状报告。记者写的东西总是非常好看,特色的言论与人物,新鲜的场景与故事,以及对南北差距和美国对全球化主导权的清醒认识。
作为一般的普及性读物,还是蛮优秀的。深入不够,但也不能指望记者作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国家的变位权力行为和联系权力行为的区分。
《法治和民主迷信》,潘维老师写的文集,普及性的内容占了一大半。重点是反对民主迷信,强调“咨询型法治”应该成为政改方向。
很多观点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不是很可行,而把整个中国变成一个放大版的香港或者新加坡的政改则似乎更加遥远。也许是对民主迷信的矫枉过正,反正我自己对以法治本身为目的的政治不抱信心,也对中国传统对一个理性政治行为体偏好的巨大决定性塑造作用深表怀疑。
《利维坦》,霍布斯的东西,读后颇具不爽。 一开始走经验主义路线,对人的行为和认识进行归类和模式化——建立微观基础,此后从中引出人与人之间无止境的战争状态,继而引出所谓和平的重要性——利维坦诞生,超大主权的国家出现。
关键的是,这个国家一出现,就不再需要微观个人了——除了讲某个个人对国家的不服从就是对和平的威胁、对集体协议的违背之类的。 霍布斯试图用政治哲学告诉我们,如何与国家相处,但此后的历史给了我们另一种与之相处的方式。
书中也有大段的圣经相关内容,看得自己挺自卑的。 《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
强人阿,近代史和中古史的造诣颇深,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了自由与民主的巨大不同,详细介绍了英国、美国政治制度形成的过程以及其背后的政治哲学含义。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以自由而不是其他东西为其信仰。
当然书生气很重,不停的强调良知、上帝等等,让我这般马基雅维里的信徒看的道德上很愧疚,可转念一想,现实还是站在我们一边。 《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斯宾塞著,通过对英国时政的一些评论,阐述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对当时自由党人借助国家权力扩大福利的政策进行了批评。
斯宾塞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其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一种强弱分明的追求,认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人的进化。他的文章也同样如此,对福利政策、教育政策都坚持最低限度的政府参与和管制,隐隐约约的有今天保守主义者的味道。
一入腊月,老人们就开始提醒孩子们,快要过年了,不许再说脏话、粗话,一切不吉利的字眼一律都是禁忌。
过了农历二十就算进入年关了,乡亲邻里见面就会问:过年杀猪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晚饭要烙火烧,据说是灶王爷的生日。年集开始一天比一天热闹,卖春联的一直摆到马路上,卖鞭炮的不停地燃放各种炮仗,互相比试着看谁的更响。
亲戚邻居再见面问的是:年货办得怎样了? 过年忙的是妇女,忙过浆洗缝被、打米磨面之后,腊月二十五就开始在厨房里忙了:发面蒸馒头是最大的工程。从一点点酵面开始,反复添加生面粉,反复发酵,直到盛满两三个面盆。
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面盆要放在烧了温水的大锅里,面团才发得蜂窝一样蓬松,哪怕盖子上压着大石头,第二天早上也会被高高的顶起。 蒸馍要蒸得够吃到元宵节的,要连续忙上两三个昼夜。
冬天的夜晚,炉膛里烧着旺火,孩子们围在灶前,听大人们说着陈年旧事,直到在柴堆里睡熟。我家因为来拜年的亲戚多,一般都要蒸上十几二十锅。
馒头的形状和平常的不同,一律是圆形的包了陷的,或眉豆,或大枣或红薯,热腾腾刚出笼的馒头散发着清香,用手轻轻按下去,很快又恢复饱满白胖的形状,一层层揭开,越嚼越香甜。 生活困难的日子,这白面馒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
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就开始准备饺子陷、过油、煮肉了。生活好了之后每年都要杀一头自家养的猪,大部分拿去集市一会儿工夫就卖完了,留下些好肉以及猪头、猪腿和杂碎,可以做成各种美味的菜肴。
鸡、鸭、鱼一律都用油炸了,有时再炸些红薯片、萝卜丝等,一忙就是一整天。 家乡没有生炒肉的习惯,所有过年的肉都要大锅煮熟了存放着,用的时候只要切一切稍稍加工就成了。
饺子陷则一定是用生肉做的,那时没有绞肉机,左邻右舍传来啪啪啪剁饺子陷的声音,那是乡下过年最动听的音乐。 除夕就是我们要过的年,早饭之后家家帖上鲜艳的春联,喜庆的气氛即刻扑面而来。
午饭就是最丰盛的团圆饭,准备八到十个菜,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再热上一壶小酒,不会喝的也喝上一盅,辣得脸通红。除夕整个下午家家户户都包饺子,在那些平常吃不到肉的日子里,过年的饺子无疑就是最奢侈的享受。
从除夕到初一,一日三餐开饭前都要放上一挂鞭炮,有时自家还没做好饭,就听到别处鞭炮响,我们都会说一声:谁家开饭这么早?!等到鞭炮齐鸣,那声音营造的景象实在壮观。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拿出只有过年才吃的点心、水果、花生、瓜子等各种小吃,开始了除夕夜的守岁,老人们叫做熬棉袄:只要熬到天亮,就能得到一件斩新的大棉袄。
我小时候曾陪着大人们熬,木材烧起的炉火考得脸发烫,每次不到午夜就睡着了,梦里真的看到漆黑的夜里亮起一道金光,南天门大开,老天爷笑眯眯地给我扔下一件大棉袄。 家乡的规矩是从初一开始,忙了一年的人们要停止一切劳作,整个正月不扫地不动剪刀,一日三餐都有现成的馒头、饺子和各种熟食,只需要简单加工就很快弄出一桌饭菜来。
大人们省出时间串门、聊天、娱乐。初二开始,路上到处可见拜年的“大军”,或拎或挑,其实拜年的礼物也不过是一家一包红砂糖和甜果子,都用草纸包得棱角鲜明,顶端蒙着印了金色图岸的油亮红纸。
你家送我家,我家送他家,如此周转下去,可以一直送到二月二。现在回想起来,偶尔因为包装破了不得不打开自己吃掉的甜面点,味道是那么好,没有色素,没有香精,没有。
,只有令人不停咋嘴的回味。
如今,点心的礼盒越来越精美,而味道却越来越糟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