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简短翻译(河中石兽原文翻译简短)
admin
2023-03-18 10:45:02
0

1.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简短

《河中石兽》清代: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河中石兽》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

文章意思就是考虑问题时,要从表到里分析原因,得出正确的解决根本方案。

阅读提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它说明了这些道理:1.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2.实践出真知。 3.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同时也启示我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2.河中石兽的简短译文

译文: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

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原文: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纪昀晚年,也即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嘉庆三年(1798)期间,开始收集民间狐鬼神怪故事,包括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整理并写成了《阅微草堂笔记》,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歌颂了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河兵,嘲笑了和尚的愚笨,讽刺了儒道学的自以为高明。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此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却是耐人寻味的。它说明天下的事物虽有其共同规律,但更有其殊性。而事物的特殊性,又是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它更是发展变化的。现实中的许多生活经验,其实都能证明这一点。这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3.《河中石兽》翻译

翻译: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

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狂(的做法)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

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如果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

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纪昀晚年,也即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嘉庆三年(1798)期间,开始收集民间狐鬼神怪故事,包括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整理并写成了《阅微草堂笔记》,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歌颂了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河兵,嘲笑了和尚的愚笨,讽刺了儒道学的自以为高明。

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

庙里的和尚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 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

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中石兽。

4.河中石兽的翻译

《河中石兽》原文及译文 《河中石兽》原文及译文原文译文原文沧州 1 南,一寺临河干 2 ,山门圮 3 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 4 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5 数小舟,曳 6 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原文一讲学家设账 7 寺中,闻之笑曰:“尔辈 8 不能究物理,是非森柿 9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 10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傎 11 乎?”众服为确论。译文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它)是正确的言论。

原文一老河兵 12 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13 沙为坎穴 14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 15 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译文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嘲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

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原文”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 16 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17 欤?译文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难道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注释:1 沧州:今河北省沧县。 2 临河干:临,靠近;干,岸边。

3 圮:pǐ,倒塌。 4 阅:经历。

5 棹:(zhào),船桨,此用作动词,划。 6 曳:yè,拖着。

7 设帐:设立讲坛。 8 尔辈:你们这般人。

9 柿:fèi,木片。 10 湮:yàn,沉落。

11 傎:diōn,同“癫”,疯。 12 河兵:水手。

13 啮:niè,啃咬。 14 坎穴:洞穴。

15 溯:从下游向上。 16 但:只。

17 臆断:主观武断。

5.文言文河中石兽的翻译 简单一些的 不能超过100字 不要复制别人的

沧州南一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塌于河中,两个石兽沉入河底。十多年后,和尚募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二石兽,终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摇了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一学者在寺庙教书,嘲笑说:“你们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能被水带走呢?石头又硬又重,沙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河边寻找它们,不荒唐吗?”大家信它是正确的言论。

一老河兵听了这话,笑说:''河中落入石头,应从上游寻找它们。石头又硬又重,沙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定在石下迎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倒在坑中。像这样冲击,石头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石,固荒唐;在原地寻找,不更荒唐吗?”

按他的话,果然寻到了。天下的事,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难道能根据一方面的道理就判断吗?

6.河中石兽的原文和翻译

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 课文《河中石兽》是纪昀的一篇文章,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被其文言文的句式难住了,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带来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一起来学习一下. 《河中石兽》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文章意思就是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错乱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错乱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错乱了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注释: 1.沧州:沧州市临:靠近.河:指黄河.干:岸边. 2.山门:寺庙的大门.圮:倒塌. 3.阅:经历.岁:年.余:多. 4.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5.木柿:木片. 6.湮:埋没. 7.颠(一本“傎”):颠倒、错乱. 8.河兵:治河的士兵. 9.啮:本意是"咬".这里是冲刷,冲击的意思.坎穴:洞坑. 10.臆断:主观判断. 11已:停止. 12是非:这不是 是:这 非:不是. 13如:按照. 14设帐:设立学管教学. 15.竟:最终. 16.并:一起. 17.临:岸边. 18.圮:倒塌. 19.曳:牵引,拖着. 20.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21.但:只. 22.倒掷:倾倒. 23.盖: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 24.暴涨:凶猛的河水. 25.尔辈:你们. 26.干:岸边. 27.临:面对. 28.并:一起 29.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30.求:寻找. 31.以为:认为. 32.盖:因为. 33.溯:逆流而上. 34.物理:古义:事物的原理.今义:一种学科. 寓意: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的全部内容,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7.《河中石兽》翻译全文

正文:河中石兽

作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zhuǎ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3]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字词解释

1、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州市。

2、临:靠近。也有“面对”之意。

3、河干:河边。(河:指黄河,历史上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4、山门:寺庙的大门。

5、圮:倒塌。

6、并:两者都,一起。

7、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8、阅:经历,经过。

9、十余岁:十多岁。岁:年。

10、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11、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

12、竟:终于,到底。

13、曳:拖着。

14、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

15、设帐:讲学,教书。

16、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 律。

17、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

18、岂能:怎么能

19、为:被

20、暴涨:洪水。暴,突然(急、大)。

21、湮:埋没。

22、颠:通“癫”,疯狂。

23、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为:认为。

24、河兵:指镇守河防的兵。清代设河道总督,辖有专门治河的兵营。

25、盖:因为。

26、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27、坎穴:坑洞。

28、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29、倒掷:倾倒。

30、如是:像这样。

31、遂:于是。

32、溯(sù)流:逆流。

35、固:固然。

36、如:依照,按照。

3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8、但:只,仅仅。

39、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40、欤: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

白话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终究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庙里设馆授徒,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像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很疯狂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镇守河防的老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笑着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显得)很疯狂;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第二点的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望采纳~)

8.《河中石兽》全文翻译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正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底。

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人们)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痕迹。

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应该是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是正确的观点。一个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的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

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人们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臆断呢?。

9.《河中石兽》翻译

翻译: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狂(的做法)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

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如果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纪昀晚年,也即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嘉庆三年(1798)期间,开始收集民间狐鬼神怪故事,包括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整理并写成了《阅微草堂笔记》,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歌颂了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河兵,嘲笑了和尚的愚笨,讽刺了儒道学的自以为高明。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和尚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

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

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河中石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时空猎人中怎么做一个商人,要能... 时空猎人中怎么做一个商人,要能赚钱,求高手告诉。利用拍卖行的物价,倒卖东西!宝石,装备主要是抢滩,抢...
留学语言课 留学语言课AUT的语言申请下来了 需要12周 打比方说如果学习了一个月后考雅思达到学校要求 那么剩...
为什么别人总说我很傻? 为什么别人总说我很傻?跟别人相处过一段时间后,他们无一例外都会说我很傻,但我就是不知道我傻在哪里了别...
2025年中国移动通信转售行业...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2015年以来,我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收入整体呈增长态势。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
最高级警告!港澳挂出十号风球,... 来源:中国天气今年第6号台风“ 韦帕”正紧贴粤港澳海岸西行,台风“韦帕”10级风圈已覆盖香港澳门,目...
基金经理刘坚任同泰基金副总经理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张韵)7月19日,同泰基金公告称,刘坚自7月18日起任公司副总经理。这也成为公...
演唱会被曝出轨女方与丈夫5月前... (来源:今晚报)转自:今晚报 【#演唱会被曝出轨女方与丈...
山东大爷出击反杀成功72岁大爷... (来源:法治日报)转自:法治日报 【#山东大爷出击反杀成...
以实战砺精兵 筑牢水上安全防线... (来源:中国水运网)转自:中国水运网近日,2025年温州海事系统船舶安全检查技能比武竞赛成功举办,来...
冲击IPO!瀚博半导体启动上市...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实习记者 李佳雪)瀚博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