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学习方法很重要 杨克 来源: 发表日期:2004-06-12 说起考研,我不占任何优势。
第一,我是跨专业考研,许多专业课没学过。第二,我准备得比较晚,一直到11月份才开始买复习资料,真正进入备考状态。
用一句话来形容,真是“时间紧、任务重”。 但是成绩出来,却大大超乎预料。
两门基础课英语、政治双双顺利过关,且成绩不错;专业课取得了122和124的高分,这使我以绝对的优势进入复试,并最终稳拿了录取通知书。 我把这一切归功于学习方法。
我总结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抓住重点,求精勿滥,适当“减负”。 英 语 首先说英语,我走了一条可能大多数人不敢尝试的道路。
没买大堆的词汇、阅读、听力材料,没进行大量练习,没做模拟题,没进行模考。并不是刻意的省钱,而是觉得实在没必要,所以,我避免了方法不当的痛苦。
我只充分用了两本书?分别是新东方的《考研英语阅读真题语言注释和难点解析》与《考研大纲》,我节省了大量的精力,把功夫用在了真题上,英语复习,真题太重要了。 对于单词,我只看考研阅读中曾出现的单词,也就是高频词汇。
新东方的那本书,把生词和难句都列举出来了,节省了不少时间。我背单词只求懂不求用,也就是只大约知道一个单词有什么意思,见了面脸熟就行,对于它的用法、搭配、和相关词的区别,我不感兴趣,这大大缩小了复习的范围。
还有,我不喜欢专门拿出时间来背单词。我把单词抄下来,只在去食堂的路上看。
每次可以看10多个吧,每天从自习室到食堂平均来回四五次,也就是说,这样每天可以熟悉约50个单词。 阅读也基本是参考这本书。
我做的阅读很少,也就有四五年的真题,大约二十多篇吧。 每次做,我都力求根据题干在原文中找到相关句子,看懂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出问题的出处。
我用这些真题来联系做题技巧。 对于听力,我只用了考研英语大纲中的那盘带子。
就那两套题,反复听,弄清题型,有时间的话,跟着模仿一下,锻炼一下语感。 作文最简单也最重要。
我想说的是,平时的积累很重要,但考试前一定要看模板。我借了同学上辅导班时发的那份薄薄的材料,用一天时间把例句和模型背下来。
以后有意识地套用一下,熟悉熟悉。至于翻译和完形填空,我根本就没看。
原因很简单,这两部分不容易出成绩,又很费时间。复习的时间再长,分数也提高不到哪去,不复习,也不至于吃零蛋,顶多三四分的差距。
政 治 再说政治。我的原则是,求精勿滥,做过的题一定要记住。
许多同学每天抱着一大摞书,讲义、真题、模拟、某辅导班的内部资料,今天岳华亭,明天包仁,后天林代昭,整天忙于题海之中,收效并不大。到最后冲刺阶段,尤其应该懂得取舍。
我匆匆看了一遍讲义,理清了大体的思路和框架结构,把每一部分的原理都拉出来,用最简单的语言总结出来,储存到大脑中。 真题我是一点没看,因为我觉得没什么价值。
模拟题一定要做。所有的模拟题中,我只买了陈先奎的8套模拟题,看熟,直至能够清楚得背下来。
专业课 至于专业课,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准备的过程中,我还是充分地利用了历年的考题。
我搜集了连续七年的专业课试题,然后进行汇总,找到出题的热点和冷点,在书本上标出来,这样复习的重点自然就出来了。 对于高频题眼,我背得滚瓜烂熟,而对于“冷宫”地带,则一带而过。
值得一提的是,文科的专业课考试,有一定的灵活性。基础知识部分当然要以书本为依据,要答得天衣无缝。
有些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就要自己总结。遇到自己不会的题,也要试着自己总结。
这时答题要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必要时要作适当的发挥。 如果时间允许,要多写一些,尽可能详尽一些。
我觉得这些方法挺适合考研备考后期阶段的,也比较适合像我这种时间紧张、跨专业的考生。考研那段时间确实很折磨人,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注意总结做题技巧,则可以省去很多的劳动量。
所以,建议准备考研的同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地为自己“减负”,以便提高学习效率,轻松上阵。 。
考研的经历与感想(仅供参考):考研已经结束快一个月了,所有关于考研的经历与回忆似乎都在离我渐渐远去。
或许很多年后,成功与失败也已不会像现在这般刻骨铭心,但曾经那段没日没夜拼搏的日子却会让我一生铭记。一直打算将自己考研的整个历程用文字记录下来,纪念自己去年一年的考研时光,纪念那一段简单而充实的日子。
这次刚好有这个机会,写一下我的考研经历,就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后面考研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打算考研从大二就开始了,那时候对自己本科所读的学校一直不满意,所以希望通过考研能圆自己一个名校梦,真正开始考研却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
我的本科专业是物理学,物理学大多都是理论分析和计算,自己不太感兴趣,所以跨考了微电子专业。一志愿报考的是中科院微电子所,但由于中科院微电子所录取分数非常高,最终没有进入,心里着实有些遗憾。
不过很幸运地调剂进入了广州的一所211学校,专业和导师都很不错,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考研梦。 对于一个刚开始考研的人,心里面一定有着许多的迷茫和困惑,包括自己是不是应该考研,专业和学校应该如何抉择,考研复习应该如何规划等。
下面我通过自己一年的考研心得向后面考研的人说说自己的体会,如果你们能从中有所收获,我也会感到莫大的欣慰。 首先是应不应该考研的问题,这是许多应届本科生以及一些已经参加了工作的人都迷茫的问题。
其实对我们来说,考研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家都知道,国家现在年年扩招,本科生开始走以前专科生的路线,比起十年前本科生来说,已经贬值了许多。
我们虽然在大学期间学了很多门专业课,但大多内容宽泛而深度不够。如果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进一步的发展,那么读研能够真正让你有所收获。
有的人考研是为了继续钻研学问,有的人考研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有的人或许仅仅是弥补自己心中的遗憾。我想说不管你考研最终是为了什么,但你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能让自己为了目标坚持下去的理由。
在考研的过程中,我见过太多半途而废的人,有的人刚考研一两个月就退出了,觉得吃不了考研的那份苦;有的人到半路就消失了,认为自己不适合考研;有的人是到了最后放弃了,觉得看不到一丝希望也离开了。真正经过一年考研,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考研最终的结果,而是其中所经历的过程。
如果你真正经历了考研的整个过程,我觉得不管是你在专业知识的理解上还是自己的心志和毅力方面,都会有这巨大的提升。考研这个过程会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新的感悟。
下面是关于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和学校的问题,很多人在确定专业和学校的时候,不知道是先确定专业还是先确定学校。这一点我和大家说一下,考研一般是先确定自己所要报考的专业,再确定学校。
除非是你对某个学校有着特殊的情结,非他不读。在你确定自己的专业后,通过上网查询哪些学校研究生阶段开设这门课程,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在确定学校时,可能也会让人很纠结,因为如果是第一次考研,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实力如何,所以很多人想报考好的学校又不敢选择。其实学校的确定不一定要那么早,只要是在网上报名之前选择就可以了,那时候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其实你心里面对自己的实力应该大概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
不过学校的确定还是越早越好,因为这样你可以更好的复习你的专业课,不同的学校哪怕是同一个专业他们的专业课所考的内容和侧重点都不同。 选择学校时,尽量选择好的学校,在好的学校里读研和在一般的学校里读研差距是很大的,三年以后可能结果完全不同。
但在选择学校不一定非要报考名校,好的学校里也会有差的专业,所以一般选择你报考专业全国排名靠前的学校。对于理工科的我来说,关于这里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你报考一个顶尖的大学,哪怕是最后上不了,你也有很大机会能调剂到一个不错的学校。这一点主要是针对理工科同学而言的,因为当考研成绩出来以后,你会发现网上调剂的信息大部分都是针对理工科类的学生的,其中不乏有很多很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
所以只要你分数考得还可以,最后还是能读一个不错学校的研究生。 关于报不报辅导班,我也和大家说一下。
我考研时报了中创的政治英语辅导班。说实话,报了辅导班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中创的老师们都是长期战斗在考研第一线的,他们对考研的所考察知识都可以说是已经炉火纯青。简短的几节课程就能让你迅速抓住考研的重点,还有考研中的各种技巧,这比你一个人看书的效率要高得多。
在上辅导班的课程中,中创里面几个老师上过的课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他们都是真正的名师。黄涛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讲解,谆谆的教诲,让我理解了真正一个老师应该所具有的责任心。
而潘志恒老师激情四射,滔滔不绝的上课情景,让我体会了年轻人就应该朝气蓬勃,自强不息。李海洋老师那渊博的知识,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师德都让我深深的敬佩,这是我此次报考辅导班意料之外的收获,也是最大的收获。
可能在别的文章里面很多人都讲了如何复习各种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方法,这里我就不讲了,。
心态方面的收获比较大。
学会了坚持,为了那个目标坚持不懈。学习不懈怠,每日早起晚睡,抓紧所有时间学习。
不偷懒,雷打不动上自习。别人说考不上、别人说难、别人说学习累、别人说想放弃……统统不理会,我要考那个学校,我要学习。
在没有出结果之前,不管是什么情况都不放弃。只想我怎么才能考上,其他不管。
为了坚持这个目标还有很多事情也是随之改变的。比如学会喝花茶调节情绪和身体,比如喝金银花败火,喝山楂茶帮助开胃,喝薰衣草缓解紧张……学会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分享和合作……因为想实现目标,所以尝试了很多方法,学会很多东西。
我个人觉得:你若真想考研,1是你要能坐下来,这点很重要很重要!!!坚持了就胜利了;2是必须制定好复习计划,比如早晨几点起床读什么,上午复习什么,下午复习什么,晚上复习什么等等,有了这个就不担心一坐下来就不知干什么了;3不用报辅导班,报了是浪费时间;4是必须做真题和模拟题(政治只做模拟题);5是政治不要只背热点,热点基本都不考的,这个自己跟着感觉来定吧
试试吧,我个人觉得,如果你这样做了,考不上研究生是不可能的。。。希望相信我,也希望你这样做能,我不要悬赏分,给别人就行。
考研是因人而异的。
首先你要确定你所要考的专业。管理不考数学,所以是最轻松的,而且基本上所有专业都可以去报。
专业定好你就要选择你考的学校了。如果是想考前15的名校,数学所花的时间就需要加大(要靠数学拉分),数学英语2:1或更多。如果是一般院校,英语时间适当增加(考研很多人被卡在英语)。专业课政治相比容易的多,还可以突击。
多在网上看看别人的考研方法经验(网上有很多好的学习方法,总有适合你的,不要闭门造车),了解最新的考研咨询,这也非常重要。
考研是件辛苦活,一定要天天坚持~!
要对自己有信心,你会成功的。
对于每一位经历过考研的人来说,考研都是一段记忆深刻的经历,也是生命轨迹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由于它承载太多的快乐和泪水,因此,有人说考研是快乐的,有人说是痛苦的,还有人说是痛并快乐着。那段历程让我们学会了承受和忍耐,学会了坚强和坚持,更学会了包容和理解。选择考研,从不后悔,每每想起那段日子,我都会为选择考研而感觉到欣喜,因为那是一段为梦想而拼搏的岁月,是值得永远珍藏和回忆的日子。
作为考研过来人,现在我很想把考研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以致用。
考研之路,永远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宿舍——图书馆——食堂,这种单调而苦涩的日子让每一位考研学子都感到痛苦不堪,每一位大学考研正值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谁不希望能舒服地坐在电脑前玩玩游戏,过着悠哉悠哉的日子呢,但是既然选择了考研就是选择了寂寞,选择了孤独。在刚开始选择了考研的时候,我其实是很迷茫的,不知道如何学习,不知道用哪些参考书目,我想我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先是一顿乱找老看,继而是迷茫,再然后是再找再看。我想对之后考研的同学说一句话,如果自制力不是太好,条件也是允许的情况下,报考一个辅导班是很重要的,辅导班的作用主要是两点点,省时,有专业、有针对性的辅导。
下面我就说一下关于考研心态的问题,我总结了三个方面:
首先是“恒心”。在考研初期开始,主管老师就跟我说,考研是一段漫长的日子,在这一年半的时间,主要的演员是我自己,我必须要放弃更多的娱乐和玩耍,别人玩的时候,我必须去学习;我必须学会坚持,坚持,再坚持。其实考研最后胜利的学生都是那些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忍受的了孤独的人必定是可以成大器的人,正如心理学上所讲的“延时满足”,挺过去了,就是另一个天空了。经历了才发现,考研路上的确少了很多的玩伴,但是结识了更多有志于理想的同学,那个时候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奋斗,感觉特别的棒,到处都是正能量。
其次是“自信心”。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自己有自信的学生会想办法让自己克服更多的困难和阻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实在考研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每每做试卷,遇到错的比较多的试题时,我总是怀疑自己,显示出自信心不足,垂头丧气的;而这时海文的主管老师都会发现我的这种情绪状态,及时地纠正这种不良的情绪,让我正确地分析问题,客观地看待自己。因此,告诫广大的考研学子,对自己一定要有自信心,当我们沮丧的时候,一定要通过一些途径疏解这种不良地情绪,重拾往日的自信。有一首歌就是“相信自己”,对!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我们都是最优秀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刻保持一种“平常心”。这点看似简单,真的不容易做到的。既然选择考研,每位考生都是有理想有目考研培训标的,可能都希望每次考试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在海文学员每个月都会有相应的测试,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到这个时间段自己的学习状况。在经历了中考、高考以及平时大大小小的模考,我们有成功过也有失败过,但是每场考试过后,都会看到一种“几家欢笑,几家愁”的现象。这种大悲大喜的现象其实对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心态决定一切,不是吗?对考研也是一样,花开就会花落,考研也是这样,有成功就有失败。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考研成功来说至关重要。
在整个考研复习中,我十分感谢老师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我无形中培养了三心——恒心、自信心和平常心,它们对于考研学子万学海文来说,是取得考研成功的法宝,请各位学弟学妹们谨记!
考研是绝对有必要的,为了学位和文凭以便将来找个好工作是一个方面,现在跟研究生相比,本科生太可怜了,北京的研究所居然都只要研究生了,而且现在的越来越扩招,本科实在没有办法生存了。
研究生其实是个缓冲,其实研究生毕业并没有本科毕业三年的人牛,可是长远的看,起点还是不一样的,到同一个公司,本科干得活和研究生干得活就是不一样,我是学电子的,我本科毕业的同学基本都做技术支持,售前售后市场了,研究生同学都做研发了,如果你喜欢做研发的话,只能上研。 这两年工作形势不好,其实我本科毕业那年2001年工作形势相当棒,也许当时我不上研我现在拿的也许更多,或是有不少存款,但我不后悔我读了研究生。
觉得还是读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