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x县基本草原划定进展情况汇报从10月8日起,经过近2个月时间,通过勾绘基本草原图斑、计算统计和资料整理等工作,现在初步完成了全县基本草原划定的前期工作。
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进展情况10月8日县基本草原划定协调领导小组召开安排会议以后,我局即按县基本草原划定协调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此项工作。到11月14日已经完成了19个乡(镇)和xxx羊场基本草原划定的外业绘图工作。
通过室内预判和现场勘验,在1:5万地形图上初步勾绘出了基本草原图斑。11月15日至29日转入内业勾绘图斑电子化软件上图和面积统计工作,并会同林业、国土等部门对勾绘的基本草原图斑与林斑、耕地斑进行对接工作。
11月30日各乡(镇)的基本草原图斑和面积统计工作初步完成后,召集了19个乡(镇)和xxx羊场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对勾绘的本行政区域图斑和面积进行了核对和确认工作。此次全县初步勾绘基本草原图斑1200个,总面积633.4412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587.1万亩,人工草地21万亩。
二、主要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这次开展全县基本草原划定,县上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副组长,国土、民政等112 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县基本草原划定协调领导小组。县协调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此项工作安排部署。
及时召开安排会议,确定由畜牧部门抽调领导3名、技术人员6名,县国土、林业、民政、区划办4部门和单位各抽调领导1名,技术人员1名组成县基本草原划定技术小组。在划定前对参加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的人员进行基本草原类型判定、图件编绘、面积统计、资料汇总等技术培训,确保划定数据按统一标准,真实准确权威。
在划定工作中由抽调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分2个技术小组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方法步骤开展工作。技术小组每到一个乡(镇)及时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共出去车辆80次,开展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乡(镇)干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熟悉草原情况的村老领导、老牧民参加的较大型政策宣传会24场(次),广大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充分认识了划定基本草原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划定工作。
2、室内预判与外业调查相结合严格按照《甘肃省基本草原划定工作规程(试行)》和《xxx县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方法步骤,首选由民政部门参与核实基本草原划定区域内的乡(镇)、行政村边界,并按最新的村行政区域界限进行室内预判。室内预判参照林斑、耕地斑、地形图和最新谷歌地图,请熟悉情况的村组代表参与,在1:5万地形图上指导核对3 勾绘出草原图斑,对地形、地名和植被类型有异议的再进行外业实地调查,现场勘验分布类型和四至界限。
3、积极调处矛盾纠纷由于对草原要实行补助和奖励,过去多年积累的草原矛盾纠纷集中暴露出来,给划定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现场勘验,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现场调处50次。
但还有一些乡(镇)之间和乡(镇)内村与村之间较深层次的矛盾纠纷和长期混牧区矛盾仍未调解,均采用在矛盾纠纷区调解划定缓冲纠纷区的办法暂时得以调处,这些划定的缓冲纠纷区均计入全县基本草原,但不搞确权和承包,也不落实补助奖励政策,按现有放牧习惯放牧利用。4、部门对接,集中审核此次划定基本草原以村为单位,由县上抽调的技术指导小组,乡(镇)和行政村(牧户代表)共同参加划定,县上抽调的技术指导小组包括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在室内审核中,为了确保图斑、数据的真实准确,我局又临时抽调熟悉乡(镇)村草原界限的近十余名工作人员,集中对已勾绘的图斑集中审核,对照林斑、耕地斑进行了反复确认核准。
基本草原图斑中除去了全部乔木林斑和密灌,划入了郁闭度40%以下的灌丛林斑;对照国土局提供的耕地图斑,其中有基本农田66.3万亩,均分布在浅山水川,在勾绘时基本上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0下载券 321人已下载下载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强化资金管理。
建立健全省级草原补奖资金管理规章 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各有关省区财政部门要会同农牧部门按照实施方案制定补奖资金分配方案,设立补奖资金专账, 并下设各分项资金明细账户,分别核算,专款专用。
要通过 “一卡通”或“一折通”将补奖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给牧民,并在 卡折中明确政策项目名称。草原补奖资金发放严格实行村级公 示制,接受群众监督。
草原补奖资金原则上不能形成结余,如 因特殊原因形成结余的,需商财政部后,按有关规定由同级财 政部门收回统筹使用或者上交中央财政,不得擅自调剂或挪用。
1.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退化严重、不宜放牧以及位于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按照每年每亩6元的测算标准给予禁牧补助。
5年为一个补助周期,禁牧期满后,根据草场生态功能恢复情况,继续实施禁牧或者转入草畜平衡管理,开展合理利用。2.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根据草原载畜能力核定合理的载畜量,实施草畜平衡管理,中央财政对履行超载牲畜减畜计划的牧民按照每年每亩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
牧民在草畜平衡的基础上实施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形成草原合理利用的长效机制。3.实行畜牧品种改良补贴。
在中央财政对肉牛和绵羊进行良种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将牦牛和山羊纳入补贴范围。4.实行牧草良种补贴。
鼓励牧区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人工种草,增强饲草补充供应能力,中央财政按照每年每亩10元的标准给予牧草良种补贴。5.实行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
中央财政按照每年每户500元的标准,对牧民给予生产资料综合补助。6.中央财政每年安排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省区给予资金奖励,由地方政府统筹用于草原生态保护工作。
7. 凡具有草原承包经营权证或联户经营权证,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农牧工均可享受禁牧补助。
上一篇:年轻干部汇报(年轻干部简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