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的话题,它不仅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基础。六月,是我国第七个“安全生产月”,同时,也是 石油机械制造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关键月, 石油机械制造信息部围绕安全主题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扩大宣传范围,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充分利用“安全宣传手册”、牌板等各种载体向职工宣传了安全的重要性,而且进一步扩大安全宣传范围,让安全意识同时也走进我部管辖范围内,做到“以人为本”的安全核心理念的宣传到每个角落,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贯彻“安全无假日”、“意识决定成败,事故皆可预防”的思想,不要因为疏忽而遗忘危险,做到警钟长鸣。
二是做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职工培训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平台,安全知识培训的不间断,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的平台。该部利用每周的学习日,根据现场情况,重点讲解工作中注意事项,并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使每个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两个字,而是一种文化理念,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职工遵章守纪、爱岗敬业的良好表现,安全文化的建设,不仅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也是企业实现可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途径。
宣传现代公民教育 --------------------------------------------------------------------------------news.dayoo.com 2005年04月05日 11:32 来源: 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余靖 通讯员 李晓光)近日,横沥镇在各个路段的路灯上都安装了公益广告条幅,条幅上面印着有关现代公民教育和“三和三有”教育内容,让现代公民教育和“三和三有”教育工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现代公民教育和“三和三有”教育工程。
记者看到,在横沥西环路的路灯柱上安装了印有现代公民教育和“三和三有”教育工程内容的公益宣传广告条幅,条幅上写有“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和“三和三有”教育工程的“家庭和睦、单位和气、社会和谐”以及“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等字样以及相关图案。 目前,横沥镇的各个主要路段已经逐步完成了现代公民教育和“三和三有”教育工程公益广告条幅的安装工程,以进一步引导、推动现代公民教育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让现代公民教育内容更加深入民心,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中来。
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当今文明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洒落在大地,像阵阵微风,吹进人们的心田。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讲究公德,尊老爱幼,文明之花开放在社会各个角落。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不文明现象。例如随地吐痰、说脏话、遇事不谦让等。最让我震惊的是现在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大树被砍了,小鸟无家可归;草原破坏了,沙漠向我们逼来,随处乱扔的垃圾,大风一起,垃圾袋象小船一样飘荡,挂在树枝上的像满树开花,垃圾袋现在越来越多,我真希望有一天科学家会发明一种更好的产品代替现在的塑料袋,为此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改变环境尽一份力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多一些“你好”“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这些文明用语,一个有礼貌的人,不论是说话还是办事都会尊重他人,因此是很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要学会讲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礼貌用语。要多帮助一些自己能帮助的人,帮助的人多了,快乐也就多了,心情自然也就好了,这也就是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一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必将快乐一生。
那么,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去做一个文明小市民,共同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地更美好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以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的全面考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促进城市科学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城市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是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赢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增城市政府不断地探索,发展,计划,实践。我市政府不断推陈出新,提出针对有效的宣传口号,给我们不断教育,例如“文明是把尺子,时刻衡量着你我他”,“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一连串的口号使我们的精神修养不断提高,使我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凡事贵在实践。政府不仅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开展关于城市形象、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益广告宣传活动,而且也举办了相应的教育实践活动。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文明习惯、树文明形象,坚决制止不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垃圾,不乱贴画广告,不乱穿马路,不乱停放车辆,不乱建乱搭棚亭房屋。
作为增城市的一份子,我们也要为“创建文明城市”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要做到语言礼貌。举止文明、尊老爱幼、衣着大方等基本要求。在公共场合绝不大声喧哗、要顾及他人感受,爱护公物,保证城市的卫生……在不同的场合,注意遵守有关规定,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文明城市的精神。有一次,我逛街的时候,乱贴的“牛皮癣”映入我的眼帘,我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把它撕掉。路过的人都说,你刚把它撕掉,不一会儿,又有人贴上去,你这样做都是徒劳的。但我说,少一块“牛皮癣”,城市的文明就多一点。文明城市的建设需要我们不断建设。话音刚落,路人纷纷加入我们的行列。
其实文明无处不在,只是大家不注意,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有些菜市场和小区里贴着许多文明标语。其实做到文明并不难,但是坚持做到文明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要以最简单的开始,从基础最起。把一座城市建设得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美。
一、指导思想 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精神,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宣传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着力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教育和引导全市干部群众统一思想,狠抓落实,把力量凝聚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上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努力把东营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化繁荣的现代文明城市。
二、总体要求及工作重点 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总体要求: 以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市民素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为目标,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大局,整合全市宣传、文化、教育等各方力量,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重点: 一是精心组织新闻宣传。
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主渠道作用,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新闻宣传,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市内各新闻单位,特别是市直主要新闻单位,开辟专栏、专题节目,做好创建工作的动态报道、典型报道和专题报道;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深入报道广大市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情,宣传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的情况;宣传市委、市政府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的各项安排部署;配合以引导市民革除陋习、倡树新风,争当文明东营人和恪守职业道德、遵从社会公德为重点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形式新颖、题材鲜活的深度报道;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取得的成效,宣传我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在科教文卫设施建设、城市环境面貌、市民素质等方面发生的可喜变化,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突出媒体与市民的互动性,组织市内新闻单位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职能,对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以及不文明行为,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市外宣传,树立我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化繁荣的现代化文明城市新形象。 二是围绕以引导市民革除陋习、倡树新风,争当文明东营人和恪守职业道德、遵从社会公德为重点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组织各级、各相关部门单位利用各自的宣传文化教育阵地,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标志牌、宣传品,在系统、行业、部门、单位及与部门工作相关联的大众群体中,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教育活动和与系统、行业、部门、单位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创建文明城市社会化大宣传的格局,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形成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群众性主题形势教育活动、社会宣传、理论宣传、文艺演出、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及干部职工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干部教育和市民教育(包括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干部群众(包括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文明修养,提高市民遵守“东营市民十不守则”的自觉性;结合弘扬民族精神,深入开展“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东营精神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中心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引导区域文化发展,不断培养和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三是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各部门、单位要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总抓手,积极参与创城工作。
市委宣传部将按照中央文明委、省文明委对文明单位的管理要求,在今年对市级文明单位进行重新评定。社区要充分发挥其管理优势,以创建文明社区为载体,积极动员社区内各方面的力量,整合社区内的资源,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
同时,要以“四进社区”(科教、文化、卫生、法律)活动为重点,组织好对社区居民的综合培训教育工作。社区内的各部门、单位也要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创城活动,不断丰富创城的内容。
“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要继续深化全岗位、全行业规范化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新风。 三、实施步骤 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4月24日——5月10日)。根据《东营市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方案》要求和标准,制定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召开协调会议,按照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任务分工,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强劲造势,在全社会营造起全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引导干部群众积极。
1.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城市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过程。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宣传教育是关键。
只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市容环境卫生意识,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关心和积极参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一是以新闻媒体为阵地,针对我市市容市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提出整改措施,讲清违法建设、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的危害性,让市民知道每个人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让市民明白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是全市人民共同营造、共同管理出来的,号召全市人民争做一个文明市民,形成一个强大的宣传声势和舆论氛围。
二是设立暴光台和群众举报热线。接受市民投诉,倾听市民心声,针对我市市容环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曝光并实施跟踪报道直至问题解决,形成全市市民共同参与管理的局面。
三是以社会活动为载体,积极宣传市容法律法规。要积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吸引市民参与,使市民在参与中学习,自觉遵守市容法律法规。
如“法律法规有奖竞猜”“万人告别不良行为”“文明市民演讲和征文比赛”等。2.规范市民行为。
城市管理也是一项规范人的行为的系统工程。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宣传教育固然重要,但还必须引导规范人的行为,严格管理,对那些只图私利,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违章者,必须采取严管重罚,以示惩戒。
否则,只搞正面教育,一味迁就,管理和教育就会变得苍白无力。一是要通过加大市容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自觉在法律法规划定的“方圆”内工作、学习和生活。
二是要从严管理,从重处罚。从严管理就是要从规范人的行为入手。
城市管理是一种动态性的管理,它具有反复性、随机性,稍有不慎放松管理,多年的成果在一瞬间就会成为泡影。我市市容管理中的三大难题即“老大难、顽症、牛皮癣”就是最好的例证。
城市管理工作薄弱,与“失之于宽、管理不严”有着很大的关系。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的城市管理经验,除了市民的文明程度、素质高以外,更重要的一点与严管重罚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在香港偷倒垃圾,要被司法部门判刑坐牢;在新加坡随地吐痰,要被罚款一千元,情节严重的还要被判罚鞭刑。而反观我市,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因为要吃饭而变得天经地义,违法建设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屡拆屡建、合情合理,乱贴乱画因事不关己而司空见惯。
上述问题之所以成为我市市容管理中的三大难题,摒除其他因素外,最主要的因素与管理不严,缺少制裁手段有关。因此,要想规范市民行为,就必须从严管理,从重处罚。
对那些不文明行为要严加规范,约束引导,对违法建设要坚决依法拆除,对流动摊点、占道经营要坚决予以取缔,将违法、违规者纳入规范性的管理轨道上来。3.发动市民自觉参与。
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是人本观念的依托,是新时期城市管理的精髓,是江***“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任何一个文明城市都不是单纯靠管理人员管出来的,只有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市民才能成为城市的主人,从而自觉维护城市的市容市貌。
象我市虽说有一支近二百人的市容管理队伍,但这近二百人每天面对成千上万次的占道经营,还有屡拆屡建的违法建设,屡撕屡贴的乱贴乱画,就是把他们每人都变成三头六臂,跑断腿,喊破嗓子也无法管理好整个钢城。因此,发动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自觉维护市容市貌显得非常重要。
具体做法主要有:(1)因势利导,规范摊点的经营行为。目前,我市的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现象十分严重,虽说也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繁荣了市场,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不发达、就业岗位少、市场建设滞后造成有“市”无“场”等因素。由于这些人的法律法规和市容环境卫生意识薄弱,经常造成交通堵塞,环境卫生脏乱差,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们为了生存,无视执法人员的多次教育和法律法规的约束,经常和管理人员打“游击”,遭到处罚时,就辱骂、威胁甚至殴打执法人员,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如果一味地取缔这些流动摊点,一方面会影响一些人的生活,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政府的形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而,笔者建议,由城市管理部门牵头,规划、工商、税务等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在不影响市容、交通的情况下,临时建设一些廉价的小商品市场或摊群点,崭时容纳这些摊点,解决一些人的就业生存问题和交通问题,规范摊点的经营行为,待时机成熟时,再行取缔。
我市的桃源路小商品市场就是一个典型。(2)加大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坚决拆除违法建设。
由于历史的遗留,我市的许多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完善,如小区道路不好、下水不通、小区环境差,绿化美化不够、自行车棚少等涉及市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再加上相关部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违法建设屡拆屡建。虽说自2002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把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深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