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让您出行更便捷;800个老旧小区“换新颜”,让您居住环境大变样;新建口袋公园1000座,让您眼里有风景…… 2023年,这些真真切切地变化将影响沈阳人的生活。日前,《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已印发,本报挑选了其中的一些民生事项为您“打包”呈现,这份2023“民生清单”,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听民声、解民忧之举,既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诉求,也描绘出未来百姓生活改善的新蓝图、新愿景。
关键词 教育
教育是民生之基,更是民之所盼。根据《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沈阳市今年将坚持“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巩固拓展“双减”改革成果,全面创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新开办2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普惠学位5000个。组建30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联盟,综合改造40所乡村学校。进一步提升普通高中优质学位占比。
关键词 交通
交通运输与群众“衣食住行”中的“行”息息相关。今年,沈阳市将启动地铁9号线东延线、10号线南段工程,确保4号线、2号线南延线建成通车。同时,启动四环快速路提升工程。续建元江街、长青街等6条快速路。实施10条断头路贯通工程。
关键词 小区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今年,沈阳市将改造提升老旧小区800个,改造提升背街小巷309条。改造供水管网160公里,改造燃气管网100公里,改造供热管网50公里。实施20项街路更新工程。
关键词 停车
今年,沈阳市将缓解群众停车难题,新建公共停车场20处,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
关键词 公园
今年,沈阳市将打造北方特色公园城市,新建改造提升综合公园24座,新建口袋公园1000座。
关键词 文化惠民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设“百馆之城”,打造“书香沈阳”。加快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改扩建。推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提升改造。加快建设非遗博物馆、新乐遗址公园。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沈阳段)等文化地标群。
关键词 舒心就业
深入实施舒心就业工程,完善舒心就业平台展务功能,推进舒心就业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都市圈。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1.3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创业带头人2200人。
关键词 品质养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入实施“品质养老”工程。优化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城乡社区全覆盖。提升社区养老水平,确保社区服务配建设施100%达标。打造机构养老品牌,培育星级养老机构150家。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70%。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深化“出门就健身”体育惠民工程,加快冰雪运动设施建设,办好沈阳马拉松、国际赛艇公开赛、“和平杯”等品牌赛事。
关键词 医疗
推进国家肿瘤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城市。积极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刘宏伟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摄影记者 张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