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切入点:第一、明白主要研究什么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归结起来就是:老师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
课改八年重视师生关系的调整,忽视在新课程下教材内容的把握。1. 教什么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提高课堂的首先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把握教材并不是教师会做教科书上的题,懂知识,而是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学习本学科的课标,了解教材编者意图,整合相关知识。
(即将知识由点到线到面到体)把握教材的第三层次: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立方体。把握教材的第四层次:把我整个学段的知识从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高水平的教师要能随心所欲的驾驭教材。(不拿课本上课,知识体系清晰。)
A教材包括三个体系:知识体系(公式等知识)、能力体系(新教材编写意图)、价值体系(情感、道德观、人生观等)。这三个体系体现了课标的三维目标。
B怎样把握新课标的教材体系?(1) 说教材怎样说教材?把握本门学科学段体系(掌握学段体系,把握教材),通读教材。△ 画知识树,写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包括:a.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是什么(量、质的要求),教材是怎样落实课标的要求。
b.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编写的体系是什么,教材是怎样体现的。c.教材包括哪些知识?用什么的逻辑线索来展示?(要画出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并加以介绍)d.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整合起来?e.本套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三位体系可用一颗知识树表示,也可画三棵树:知识树、能力树、价值树,提倡老师创新)f.如果让我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我打算如何处理这套教材?我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什么呢?(2)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或一个单元。
(3)要让师生共同说教材例如:本册教材包括几个单元?每一单元有哪些课文?每一篇课文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我们应掌握的知识是什么?通过学习应具备的能力是什么?品德和认识有哪些提升?(引导学生研究教材,让学生学习课标,让学生根据课标来研究教材,画知识树,了解自己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目标性更清晰。)第二、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同课异构”指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上,便于比较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同课异构”首先要“求同”,然后才是“求异”。 “求同”就是共同的理解即依据课标、编者意图,达成教材的公共理解,在达到共同理解的前提下加入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教师根据公共理解和自己的想法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把握课堂,注重课堂容量和密度,使课堂高效。
课堂的高效才是课下的轻负。课堂大容量,高效率,课下无作业是做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写课例分析课例分析不是案例分析,是教学反思的载体和延续。课例分析包括:1.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即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哪些地方有欠缺?)2.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即我在教学过程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3.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你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怎么评价?)附件:1.修改前的教案(原始的)2.修改后的教案3.知识树(单元、本课知识树)一节课的评课标准:明目标(一节课是否有适度的、明确的、可操作的并告诉学生的学习目标?)自主学(教学内容是教师灌输还是先让学生独立自学和操作?)合作探(强调学生自学,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不会的是否通过讨论和相互帮助解决?)精点拨(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并退到最后一步?)整建构(教师是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脉络,有没有一开始就陷入细节之中?)找规律(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寻找、归纳教材的规律和方法?)善组织(课堂紧张有序,活而不乱。)巧环节(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恰当?)高效率(目标是否实现?)人人清(一节课所学知识学生是否每个都掌握,课堂上人人是否被关注?) 2009.1.7。
三个切入点:第一、明白主要研究什么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归结起来就是:老师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
课改八年重视师生关系的调整,忽视在新课程下教材内容的把握。1. 教什么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提高课堂的首先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把握教材并不是教师会做教科书上的题,懂知识,而是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学习本学科的课标,了解教材编者意图,整合相关知识。
(即将知识由点到线到面到体)把握教材的第三层次: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立方体。把握教材的第四层次:把我整个学段的知识从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高水平的教师要能随心所欲的驾驭教材。(不拿课本上课,知识体系清晰。)
A教材包括三个体系:知识体系(公式等知识)、能力体系(新教材编写意图)、价值体系(情感、道德观、人生观等)。这三个体系体现了课标的三维目标。
B怎样把握新课标的教材体系?(1) 说教材怎样说教材?把握本门学科学段体系(掌握学段体系,把握教材),通读教材。△ 画知识树,写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包括:a.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是什么(量、质的要求),教材是怎样落实课标的要求。
b.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编写的体系是什么,教材是怎样体现的。c.教材包括哪些知识?用什么的逻辑线索来展示?(要画出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并加以介绍)d.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整合起来?e.本套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三位体系可用一颗知识树表示,也可画三棵树:知识树、能力树、价值树,提倡老师创新)f.如果让我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我打算如何处理这套教材?我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什么呢?(2)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或一个单元。
(3)要让师生共同说教材例如:本册教材包括几个单元?每一单元有哪些课文?每一篇课文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我们应掌握的知识是什么?通过学习应具备的能力是什么?品德和认识有哪些提升?(引导学生研究教材,让学生学习课标,让学生根据课标来研究教材,画知识树,了解自己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目标性更清晰。)第二、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同课异构”指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上,便于比较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同课异构”首先要“求同”,然后才是“求异”。 “求同”就是共同的理解即依据课标、编者意图,达成教材的公共理解,在达到共同理解的前提下加入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教师根据公共理解和自己的想法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把握课堂,注重课堂容量和密度,使课堂高效。
课堂的高效才是课下的轻负。课堂大容量,高效率,课下无作业是做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写课例分析课例分析不是案例分析,是教学反思的载体和延续。课例分析包括:1.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即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哪些地方有欠缺?)2.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即我在教学过程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3.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你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怎么评价?)附件:1.修改前的教案(原始的)2.修改后的教案3.知识树(单元、本课知识树)一节课的评课标准:明目标(一节课是否有适度的、明确的、可操作的并告诉学生的学习目标?)自主学(教学内容是教师灌输还是先让学生独立自学和操作?)合作探(强调学生自学,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不会的是否通过讨论和相互帮助解决?)精点拨(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并退到最后一步?)整建构(教师是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脉络,有没有一开始就陷入细节之中?)找规律(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寻找、归纳教材的规律和方法?)善组织(课堂紧张有序,活而不乱。)巧环节(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恰当?)高效率(目标是否实现?)人人清(一节课所学知识学生是否每个都掌握,课堂上人人是否被关注?) 2009.1.7。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结合我校进一步推进、深化课程改革和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的实际需要,根据省教育学会和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要求,现就课题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我校已进行十多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礼,数学教学焕发着新的活力。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济文化的影响。
我校小学数学的教与学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小学数学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率较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
第三,学生在课堂上听的多,练的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展现思维与产生思维碰撞的机会较少,参与面狭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第四,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但没能被有效激活。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可见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学会创新,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确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彻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使所有学生能有效地学习,以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这正是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上具有研究价值的地方。我校作为湘西地区的窗口实验小学,也必将有力地推进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让湘西的孩子真正的沐浴素质教育。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应运而生,提出了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二维对立”——非好即坏的思维方式,开始重新审视教育史上对立的两派教育主张,在看到它们观点对立的一面的同时,更多的研究和发现它们相通、交融的一面。所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
反映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
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等模式。综上,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为我们的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和借鉴。
高效课堂是双向的行为,要达到高效,教师和学生各需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真正达到高效性。这是本课题研究意义之所在。
三、课题的界定高效课堂:指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教学策略:本课题是指从评价策略、导学案、班组文化建设、课堂模式4个方面开展实践研究,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四、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以学生为。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乐图数据
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为了积极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省时高效减负的目的,我镇特制定“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县教研室提倡的高效课堂为指导,积极改革教学突出改革教学的重点,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努力创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要质量。二、活动目标:排查课堂中的低效因素,解决课堂中的低效问题,使课堂教学高效、活泼,教师教的到位,学生学的轻松,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清晰,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课堂目标达成率高,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二、实施措施。。第一阶段:(9月上旬)组织讨论阶段。组织教研室人员,讨论高效课堂的含义,明确课堂高效的重要性,指导可行的的措施。第二阶段:(9月中旬)调研排查阶段。1、教研室人员走进各完小,深入课堂。一是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意识及教学设计和环节的落实寻找低效因素,二是从学生学习习惯上寻找抵消因素。2、查看教师教学过程的其他环节。如导学案修改的实用性,作业设计的针对性,辅导的目的性等,从这些方面发现影响课堂的抵消因素。3、调查各学校的教学管理,从学校的督查到学习教研活动的开展,从学校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到学校对老师的考勤等进行周密的了解,从中发现学校管理对高校课堂的影响。第三阶段:(9月下旬)分析研究阶段。1、汇总调研排查结果,归纳抵消因素,分析抵消因素形成原因。2针对低效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方案。第四阶段(9月下旬以后)问题
高效课堂总结 这学期一开始我校就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并给出了实施意见。
我们的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师大部分工作时间和学生的绝大部分学习时间,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还是沉闷压抑;是师生相互启迪,不断创新,彼此产生心理愉悦,还是枯燥乏味、简单重复、彼此厌倦,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师生的生活质量。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既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生命质量的提升。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学校内部的教育均衡发展,我校把2010年定为我校的“高效课堂建设年”,我们也为这一行动作出了努力展开了研究。我校开展“高校课堂建设年”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力争经过研究实现:改变课堂教学流程、改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追求课堂高效,让“先学后教、精讲精练、当堂反馈、单元过关”的教学思路深入人心,开花结果。
注重过程管理和常规环节的求实高效,培优辅差,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师有如下几点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就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量和度。
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课,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注意他们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以“人人会学”为宗旨。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改变单纯依赖课本的陈规陋习。
选择一些难易适度、形式活泼、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材料,同时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枯燥的形式,组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学生上讲台等教学形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配合默契、热烈和谐融洽、心理呼应,让课堂活而不空,实而不死,生机勃勃、趣意盎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展示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更主要的是胸怀与个性的袒露,思想与情感的交融,文化与智慧的流淌。
只有当教师博大的胸怀、真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的影响时,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使教学活动充满理性和激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内在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不断探索、研究的永恒课题。
首先确立正确的理念以确保活动的正确性。新课程倡导:“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
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高校课堂建设需强化一下几种认识:(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观1、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行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学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3、教学改革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以学科本为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4、教是为了学生指导学生学。(二)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三)新课程下的新型师生关系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四)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方式的促进者。
(五)新课程着力推进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制定工作规范首先,关于备课:功在课前,利在课上。
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放在课前的备课上。要对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材内容烂熟于心。
数学学科教师要在大量的做题中发现规律,将各类知识点的典型题型分门别类,运用自如。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学习为出发点,以“导学案”的形式来设计教学方案。
将导学案成为学生预习的路线图,学生自学的知道手册。体现希望学生如何学,学会什么。
学案要做到两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针对以上的方案我们制定了导学案的流程表: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自学提纲——检测练习——讨论更正——练习设计——布置作业——课后反思(在课后填写)关于上课:课堂教学是组织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
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目标的达成上,通过学生的个体自学、同伴交流、教师引领、互相促进,逐步达成目标。同时还有对培优辅差工作也做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我们也都一步步进行着。
还增加了单元过关的环节,种种细化让学生对学习目标更加的明确,努力的方向也更加的明朗化。 教学反思与调整:课堂教学完成后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小记或教后感,是否根据自己的反思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否具有一定的承继性,是否能够不断在反思与发展中向前发展。
在学期中还进行了学科带头人进行公开讲课,我们新教师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改变自己,使我们能尽快。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时代发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湖北省从2009年秋在普通高中实行了课程改革。这次新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是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荆州市北门中学为了推进课改的顺利进行,于2009年9月在全校实施了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地探索。历史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它作为人类对以往时间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价值理性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
历史课堂承载着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任。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学生的课堂精力流失率,荆州市北门中学历史课题组把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子课题“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与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共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起始研究阶段(2010年2月—7月);第二阶段:过程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2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1月----6月),历时两年多时间.。
针对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从微观入手,研究了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对象”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度”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点”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境”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情”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其中有7篇论文即《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对象”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度”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点”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境”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情”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的研究》《浅谈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两篇教学案例荣获荆州市2011年案例评比一等奖。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建立了具有荆州市北门中学课堂特色的“三步六问法”模式。该模式的推行,提高了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好评,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及专家的肯定。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历史是一座桥梁,架起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昨天和今天。
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从事的是一门富有社会价值的学科。从社会整体看,学史以‘通古今之变’,有助于人们认识世界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
从个人方面看,读史有助于培养‘真善美’的思想品德和情操,而个人的进步正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从个人的发展还是从社会的进步看,学好历史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却普遍缺乏兴趣。具体体现在:1、教学理念滞后;2、教学方法单一;3、学习激情不足;4、学习效率低下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制定了:(一)研究的目的:探索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最优化。(二)研究内容:1.研究有效教学提问的根本性变革; 2.研究有效教学的层次与结构; 3.研究有效教学的真实有效性; 4. 研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三)研究方法:学习其他学校教学模式,在综合自己学校教学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适合本校教学的教学模式。
(四)本课题研究计划(含研究步骤、阶段进展目标)第一阶段:起始研究阶段(2010年2月—7月)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制,明确任务目标,开展前期研究。主要工作是:成立本校历史学科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状况调查,观察课堂教学实况,研讨课堂教学案例,积累资料;课题组成员集中研修、培训。
第二阶段:过程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2年6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本项目研究的目标开展研究,细化研究过程,逐步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主要工作包括:项目组分析处理调查资料,形成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报告;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调查与课堂观察,组织有效教学研讨、交流和展示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7-12月)。本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对本项目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推出课题研究成果。
主要工作包括:总结、梳理、上报历史课堂学习方式变革和学习效益研究成果;撰写子。
教师研修总结(一):从事教育工作的我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三年级组认真开展高效备课,高效课堂教学、高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一节课之后,会与同组的老师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2、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的备课;反思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与主动性。
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由整理]1、用心参与校本及研训中心研修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指导,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潜力。
三、研修资料丰富多彩1、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我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用心进取,勇于创新,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我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的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学习。
课堂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到达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
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教育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教师研修总结(二):本学期我努力工作,为了使自己在研修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潜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二、不断加强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潜力。、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潜力。
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用心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潜力。用心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忙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齐备课,一齐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潜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勤思考,多动笔每周坚持写教学心得;能够是备课心得,也能够是教学体会,能够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能够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
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武汉开发区一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践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教育理念,深化“服务学生、研究学生、订单式培养、差异化成功”的教学目标,落实“围绕目标、精设巧导、以情激趣、学练议讲、堂事堂清”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
二、主题词:紧张、有序、高效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付国屏 成员:骆立先 陈策 刘善培 姜标军 魏宝玉 各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四、活动内容:第一阶段:听课检测效果实施: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负责、年级配合、备课组长主持。过程:听完每位老师课后,教研组长会同备课组长出题测试。
内容:教师当堂所教的内容,学生做过的作业。测试时间:中午或下午托管时间,时长20分钟。
监考员:班级当时值班教师阅卷记分:备课组长分析总结:教研组长 推出标准课第二阶段:推出标准课 实施: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年级负责 过程:每学科、每年级分别推出重点班和平行班老师各一位; 全校性听课、评课; 教研组长总结,确定模式。 第三阶段:全校总结表彰。
一、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力度。
一是深入学习,转变观念。《沙洋县教育局关于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是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要通过不断深入学习文件精神,落实文件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全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促进全县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均衡发展,形成控辍保学,乐学乐教,高效减负和内涵发展的良性机制。 二是肯定成绩,巩固成果。
活动实施半年来,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阶段性成效,初显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已被绝大多数教师接受,认识水平得到了提升,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正在形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正在建立,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学习等方式和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习评价体现结果与过程并重。
三是正视问题,反思不足。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比较模糊。
在“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上认识不清,方向不明;二是课堂教学改革缺乏主动性,部分学校存在等待观望情绪,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不适应,存在着“课改”理念体现不明显,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三是校本教研对“课改”的服务功能发挥的不够充分,教研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深刻性;四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重形式,缺深度。 二、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措施。
(一)构建模式,优化教学。 本学期,各学校要着力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构其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
课堂教学新模式必须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主题思想,即在教师启发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依靠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去开展学习上的独立钻研,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是优化教学方法。
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的“少教多学,精讲多练”课堂教学改革最根本原则,科学安排学、讲与练的时间,规范落实课堂教学三个“三分之一”要求,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着力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三是形式灵活多样。
围绕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组织立标学标,观摩交流。通过部分教师“试水”课、全体教师公开课、课堂教学改革开放交流月等活动,集中展示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成果。
四是突出校本特色。要立足本校实际,将改革工作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课改模式。
(二)加强管理,评价推动。 各学校要把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拓工作新思路,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用科学的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教师要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教师课堂评价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提倡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行动策略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评价。 二是学校要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变革。
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变为评学生参与度;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由评课堂的活跃度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变为评学生练习;由评教师的基本功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养。 三是制定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要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要有利于改革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因材施教,关注差异;要有利于倡导学与思结合,动手与动脑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各学校可参照《沙洋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见附件),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三)典型引领,活动促进。 一是搭建教研平台。
利用“联片教研”和“主题系列教研”平台,根据实际需要有重点的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学科培训提高”活动。根据学校课堂教学出现的共性问题,组织教研员、优秀教师到学校巡回举办讲座和上示范课,带动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水平整体提高。
二是开展“教学大比武”。通过自下而上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大比武”活动,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给出A、B等级性评价。
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普及和深化,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浓厚课改氛围,不断增强课改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是举办高效课堂展示观摩活动。
根据课堂教学改革“分层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工作策略,通过建窗口,树样板,创示范,以此展示部分课改先。
上一篇:儿童诗歌简短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