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从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中国发展蔓延,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可以说是迅速地发展蔓延,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电信诈骗起源于台湾,又称为是“台湾式诈骗”,自2000年起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盛行,近年逐渐蔓延至中国大陆。
随着犯罪手法的不断传播,内地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也仿效其手段进行犯罪。除了福建以外,湖南、湖北、广东、海南、河北个别市县的一些不法分子也加入了诈骗队伍。
2009年以来,中国一些地区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此类犯罪在原有作案手法的基础上手段翻新,作案者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电话等技术,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经济犯罪,以没收受害人所有银行存款进行恫吓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
仅2008年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这四个省市因电信诈骗犯罪市民损失近6亿元。 犯罪特点 一是犯罪活动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很迅速。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损失的面也很广。 二是电信诈骗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一开始群发短信,发展到英特网上的任意显号软件、显号电台等等,成了一种高智慧型的诈骗。
骗术也在不断花样翻新,翻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三是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
犯罪团伙一般采取远程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团伙内部组织很严密,他们采取企业化的运作,分工很细,有专人负责购买手机,有的专门负责开银行帐户,有的负责拨打电话,有的负责转账。分工很细,下一道工序不知道上一道工序的情况。
这也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是跨国跨境犯罪比较突出。
有的不法分子在境内发布虚假信息骗境外的人,也有的常在境外发布短信到国内骗中国老百姓。还有境内外勾结连锁作案,隐蔽性很强,打击难度也很大。
侵害群体 电信诈骗侵害的群体具有很广泛的特点,而且是非特定的,采取漫天撒网,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向某一个号段或者某一个地区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受害者包括社会各个阶层,既有普通民众也有企业老板、公务员、学校老师,各行各业都有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波及面很宽、社会影响很恶劣。根据做的调查来看女性占70%以上,年龄上看中老年人超过70%,因此中老年人妇女要特别引起警惕。
打击瓶颈 很多人很困惑的问题。骗子都留了电话、留了账号抓起来不就完了吗,其实远远不像一般善良的人们想象得这么简单。
因为电信诈骗和传统犯罪有很大的区别,不像普通的盗窃、抢劫、杀人有犯罪现场,有痕迹物证,有刀、有枪或者有现场存在着蛛丝马迹和线索,而电信诈骗是远程的、非接触式的,你被骗了都没见过骗子长什么模样。留给公安机关的确实有诈骗电话和涉案账户,但是这些电话和账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全是假的,没一个真的。
这些手机号码都是无记名的。显示的座机号码大部分也都是网络虚拟电话,按说打电话应该有一个显示主叫号码,但是这种一号通和400电话都还有其他捆绑的号码,甚至还有一些任意显号软件可以显示出虚假的电话号码来,有的时候甚至可以显示出银行的电话、公安局的电话,实际上是虚假的,是由犯罪分子手动设置上的,它既能蒙骗受害者又能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
有的甚至通过境内、境外的服务商、服务器来层层转接。 银行账号和银行卡也是不法分子花钱用他人的账号批量使用。
有的犯罪分子甚至可以搜集几百个账号专门卖给诈骗集团的,到时候花几十块钱买一个民工的身份证,一开开一、两百个银行卡。公安机关一追查是一个民工的身份证。
另外,犯罪分子设立了多级账户,通过银行快速层层转账,最后再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ATM机上提现。 经常碰到有的时候犯罪分子诈骗两、三百万块钱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转移到各地,很快就被人取走了。
因此,公安机关侦办一起这样的案件需要投入大量的警力、经费,要派出很多的专案组,满世界跑,到处拿着法律手续找银行、找通信部门查电话、查账号。哪个环节出了一点差错都会影响侦查工作。
可以说破这种案件远远不是一般的业余人士和不了解的人所想象得那么简单。实际上工作非常繁琐,要投入很多的力量才能破获这样的案件。
防骗意识 公安机关破获的无数诈骗案件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诈骗犯无论花言巧语,无论手法如何翻新,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就是犯罪分子都要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和账号,无论骗术是什么最后都会落到这一点上,因为他就是要钱嘛。所以在此我也要提醒广大网友、广大群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千万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如果你有疑问的话,你。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采取远程、非接触的方式,通过虚构事实诱使受害人往指定的账号打款或转账,骗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
尽管公安机关开展了持续不断地打击,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快速发展蔓延,形势严峻,危害突出。电信诈骗团伙中,有专门成员负责编写诈骗剧本,紧跟社会热点,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精心设计、编制骗术,其犯罪类型多,手段变化快。
为有效开展预防打击工作,公安机关整理归纳出48种常见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
电信诈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诈骗不是每个人都遇到过,但是在校园生活中我们大学生经常碰到电信诈骗的情况。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以下情况:骗子冒充朋友跟事主借钱,有短信黄成娱乐节目节目中奖了,让事主转账缴税,骗子冒充外地的公检法让事主转账等等。这些都是电信诈骗的案例。大学生受骗上当主要有以下原因: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贪图虚荣、遇事不够理智,有求于人、交友行事轻率,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
因此大学生要做好对校园诈骗的预防就必须做到: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高校,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加强沟通、互相帮助,以避免一些伤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电信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电信等媒介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打击和防范诈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而言,要学习一定的防范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
【简介】: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和法治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谨慎防范和努力,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止上当受骗.
高校校园内发生的各类诈骗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作案手段:
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
4、借贷为名,骗钱为实.
5、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
6、招聘为名,设置骗局,诈骗分子利用学生急于打工赚钱的心理,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7、骗取信任,寻机作案.
遇到电信诈骗后,应该立即采用如下方式解决:
第一,收集被诈骗的证据,然后去当地公安局报警处理
第二,协助公安局去银行冻结对方银行卡,防止对方转移该笔财产
第三,如果公安不予立案的话,可以直接去法院申请诉请财产保全,冻结该银行开内容的存款,然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
第四,因为网络诈骗维权难,所以建议尽快采取法律行动,避免损失的不可挽回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更多详情,请您登录(安徽)电信网上营业厅查看,祝生活愉快!
1、不可轻易回复。收到短信和陌生电话时,要多注意短信和电话的来源,不要轻易盲目回电话或回短信,要认真核实清楚,确认是可靠的人再回复,防止回拨或回信息以后造成财产损失。
2、不要贪小便宜。要多修身养性,做事情不要总讲究利益,唯利是图就比较容易上当受骗,千万不要抱有占小便宜、贪财、投机、不劳而获等侥幸的心理。
3、正规渠道核实。不要按照对方给定的电话核实信息,如果对对方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短信存在疑问,有必要进行核实,但是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核实,自己查询咨询电话、问事电话,打过去比较可靠。
4、不转账不汇款。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时刻警惕自己财产的安全性,千万不要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就按照陌生人的要求在银行提款机上面进行汇款、转账等操作,更不要使用英文界面进行操作。
5、严守个人信息。在任何情况下,坚决不要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更不要将银行卡号和密码等告诉他人,因为银行工作人员绝对不会像客户口头索要账号和密码的,凡是索取账号密码,必定是骗子无疑。
6、提高防骗能力。要多学习信息化知识,多关注媒体的一些关于诈骗的报道,还有要多了解公安机关对于诈骗的最近案情通报,多了解更多的骗术,提高防骗能力。如果遇到电话、短信诈骗的情况,及时向银行等有关部门反应,并立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