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隔海与西班牙、法国相望。
面积2 3 8 1 7 4 1 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1 2 0 0 千米 3380万(2006年)。
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约占总人口20%)。少数民族有姆扎布族和图阿雷格族。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
阿尔及尔(Alger),人口256万(2004年)。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贸的中心;最大港口,有炼油、石化、机械、水泥、纺织、酿酒、制革等工业部门。
阿尔及尔是地中海的交通要冲。公元10世纪前叶建为港口。
17世纪时城市日渐繁荣。1830年后成为法属北非殖民地军事、政治中心。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后以此为都。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一/5,为世界第二大洲,仅次于亚洲。
因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有三/四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所以,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故称为“阿非利加”,简称非洲。 “阿非利加”是希腊文阳光灼热的意思。
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一/三,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非洲东部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当然,除了沙漠,非洲也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非洲有一/三的居民属于黑种人,其余属白种人和黄种人。 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宏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二漆世纪前后古埃及人的杰作;它们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丰碑。 政区与国家 非洲目前有5陆个国家和地区。
在地理上,习惯将非洲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
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西非通常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
中部非洲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部非洲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圣赫勒拿等。
经济 黄金、金刚石、铁、锰、磷灰石、铝土矿、铜、铀、锡、石油等的产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轻工业以农畜产品加工、纺织为主要。
木材工业有一定的基础,制材厂较多。重工业有冶金、机械、金属加工、化学和水泥、大理石采制、金刚石琢磨、橡胶制品等部门。
农业在非洲国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非洲的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麦、稻、玉米、小米、高粱、马铃薯等,还有特产木薯、大蕉、椰枣、薯芋、食用芭蕉等。
非洲的经济作物,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棉花、剑麻、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烟叶、天然橡胶、丁香等的产量都很高。乳香、没药、卡里特果、柯拉、阿尔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
畜牧业发展较快,牲畜头数多,但畜产品商品率低,经营粗放落后。渔业资源丰富,但渔业生产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近年来淡水渔业发展较快。
非洲是世界交通运输业比较落后的一个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大多数交通线路从沿海港口伸向内地,彼此互相孤立。
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另有铁路、海运等方式。南非共和国、马格里布等地区是非洲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的地区。
撒哈拉、卡拉哈迪等地区则是没有现代交通运输线路的空白区。目前非洲有公路约一三0多万千米,铁路约漆吧000千米。
内河通航里程约5二000千米。海运业占重要地位。
航空业发展较快。 自然地理 海岸线大陆海岸线全长三0500千米。
海岸比较平直,缺少海湾与半岛。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岛屿数量最少的一个洲。
除马达加斯加岛(世界第四大岛)外,其余多为小岛。岛屿总面积约陆二万平方千米,占全洲总面积不到三%。
非洲大陆北宽南窄,呈不等边三角形状。南北最长约吧000千米,东西最宽约漆 500千米。
非洲为一高原大陆,地势比较平坦,明显的山脉仅限于南北两端。全洲平均海拔漆50米。
海拔500 一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陆0%以上。海拔二 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约占全洲面积5%。
海拔二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地势大致以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刚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一线为界,东南半部较高,西北半部较低。
东南半部被称为高非洲,海拔多在一000米以上,有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在二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称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罗河上游盆地、刚果盆地(面积约500万千米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和乍得盆地等。
非洲较高大的山脉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带,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脉;东部有肯尼亚山和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5 吧95米,为非洲最高峰。
东非大裂谷:为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分布着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达5000米以上。东非大裂谷带也是非洲地震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
裂谷带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经红海至死海北部,长约陆四00千米;裂谷带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
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语:???????? al-Jazā?ir,法语:Algérie),全称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是非洲北部马格里布的一个国家,阿尔及利亚的陆地面积居非洲国家之冠、地中海国家之冠和阿拉伯国家之冠,居全球第10位。
北部濒临地中海,东邻利比亚、突尼斯,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部和摩洛哥相连。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名来自城市名、首都阿尔及尔,阿拉伯语含义是“群岛”,指的是以前该市海湾处的四个岛屿,1525年之后这四个岛逐渐和大陆连成一体了。
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政党是“民族解放阵线”,政权一直由其掌握。但是许多阿尔及利亚人并不感到满意,他们抵抗民族解放阵线的中央集权统治。
“伊斯兰救世阵线”在1991年12月在第一轮投票中获胜,但是遭到了军方干涉,并且延期第二轮选举,以防止出现一个由极端主义者领导的强权政府。阿尔及利亚内战随之爆发,直至2002年结束。
阿尔及利亚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四位,仅次于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石油与天然气是阿国民经济的支柱。
阿尔及利亚天然气储量为全世界第五,是全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石油储量为全世界第十四。
[1] 中文名称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1] 英文名称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简 称阿尔及利亚所属洲非洲首 都阿尔及尔[1] 主要城市安纳巴、奥兰等国庆日11月1日[1] 国 歌《誓言》(《Kassaman》)国家代码DZA官方语言阿拉伯语[1] 货 币阿尔及利亚第纳尔时 区UTC+1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国家领袖总统: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总理:艾哈迈德·奥亚希亚人口数量4061万(2016年)[2] 人口密度17人/平方公里(2016年)[1]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柏柏尔人主要宗教伊斯兰教国土面积2,381,741平方公里GDP总计1560.80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2] 人均GDP3844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国际电话区号+213国际域名缩写DZ道路通行靠右驾驶气 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非洲现有53个独立国家,北部非洲7国,撒哈拉以南非洲46国。
面积为3029万平方公里(包括近海岛屿),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其中黑非洲面积为2070万平方公里。
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南隔厄加勒斯海盆同南极洲相对,北凭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以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为界毗邻亚洲。赤道横贯大陆中腰。
南北全长8100公里,南起南非的厄加勒斯角,北抵突尼斯境内的本塞卡角;东西全长7500公里,东自索马里的哈丰角,西至塞内加尔的佛得角。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沙漠面积约占非洲大陆面积的40%,撒哈拉沙漠为世界之最,面积945万平方公里。
地处热带。95%以上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摄氏20度以上,只有南北两端和局部山区的年平均温度低于摄氏20度。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
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 1 度2 4 分,北纬1 0 度2 7 分),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 0 度0 2 分,南纬1 4 度5 1 分),西至佛得角(西经1 7 度3 3 分、北纬3 4 度4 5 分),北部至吉兰角(东经9 度5 0 分、北纬3 7 度2 1 分)。
面积3 0 2 0 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 0 . 2 %,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居民:7 2 3 0 0 万(1 9 9 4 年中),约占世界总人口1 2 .8 %。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2 6 %。
人口分布以尼罗河中下游河谷、西北非沿海、儿内亚湾北部沿岸、东非高原和沿海、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南非的东南部比较密集,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还下到一人,是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居民主要分属于黑种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和白种人(欧罗巴人种)。
根据语言近似的程度,非洲的语言属下列基本语系:苏丹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人口3 2 %,肤色黝黑,分布在撒哈拉以南,赤道以北。埃塞俄比亚以西至大西洋沿岸的地带。
班图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人口3 0 %,肤色浅黑,分布在赤道以南地区,闪米特-含来特语系,属此语系的阿拉伯人占全洲人口2 1 %,占世界阿拉伯人总数的6 6 %,主要分布在北非各国。此外还有少数黄种人,如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业语系的马达加斯加人。
欧洲白种人仅占全洲人口的2 %,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地区。非洲居民多信原始宗教、伊斯兰教,少数信天主教和基督教。
自然环境:非洲沿海岛屿不多,大多面积很小,岛屿的面积只占全洲面积的2 %。大陆北宽南窄,像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海岸平直,少海湾和半岛。
全境为一高原型大陆,平均海拔7 5 0 米。大致以刚果河(扎伊尔称扎伊尔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为界,东南半部多海拔1 0 0 0 米以上的高原,称高非洲;西北半部大多在海拔5 0 0 米以下,称低非洲。
非洲较高大的山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带: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脉,东部有肯尼亚山和乞力马扎罗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5 8 9 5 米,为非洲最高峰。
非洲东部的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南起希雷河口,北至西亚的死海北部, 长约6 4 0 0 千米。裂谷中有不少狭长的湖泊,水深岸陡,埃塞俄比亚高原东侧的阿萨勒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 5 3 米,是非洲大陆的最低点,非洲的大河流受到地质构造和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水系较复杂,多急流、瀑布,按长度依次为尼罗河(全长6 6 7 1 千米,世界最长河)、刚果河(扎伊尔称扎伊尔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乌班吉河、开赛河、奥兰治河等。
湖泊多分布在东非裂谷带。按面积大小依次为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乍得湖等。
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地区的面积广大,有“热带大陆”之称。境内降水较少,仅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一带年平均降水量在1 5 0 0 毫米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5 0 0 毫米以下的地区占全洲面积5 0 %。
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一带属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沿岸一带夏热干燥,冬暖多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高原西部雨量极少,属热带沙漠气候。其它广大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多属热带草原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非洲的气候极大地受其横跨赤道两侧的位置影响。
南北热带区的气温全年多半时间都很高,但是山地的高度和沿岸带的海洋潮流影响都可使高温有所缓解,例如,凉爽的本吉拉洋流(西南)和温暖的莫三比克洋流(东南)。 全洲分为8个气候区。
它们是︰热沙漠区、半乾旱区、热带乾湿季区、赤道区(热带潮湿区)、地中海区、副热带湿润海洋区、暖温带高原区和山区。自然资源:非洲矿物资源丰富,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储量大。
目前已知的石油、铜、金、金刚石、铝土矿、磷酸盐、铌和钴的储量在世界上均占有很大比重。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非和大西洋沿岸各国,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尼日利亚是非洲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
估计占世界总储量1 2 %左右。铜主要分布在赞比亚与扎伊尔的沙巴区。
非洲南部的黄金和金刚石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首位。金主要分布在南非、加纳、津巴布韦和扎伊尔,金刚石主要分布在扎伊尔、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纳来比亚等地。
此外还有锰、锑、铬、钒、铀、铂、鲤、铁、锡、石棉等。森林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2 1 %。
经济概况:非洲各国的经济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控制。许多国家独立后,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采取了有利于本国经济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正在改变过去殖民统治所造成的“单一经济”状态。全洲农业人口约占全洲总人口的2 /3 ,许多经济作物的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咖啡、花生各占世界总产量2 5 %左右,可可、丁香、棕榈油、棕榈仁的产量分别占5 0 -8 0 %,还有棉花、剑麻等。
工业大部分为农畜产品加工。重工业较发达的有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等。
非洲主要。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2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10.325亿)。
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
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自1415年西班牙占领休达,欧洲列强开始进行对非洲殖民统治,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达到巅峰,约有95%非洲领土遭到列强瓜分,资源长期遭到掠夺。1847年后殖民地陆续独立,而非洲独立年(1960年)则象征非洲脱离列强统治,非洲殖民时代结束。
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从前西方殖民主义,独立后腐败政权,教育、人民自律的不力,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
通常所说非洲人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尼格罗人种非洲居民,即非洲黑人。
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南北线长约2000千米,东西最宽约1800千米,海岸线长约1200公里。
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语:???????? al-Jazā?ir,法语:Algérie),全称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是非洲北部马格里布的一个国家。阿尔及利亚的国土面积居非洲各国、地中海各国和阿拉伯国家之冠,排全球第10位。
公元前3世纪建立柏柏尔王国。公元前146年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702年被阿拉伯人征服。16世纪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国势力先后入侵,1830年法国侵占阿尔及尔,1905年占领全境。1958年9月19日,共和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1962年7月3日宣告独立。
扩展资料:
阿尔及利亚的地理环境:
1、地貌地貌
阿尔及利亚全境大致以东西向的泰勒阿特拉斯山脉、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为界。泰勒阿特拉斯山脉以北为地中海岸的滨海平原;两山脉之间为高原地区;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以南属撒哈拉大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85%。
2、气候特征
阿尔及利亚国土的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湿度为80%;夏季炎热干燥,湿度为60%。年降水量在400~1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温度17℃。4、5、6、9、10月气候温和宜人。1月最低温度不低于5℃,7、8月最高气温可超过30℃。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全国被划分为48个省:
1. 阿德拉尔省
2. 谢里夫省
3. 瓦尔格拉省
4. 乌姆布瓦吉省
5. 巴特纳省
6. 贝贾亚省
7. 比斯克拉省
8. 贝沙尔省
9. 卜利达省
10. 布维拉省
11. 塔曼拉塞特省
12. 泰贝萨省
13. 特莱姆森省
14. 提亚雷特省
15. 提济乌祖省
16. 阿尔及尔省
17. 杰勒法省
18. 吉杰尔省
19. 塞提夫省
20. 赛伊达省
21. 斯基克达省
22. 西迪贝勒阿巴斯省
23. 安纳巴省
24. 盖勒马省
25. 君士坦丁省
26. 麦迪亚省
27. 穆斯塔加奈姆省
28. 姆西拉省
29. 穆阿斯凯尔省
30. 瓦尔格拉省
31. 奥兰省
32. 巴亚斯省
33. 伊利济省
34. 布阿拉里季堡省
35. 布米尔达斯省
36. 塔里夫省
37. 廷杜夫省
38. 提塞姆西勒特省
39. 瓦迪省
40. 汉舍莱省
41. 苏格艾赫拉斯省
42. 提帕萨省
43. 米拉省
44. 艾因迪夫拉省
45. 纳马省
46. 艾因泰穆尚特省
47. 盖尔达耶省
48. 埃利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