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成长,青春绽放板报(喜迎新年,筑梦前行)
admin
2022-12-29 21:06:34
0

  1月1日拍摄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北京主会场。活动采取天地连线、多地协同形式进行,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全程现场直播。航天专家和在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员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子展开互动交流。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1月8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手控遥操作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航天员通过手控遥操作方式控制货运飞船。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

  1月31日正值除夕,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遥远的太空专门发来视频,向祖国和人民送上祝福。这是拿着春联的指令长翟志刚送上祝福(视频截图)。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中)、王亚平(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时旭琛 摄)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左至右)安全顺利出舱(拼版照片)。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

  5月7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组合体在垂直转运。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杨志远 摄)

  5月10日凌晨1时56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腾空而起,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2时23分,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也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四次远征。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陈冬(中)、刘洋(右)、蔡旭哲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7月18日,问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在转运途中。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屠海超 摄)

  7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中)、刘洋(右)、蔡旭哲进入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7月25日10时03分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

  9月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左)结束出舱任务正在返回的画面。9月2日0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陈冬、刘洋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李杰 摄)

  9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上)、陈冬(下)同时在舱外操作的画面。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当日13时35分,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

  10月12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地面主课堂,学生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整舱吊装(资料照片)。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

  1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的画面。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按计划,后续将开展空间站组合体基本功能测试和评估。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孙丰晓 摄)

  11月12日10时03分,搭载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船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慢门拍摄)。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11月1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示意图。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2日12时10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采取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货运飞船来访。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孙丰晓 摄)

  11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出舱的画面。11月17日16时50分,经过约5.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已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孙丰晓 摄)

  11月21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11月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费俊龙(中)、邓清明(右)、张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11月29日20时1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航天员费俊龙(右)、邓清明(中)、张陆在出征仪式上。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11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太空合影的画面。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

  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航天员陈冬(中)、刘洋(右)、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拼版照片)。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

  这是水稻在问天舱生命生态实验柜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完成“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不同发育阶段的代表性图片,图像上的数字表示注入营养液启动实验后的天数。随着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平安归来,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也一起搭乘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

  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若干不同构型(拼版照片)。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发(刘博洋 摄)

  11月8日,观众在广东珠海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参观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手机全景照片)。

  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3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同一粒种子,实现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交接一棒的接力赛。

  2022年的筑梦之旅,精彩纷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全面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太空浩瀚,征程漫漫,中国航天人奋楫星海的脚步从未停滞。正如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线上线下融合 理论实践结合 长... 转自: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4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曼斯)今天,“青春华章·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
昨夜多地惊现火流星!“瞬间天都... 4月3日晚江浙沪多地网友表示目击到了夜空中出现的火流星据悉当晚19:55至20:00间一颗亮度极高的...
争当发展“小老虎” 绘就镇域“... 转自:荆州发布开栏语2022年以来,我市对镇域经济进行提级考核,围绕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
真我GT7用上7000mAh电... 真我品牌正式官宣,真我GT7将于本月发布,成为首批搭载联发科天玑9400+旗舰芯片的机型之一,引发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坚决反对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4月4日消息,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部分零部...
“靠谱儿”老凌的“四板斧” 展智健  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新航科技平滤制造一厂滤芯车间,副段长凌超的名字总是和“靠谱儿”连在一起。...
3万多名老人被骗超10亿 起底...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治百病的“特效保健酒”您听过吗?推销者称喝了这种酒,可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
支部建在项目上   时值农历新年前夕,外场试飞基地直升机机库外寒风凛冽。随着保管员小王手中的大铁锁“嘎嘣”落定,中国...
乘古船览水岸美景   本报讯(记者孟紫薇)随着春日暖阳洒向波光粼粼的河面,昨天,潮白河游船2025年度开航仪式在漕运码...
摩托罗拉 Razr 60 Ul... IT之家 4 月 4 日消息,消息源 Evan Blass(@evleaks)昨日(4 月 3 日)...
中国航发部署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连日来,贯彻...
解决国际卒中治疗公认难题!浙大... 转自:上观新闻北京时间2025年4月3日,全球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线题为“Al...
这只狼掀起了这场血肉之搏   ▌王族 著  一头牦牛和一只狼,展开最后的对决。在这一刻,对方的死,等于自己的活,所以它们都想把...
全国铁路清明小长假首日预计发送... 转自:草原云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4月4日,清明节假期第一天,铁路中短途客流增长,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
护照“集章打卡” 出入境或受阻 一名外籍游客在四川旅游时,将大熊猫印章盖到护照上。中国籍旅客出境旅游将多枚旅行纪念章盖在护照上。  ...
这208个名字,看得心痛 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08名民警因公牺牲他们在打...
重建“美”的摆渡人   ▌夏安  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成立,开始征集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谱,到开国大典的时候,...
资助300万名产业工人圆求学梦   本报讯(记者骆倩雯)日前,产业工人求学圆梦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
养老机器人有了国际标准,如何助...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2月底发布。在提升养老机器人精细化功能方面,这项...
穿越黑龙江·冬——百年老街韵味... 当直升机螺旋桨划破松花江上空一场穿越时空的俯瞰之旅在云端展开镜头下哈尔滨中央大街如一条鎏金缎带徐徐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