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本目录由王娟 剡小惠老师整理推荐)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推荐书目(50本):(中国部分20本)1、小布头奇遇记 孙幼军(这是孙幼军的处女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长篇童话,它影响了一代儿童。
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提名的作品。)2、小猪唏哩呼噜 孙幼军(小猪唏哩呼噜有傻孩子傻福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机智,更可贵的是,他善良、勇敢、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傻得执着,傻得可爱。)
3、树叶船 张俊以4、吹泡泡 张俊以(这两本优美的儿歌和小诗,让我们体会到很多纯真的乐趣。)5、调皮的日子 秦文君(《调皮的日子》和它的续集《年糕包子兄弟和紫苜蓿农场》说的是朱多星和表弟小沙这两个捣蛋鬼的故事。)
6、窦蔻流浪记 窦蔻(这是6岁半的窦蔻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小读者可以从中体会一下同龄人的很多类似的想法和情感。)
7、365夜知识童话 鲁克(每天一个童话,每天学到知识。)8、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郑渊洁9、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 梅子涵(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就生活在你们中间呢,赶紧去书中找找自己和你的朋友吧。)
10、、笨笨猪 杨红樱 著(憨态可掬的小猪会笨到什么样子呢?)11、泡泡儿去旅行(小布老虎丛书 薛涛 著(多么神气的旅行啊,但有点替泡泡担心哟。)12、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周锐 著(周锐的童话永远有与众不同的精妙。)
13、小布头丛书—小布头新奇遇记 孙幼军 著(新奇遇从上次奇遇的“后来呢?”继续开始。小布头几经辗转,成为了男孩子朵朵的知心伙伴,他甚至坐飞机去了美国,陪伴朵朵度过了一个不那么平静却也很温馨的幼年时光。)
14、我不是坏小孩(全3册)叶姝 著(插图本。来看看好小孩是什么样子的吧。)
15、小香咕系列 秦文君(包括《小香咕和她的表姐表妹》、《小香咕和男孩毒蛇生日会》等。)16、李拉尔故事系列 梅子涵(包括《爸爸小时候什么样子》、《大人都是猫咪》、《我也会当爸爸》等。)
17、最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包括《牛郎织女》《白蛇传》《宝莲灯》等,从多种角度折射了中华文明的辉煌。)18、《史记》注音本(1-4)19、《三毛流浪记》(全集)张乐平(小三毛带着自己的三根头发过着和现在的孩子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20、《中华歌谣100首》金波 李众选编(众多民谣的精选,读了会喜欢上它。)(外国部分30本)21、格林童话 (德国)格林兄弟(这里面有看了就忘不了的神奇故事。
格林兄弟是讲故事的高手呢。)22、安徒生童话 (丹麦)安徒生(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作家,去问问你的父母。
安徒生童话一直是很多人童年的朋友,甚至长大后依然不愿意放下它呢。)23、万花筒 (英国)依列娜?法吉恩(这是一本非常优美的童话集。
去看一看,为什么叫这样变化多端的名字呢。)24、豪夫童话 (德国) 豪夫(豪夫具有把故事描述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非凡才能。)
25、爱丽斯漫游奇境 (英国)卡罗尔(爱丽斯像一头十分可爱的温柔的小鹿,活泼真实。童话在微笑中表现机智和幽默。)
26、狐狸列娜的故事 (法国) 阿希季诺夫人(在拟人的世界里,狡诈机智的狐狸列拉非常有个性。)27、《小熊温尼?普》(英国)米尔恩(看看这头聪明的小傻熊怎样历险的吧。)
28、彼得?潘 (英国)詹姆斯贝洛著(彼得?潘,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一个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可爱的小男孩。因为害怕长大,他在出生的第一天,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就有了后来很多的故事。)
29、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挪威)(埃格钠)(一个就趣的地方住着三个有趣的强盗,经过许多有趣的事情,有了一个有趣的结尾。)30、鹅妈妈的故事 ( 法国)贝洛(《小红帽》是这个作家的最经典作品,其他的也一样生动有趣。)
31、洋葱头历险记 (意大利) 罗大里(洋葱头的爸爸老洋葱头因无意中踩了柠檬王一脚被关进监狱,洋葱头探监时,老洋葱头告诉他监狱里关的都是正直的人,而强盗、杀人犯却在柠檬王的宫中养着。洋葱头决心救出监狱里的人。
这大营救非常惊险呢。)32、窗边的小豆豆 (日本)黑柳彻子(一个生性好奇、好动、活泼的小姑娘,被强令退学后,在一所特殊的学校里成长的故事。)
33、淘气包埃米尔 (瑞典)林格伦(一个罕见的淘气包。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要把那个地方弄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可是他并不坏,只不过是生性好动,天真活泼。)34、假话国历险记 天上掉下来的大蛋糕(意大利)罗大里(天上掉蛋糕?是不是也是假话呢?看了这个作品集子你就知道怎么回事情了。)
35、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英国)特拉弗斯(一个神奇的阿姨,让很多孩子翘首期待。)36、丁丁历险记(小开本全22册)(比利时)埃尔热(所有的历险都让我们紧张,勇敢地随丁丁去看看吧。)
37、雅诺什绘本10种(德国)雅诺什(雅诺什的书都是自创、自绘的,所以他的书非常的与众不同,在德国,从6岁的小孩子到99岁的老头老太,都是雅诺什的读者,他的书总是再版、再版…… )38、米切尔?恩德童话绘本(全6册)米切尔.恩德著39、了。
「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
「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孩子说。绅士听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绅士牵著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 「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著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 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 绅士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 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 "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肩上驮着一袋米,她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又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掌灯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627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
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小英雄雨来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
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许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
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
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
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二 秋天。
爸爸从集上卖苇席回来,同妈妈商量:“看见了区上的工作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叫雨来上夜校吧。
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
房子很破。教夜课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
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
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三 有一天,雨来从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诵当天晚上学会的课文。可是背不到一半,他就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雨来睁开眼,看见闪进一个黑影。
妈妈划了根火柴,点着灯,一看,原来是爸爸出外卖席子回来了。他肩上披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上还背着一根长长的步枪。
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 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雨来问爸爸说:“爸爸,远不远?”爸爸把手伸进被里,摸着雨来光溜溜的脊背,说:“这哪儿有准呢?说远就远,说近就近。”
爸爸又转过脸对妈妈说:“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诉他舅舅,就说区上说的,叫他赶快把村里民兵带到区上去集合。”妈妈问:“区上在哪儿?”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着,说:“叫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
雨来还想说什么,可是门哐啷响了一下,就听见爸爸走出去的脚步声。不大一会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
第二天,吃过早饭,妈妈就到东庄去,临走说晚上才能回来。过了晌午,雨来吃了点剩饭,因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就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
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要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刚要迈门槛,进来一个人,雨来正撞在这个人的怀里。
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在雨来家落脚。
随后听见日本鬼子唔哩哇啦地叫。李大叔忙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的缸搬开。
雨来两眼楞住了,“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进洞里,说:“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12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挪回到原地。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
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喀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
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就往上爬。
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下。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四 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 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给刺刀挑破了。
炕沿上坐着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用中国话问雨来,说:“小孩,问你话,不许撒谎!”他突然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 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
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雨来说:“捡来的!” 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对雨来说:“不要害怕!小孩,皇军是爱护的!”说着,就叫人给他松绑。 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膊发麻发痛,扁鼻子军官用手摸着雨来。
血迹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年近六旬的张老汉靠卖草药养家糊口,儿子正在上大学,一年几千元的学费对张老汉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张老汉不得不起早贪黑的挖草药,尽管如此,药贩子依然将药价一压再压。就在前一天,张老汉挖草药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鲜血顺着指缝流向小臂,洇染了药贩子递来的一张纸币。
这是一张十元纸币,张老汉小心地将它用绢布包起来装进了贴身口袋,张老汉刚回到家,儿子的手机响了,儿子的同学邀儿子去上网,张老汉早已习惯了这种方式,大概儿子也已习惯了。
张老汉一张张地将钱递给儿子,当递到那张洇染了血迹的纸币时,张老汉分明看到儿子眼睛里折射出的厌恶。但儿子还是接了,谁会和钱过不去呢?尽管它很脏。
张老汉一夜未眠,第二天像是做出了一件重大决定似的,披了一件平常极少穿的衣服,戴了一顶草帽,喝了一碗酒吃了两碗红薯后,蹒跚着向县城里去了。
儿子在县城的网吧玩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准备和同学一起去跳舞,当儿子和同学经过县城最繁华的地段时,儿子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人跪在地上,儿子不愿多想,随手将那张洇染了血迹的纸币扔向了跪在地上的人。
“有钱人出手就是阔绰!”
“人家老爸做草药生意,有的是钱币!”
“我有你那样的老爸也不枉此生了!”
听着同学的赞赏和吹捧,儿子的心醉了。
但跪在地上的人,心却碎了。
傍晚儿子回到家,他却在桌上看到了一小堆钱:零钱和硬币居多,但有一张洇着血迹的纸币十分抢眼,是十元的。
儿子稍愣片刻,“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断箭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是个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 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为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看出是用上等孔雀羽毛制作。
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光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地一声拔出宝箭。骤然间他惊呆了——箭囊里装着的是一支折断的箭。
我一直挎着支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之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间意志坍塌了。结果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支断箭,沉重地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失礼,没有理由
在查尔斯小的时候,他常在父亲开的杂货铺里帮忙。
杂货铺里有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人,伙计们背地里都叫他“堕落的老家伙”。大家都知道他对妻子不忠的事,从道德上讲,他绝对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查尔斯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有所耳闻,所以与其他孩子一样,对他很不尊敬。孩子们称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对于这个“老恶棍”,他们只愿称他为“乔”。
查尔斯的父亲有一天听到儿子于“乔”的对话,于是便把儿子叫到办公室里。
“儿子,”父亲说,“我曾经告诉你,跟长辈说话一定要谦恭,可你在大声叫‘乔’。”
儿子向父亲解释,为什么他要故意把“乔”和“史密斯先生”或“布朗先生”区别对待。
父亲说:“对一个人有看法不是你失礼的借口!”
因为失礼时展现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人。
陌生人:在哪儿呢?来一起吃饭吧!云:你认错人了吧?我们好象不认识啊!陌生人:我叫风,你呢?云:你叫我云好了 陌生人:你看这不就认识了吗 …… 就这样他们认识了,而且是网上… 那天他们聊了很久,云很开心,她觉得风很有味道… 自那以后,他们每天都上网聊天,风喜欢叫云丫头 风:丫头!今天都干嘛去了 云:干嘛要告诉你?你算老几 风:我是你老公啊!云:才不是呢 云心里甜滋滋的,她已经疯狂的爱上了风,令她想不到的是风也喜欢上了她… 云每天都上网等风,但是她几天都没见风上线了。
她开始着急了… 她便背着父母偷偷的买了手机 她给风留言告诉他号码 一天她正在上课,突然手机响了,这时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她,连老师也朝她瞪了一眼。她也下意识的关了机。
云知道是风打的,她好高兴,但又怕他生气,她课也听不进去…终于下课了,她打开手机,她吓呆了,一连几十条来电提醒,还一条信息:丫头!死哪去了!干嘛不接我电话? 云还没看完,手机又响了,也许是她太激动了,响了好久才接,没等反映过来那边就开始吼了 风:死丫头!找死啊!这么久才接我电话!云:不好意思嘛!我刚刚在上课… 风:骗谁啦!今天礼拜天上什么课?云:我们补课啊… 风:我在网吧等你好久了,快点来!云:有什么事不能电话里讲吗?风:我叫你来你就要来!嘟嘟嘟… 云刚要解释那边已经挂电话了 云只能听他的话乖乖的去网吧 她一上线就看到风给他发的信息:老婆,我好想你,怎么都不接我电话?是不是生我的气啊!这几天我很忙,没有时间上网,我知道你每天都在等我,老婆对不起哦!让你等那么久… 云感动得眼泪流了下来… 风:老婆,让我看看你好吗? 风已经打开了视频,云好担心,因为她不算漂亮,而且胖嘟嘟的,她怕风看了之后就不喜欢她了。但她还是接受了视频聊天,可她不用视频对着自己,这时里面出现一个很帅气的男生,她惊呆了…风:老婆,你在哪儿呢?云:… 风:老婆回答我啊!云:那就是你吗?风:怎么啦?那不是我还会是谁啊? 那瞬间,云快要崩溃了,她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她真的不敢想象风看了她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风:老婆没事吧?云:你还是别叫我老婆了,我们是不可能的! 发了这句话时泪水已模糊了她的双眼… 风:老婆,你开什么玩笑?难道你不喜欢我了吗?云:我一开始就不喜欢你!她说这句话时心如刀绞… 风:为什么?我不相信… 这时云已经忍不住了,就把真相告诉了风,然后又把视频对上了自己,好让风死了心,可她想不到结果不是她想的那样 风:傻瓜,怎么这么傻!爱你还在乎你的样子吗?云:别骗我了!风:老婆,我们认识也有一年多了,我有骗过你吗?云:… 风:那好吧!那我等下就去买车票,我过去看你! 云没有当真,她认为网上都是骗人的 … 到了晚上九点半,云也下课,到了宿舍听到女生们议论纷纷:刚刚有个男生好帅哦!好像是来找人的…听到这,云突然想到了风… 她便飞一般的跑出去,到宿舍大门,她一下子呆住了…只见一个高大又帅气的男生捧着一束鲜花向她走来,是风,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风:丫头!发什么呆啊!云:老公,我相信你了… 说完就扑到了风的怀里 她不知哪来的勇气,她敢叫他老公了,以前风喊她叫她都不敢叫。
也许是情不自禁吧! 那晚他们在一起了… 他们彼此都感到很幸福 自那以后,云好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只知道想风,她不那么爱读书了…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云实在受不了相思的煎熬,她退学了,但她却不知道这才是她恶梦的开始… 她背着家人偷偷的跟风在一起了… … 转眼间他们在一起已差不多一年了 这时的她已经怀孕了,她怀了风的孩子 但风对她也开始嫌弃她了,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她长得不漂亮,她也能感觉到风的心已慢慢的疏远了她,但她还是假装不知道直到有一天,风跟她说他早就想和她分手,但他不忍心伤害她,他承认,他很爱她,但他的朋友说云不漂亮,配不上他。就因为朋友们议论纷纷,他才有那种分手的念头。
他的心里也是百般的不愿意啊! 当时云假装很坚强,她止住眼泪 但背着风她痛哭了一顿,她竟想不到风竟然为了要面子而想放弃她,她长得不漂亮有什么错? 那几天她想了很多…谁也想不到她会做什么? 没过多久,他们的孩子出世了,是个男孩,长得好象风… 云每天望着儿子流眼泪,没有人知道她想什么… 直到有一天,风回到家,他们的儿子已经泣不成声了,喊了好久云都没有应。他好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 他飞一般跑到卧室,眼前的那一幕令他惊呆了! 云穿着她做梦都想穿的婚沙静静地躺在床上…她面带微笑,她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风拼命喊她,可她已经听不到了… 这时风看到了云放在床头的信 信的内容: 老公,对不起,老婆这辈子不能再陪伴你了 也许到另一个世界去我会过得好一点,你也不会整天听到你朋友说你闲话了 我会在天上看着你跟我们的儿子 你们一定要过得幸福哦! 我在天上都能看得到的哦 老公,你知道吗?我好想穿着婚沙跟你结婚哦!也许是我还不够资格吧! 但愿来生我能长得漂亮点,至少没有人讲我配不上你,如果那样你会娶我吗? 老公,当你对我说‘爱你我还会。
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妈!” 经过十年后,已经长大成的女儿拖著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
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女儿扭开门时把她吓了一跳。「好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样睡著了。
妈。。妈。。,听到女儿的哭泣声,母亲睁开了眼睛,一语不发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肩膀。在母亲怀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问道:“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 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母亲回答说:“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十年来门从没锁过。”
母亲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儿回来,女儿房间里的摆设一如当年。这天晚上,母女回复到十年前的样子,紧紧锁上房门睡著了。
家人的爱是希望的摇篮,
感谢家的温暖,
给予不断成长的动力。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1970年3月的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妈!” 经过十年后,已经长大成的女儿拖著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 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女儿扭开门时把她吓了一跳。“好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样睡著了。 妈。。妈。。,听到女儿的哭泣声,母亲睁开了眼睛,一语不发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肩膀。在母亲怀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问道:“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 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母亲回答说:“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十年来门从没锁过。” 母亲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儿回来,女儿房间里的摆设一如当年。这天晚上,母女回复到十年前的样子,紧紧锁上房门睡著了。 家人的爱是希望的摇篮, 感谢家的温暖, 给予不断成长的动力。 朋友,这是故事,如果不让人心酸,那就不是故事,是白水了!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1970年3月的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妈!” 经过十年后,已经长大成的女儿拖著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 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女儿扭开门时把她吓了一跳。“好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样睡著了。 妈。。妈。。,听到女儿的叫声,母亲睁开了眼睛,一语不发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肩膀。在母亲怀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问道:“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 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在等你的十年来门就一直从没锁过,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 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儿回来,女儿房间里的摆设一如当年。这天晚上,母女回复到十年前的样子,紧紧锁上房门睡著了。 家人的爱是希望的摇篮, 感谢家的温暖, 给予不断成长的动力。
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座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那是骗我的话 .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上……
舞蛇的泪 这个地方的老鼠一点也不喜欢春天。
尽管春天有美丽的花,鲜嫩的草和清清的泉水,但这么美丽的景致在他们眼里甚至顶不上一枚臭鸡蛋或是一粒花生米。相反的,他们一心向往冬天。
因为冬天虽冷,却可以吃到一种美味佳肴——蛇餐。 这儿的蛇很多:土洞里,山沟中,住户人家的屋檐上,到处都有。
老鼠们不知从他们哪一位祖宗那儿得知:“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于是在最寒冷的日子里,老鼠们就四处钻洞,让冷空气流进蛇冬眠的小窝里,把他们冻成冰棍棍儿,再拖出来,咬掉蛇头,切成片或者是分成段,然后尽情地大吃特吃。
当然,等天气一暖和,老鼠就都躲得远远的,以免成为蛇的口中食了。 但只有一只圆鼻头的小白鼠有点例外。
事情还得追溯到几年以前。有一天,小白鼠到镇子附近的山坡上找食吃。
他在一堆枯树叶下面发现了半块白薯。小白鼠很兴奋,在这春荒季节,找到一点食物多么不容易呀!他搓搓爪尖上的泥土,舔嘴咂舌,正要美餐一顿,突然,一丝若有若无的声音,飘飘悠悠送进他的耳朵。
小白鼠眼珠不由得一亮,多好听的声音啊!像是百灵鸟在唱歌,又像是山间的风在低吟。小白鼠耸起耳朵听着,他终于憋不住了,把白薯重新藏在枯树叶下面,一溜烟跑上小山坡。
山坡下有一座小木屋,一条土路从木屋门口一直通向镇子里,玫瑰色的晚霞映照着小木屋的窗子,动听的音乐正是从里面飘出来的。小白鼠悄悄地围着小木屋转了两圈,终于在木板墙上找到了一点缝隙。
他把鼻头紧紧贴在木板上。啊!他差点被吓晕了过去。
一条蛇,一条带花纹的美丽的蛇,正昂头立在地板上左顾右盼。小白鼠慌得腿都软了,几乎站立不住。
他胆子很小,平时看见一条大蚯蚓都会打哆嗦,何况是蛇。他闭上眼睛等待死亡。
但没有,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只有迷人的音乐,不断地从屋子里飞旋出来,快活地撞击着他的耳鼓。一下,又一下,使人忍不住也想跳想唱。
小白鼠胆怯地睁开了眼睛。他这才看清楚,蛇的对面,还有一位白胡子老人,头戴白色包头,盘腿坐在地板上。
老人用枯瘦的手指捏着一只小巧的口笛,放在嘴边呜呜地吹着,那美妙的音乐就是他奏出来的。随着乐曲,蛇快活地昂着美丽的头颅,摇摆着柔软的身躯,细长的脖颈扭动着,双目流盼,像一位身着艳装的女郎在轻歌曼舞,她完全陶醉在乐曲中了。
显然,这是一条舞蛇。舞蹈对她来说,不仅是一种被动的劳作,也是一种艺术享受,一种美。
小白鼠发现:有几回,蛇的眼睛似乎从木板上滑过,从他身上滑过,但没有一点反应,仿佛蛇眼里只有旋转的歌舞,什么天、地、人、树、鼠全都不见了。 老人欢快地吹着口笛。
那奇怪的小东西在他嘴里竟变得如此美妙。乐声忽而轻松欢快,像是把人带进了姹紫嫣红的花园;忽而迅急狂骤,如同闪电雷雨;忽而又轻如游丝,飘飘远去。
小白鼠都听呆了,他也情不自禁地拍手顿脚舞动起来。他感动极了,他那小小的脑壳里第一次发现:世界上除了面包渣、花生壳,还有更美的东西。
他听着听着,忽然眼睛湿润了,掉出了一滴亮晶晶的泪。 以后,小白鼠每天都来听,即使最寒冷的冬天也从不间断。
他发现舞蛇没有冬眠的习惯。一到下雪天,老人在小木屋里便生起了火炉。
小白鼠站在木板墙外面,肚皮都能接触到里面散出的热气。他的小脚丫在雪地里冻得太凉时,才想起来要走一走,在白雪上留下一串梅花似的小脚印。
在那些暖和的日子里,老人就把舞蛇装进一个圆竹篓子,带到镇上让它表演舞蹈。小白鼠也远远地跟在后面。
只要表演一开始,他便可以悄悄溜进观看舞蛇的人圈。当人们都被蛇的舞蹈吸引时,谁也不会发现他们脚下还有个小东西。
只有一回,小白鼠看得太人神,险些被一只大脚踩住。小白鼠便找了个破罐头盒,躲进这个“铁屋子”里看,安全就有了保障。
终于,小白鼠自己也做了一只小口笛。形状和老人的一模一样,但小多了。
他转遍了附近所有的柳树林子,才做成了这样一只嫩绿的小口笛。小白鼠的手艺不错,嘴巴也灵巧。
每次他都学着老人的样子吹,一招一式,连眉眼的眨动都学得惟妙惟肖。最后,他也会吹了,并且吹得很好。
有时老人停下来,而口笛还在响。他吃惊地四下望望,什么也没有看见,只有舞蛇仍旧随着乐曲快活地旋转,“一定是我年老,耳朵有毛病了。”
老人这么自语着,接着又吹了起来。小白鼠乐了,老人没发现他,他吹得更起劲了。
小木屋的里面、外面,三个艺术家沉醉在一起…… 今年冬天很冷很冷。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河连底儿都结了硬硬的冰。
小白鼠已经有三天没去小木屋了,他病了。上次在小木屋外站得太久,手脚都快冻僵了,回来就发高烧,烧得迷迷糊糊,身体软软的不能动。
他躺在那儿,看见老鼠们焦急地在洞里跑来跑去,跳动地哭着叫着。这可是不常有的事。
因为冬天都快过去了一半,他们还没有找到一条冻僵的蛇。想起以前品尝过的那种蛇的美味,他们都快馋疯了。
“好消息!好消息!那要蛇的人死了。” “小木屋的炉火灭了三天了。”
“那蛇呢?一定被冻僵了吧!” “哈哈!这回可以大吃一顿鲜美的蛇肉了。” 老鼠们贪馋地叫喊着,梦想着美味的蛇宴席。
小白鼠听了却像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