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相比,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任务仍然艰巨。二是养护任务大与资金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县级政府农村公路管养事权责任与财力不匹配。三是安全设施不足,农村公路上不少路段缺桥少涵,缺少必要的安保设施。
四是运输服务水平和能力仍显不足,农村物流发展刚刚 起步,群众出行便利性、舒适性有待提高。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将着力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明显提升,养护全面加强,真正做到有路必养;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要求。确保到 2020年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
认真落实“五个一”驻村帮扶责任,干群一心、协同联动,苦干实干,在精准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庭院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再接再厉,进一步细化举措,以真情为民的良好作风和务实高效抓落实的精神状态,在工作推进中,进一步增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扭住“产业扶贫”这个根本,“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这个要求和群众满意度”这个指标,按照市委、县委脱贫攻坚是天大的“事”,要使天大的“力”、尽天大的“责”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规划引领作用,突出精准度和实效性,因地制宜,统筹梯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庭院经济发展和乡村风貌改造等脱贫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开展脱贫政策、文明新风、习惯养成、自力更生、感恩奋进“五项教育活动”,着力提高贫困户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激发脱贫奔康内生动力,教育引导和组织群众发展产业、进园务工,不等不靠多渠道实现增收,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战,让广大群众都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同时,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常态化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确保困难群众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
上一篇:党建手绘画(党建手绘墙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