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结合自身优势,从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抓党建促发展的目标,推动转型升级,维护和谐稳定。
一是强化凝心聚力功能,创新思想观念,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将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中。
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尤其是管理团队要以社会责任的高度来看待和推动的转型升级,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功能,创新工作模式,拓宽转型渠道。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党组织要围绕各自经济工作,有效整合党内外各种资源,合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提高党员群众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意识,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发展、服务发展的自觉性。
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员分层分类管理,深化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工作,凝聚党组织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工作力量,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在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拓展延伸基层党组织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视野和途径。三是强化文化功能,创新活动载体,提升发展软实力。
紧紧围绕发展主题,越是关键时期,上下一心,树立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通过“双争双评”活动、开设党课、百名党员宣誓、进一步推进文明单位和学习型的创建等形式开展宣传贯彻,加强个人修炼,倡导先进文化,把其作为凝聚人心、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提升发展软实力,奠定助推转型升级的文化基础。
1、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在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让改革、创新、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2、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要真正做到科学发展观确定的统筹兼顾的发展之法:既要关注业务发展,又要关注群众思想、行为发展演变;既要考虑当前发展,又要顾及长远发展;实现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全面统一。3、基层党组织要始终与上级组织保持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要抓原则、管方向、管大事、管决策,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4、基层党组织要树立大局意识和长远思想,在谋求局部发展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全局利益,在谋求当前发展的同时更多地考虑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强化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要推进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根植于广大党员群众心中。
2012年,上林县确立了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发展定位,并以创建先锋示范县为契机,深入开展扶贫攻坚党旗红,绿色发展争先锋和党旗辉映团旗红,共建绿色新上林等主题实践活动。同时邀请专家教授到上林开办颠覆传统观念,助推上林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题讲座,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浙江安吉等生态发展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并通过举办中国旅游日广西主会场暨南宁后花园·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等大型活动,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建设美丽上林和实现上林的永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切入点在于榜样示范。
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推动绿色发展的活动中来,必须为他们树立样板,让他们学有标杆,赶有方向。上林县通过挖掘和培育绿色发展党员先锋,树立了深山导游人莫明文、有机栽培食用菌带头人韦翠兰、林下养鸡标兵覃先民等一批绿色发展致富的先锋典型,打造了罗堪村党总支部、排岜村党支部、覃排社区党总支部、下水源庄党支部、江卢村党总支部等一批助推绿色发展的先进基层组织,建立了大明山下水源生态旅游基地、上林县无公害优质稻种植基地、明山有机食用菌栽培基地等一批绿色发展示范基地,为全县产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样板新标杆。
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重点在于创新载体。
上林县委书记尹建华同志指出:生态县建设是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种具体实践和探索,贵在创新、重在实干。
2012年以来,上林县在创建先锋示范县中,以构建先锋示范体系为核心着力点,通过思想教育、榜样带动、典型示范等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建立公司+支部+基地+农户和项目+支部+农户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支部建在绿色产业链上、党员聚在绿色产业链上、农民富在绿色产业链上的生态党建新格局,全力推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在扶贫开发、交通设施、工业园区、城镇、生态旅游五个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投资13亿元的金莲湖生态旅游项目第一期基本建成;成功引进了企业投资40多亿元的生态项目,开发建设龙母湖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云里湖现代农业观光园项目等;初步建成了桑蚕有机食用菌无公害农产品等一批低碳环保、带动力强的生态产业链,走出了一条有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
应该结合自身优势,从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抓党建促发展的目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一是强化凝心聚力功能,创新思想观念,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将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中。
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平台,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尤其是管理团队要以社会责任的高度来看待和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功能,创新工作模式,拓宽企业转型渠道。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党组织要围绕各自企业经济工作,有效整合党内外各种资源,合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提高党员群众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意识,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发展、服务发展的自觉性。
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员分层分类管理,深化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工作,凝聚党组织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工作力量,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拓展延伸基层党组织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视野和途径。三是强化企业文化功能,创新活动载体,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
紧紧围绕发展主题,越是关键时期,企业上下一心,树立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通过“双争双评”活动、开设党课、百名党员宣誓、进一步推进文明单位和学习型企业的创建等形式开展宣传贯彻,加强个人修炼,倡导先进企业文化,把其作为凝聚人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奠定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文化基础。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打造“新班子”,抓住“牛鼻子”,耕好“责任田”。
围绕“五化两提高”,严格落实村干部集中办公、轮流值班等制度,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村级场所规范提升,从严执行“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活动日等制度,深入推进“三二一”工作法,指导办好村级惠民实事,推动村级事务科学规范运行。进一步修订村级考核制度,将集中办公等纳入考核内容,真正实现奖优罚劣。
抽调机关工作人员组建党建指导员队伍,指导监督各村党建工作。在党建典型村封庙村召开了党建亮点展示会,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大家比先进、找差距,共同提高。
增强党性修养,突出“新作风”,切实提升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思想。夯实农村党员干部“高效、务实、创新、担当、廉洁”的工作理念,高效率推进工作,弘扬求真务实之风,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以全面落实为民代办制度为契机,切实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宗旨意识。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镇村级便民服务室创建工作,并确保正常运行,针对农村9类24个热点事项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使村民在家门口就可领取养老保险、缴纳水电费,让老百姓感受到切切实实的便利。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新作为”,推动农村快速发展。将富民强村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点,积极引导各村以土地、资金入股企业或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带动农民和集体增收。
问题:一是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个别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就党建抓党建,务虚不务实,缺乏具体措施,致使疏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班子软弱涣散。个别单位特别是一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形同虚设,基本没有党组织的单独活动,支部活动则被干部职工活动和行政行为所代替。
二是党组织领导方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传统的领导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农村人口“空壳化”和党员流动性增强,并由此产生流动党员管理难、教育难,党员发展难,组织学习难,后备干部培养难,村级干部选拔难等一系列问题,对基层党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是党组织服务基础比较薄弱。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乡镇财政和村集体经济薄弱,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无力去办,乡、村干部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上跑"争项目、讨钱要物资上,从而严重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行政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
四是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凸显,特别是农村党员老龄化已成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
以石嘴山为例,全市共有农村党员9301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3138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3.7%,超过三分之一,党员老龄化问题已经比较严重,给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五是党员教育培养缺乏有效途径。
一些基层党组织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懈,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落实不够,抓党员队伍建设力度不大、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形式单一,再加上少数党员党性意识淡薄,“三不”党员时有发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好与不好,既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
建议:一是加快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转变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立足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整合和开发优势资源,引进和组建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服务机构、服务网点,引导社会力量强化服务。
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进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有效地整合各类组织资源、社会资源,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服务组织有实力、运行好、能发挥作用。二是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推行公推直选、党员差额直选等方式,切实把那些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采取从农村各类人才中选,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社区任职或挂职,加大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力度等措施,切实选好配强村、社区党组织班子,特别是要选出服务意识强、工作能力强,有思路、有办法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三是着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把党员“入口”,加大在青年农民、工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力度,稳妥推进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疏通党员“出口”。
建立基层党代表列席市、县(区)委常委会议制度,实行党员旁听基层党工委会议制度,推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民服务,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引导党员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和社会公益事业。四是建立完善服务保障机制。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采取新建、改造、置换、划拨等手段,加快解决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缺乏的问题,打造设施完备的服务平台。完善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工作问责机制,完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津贴发放制度,认真落实村、社区干部补贴、社会保障及基层党建工作保障等制度,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带动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和做群众工作能力。
要始终把立足点放在扶持培育发展好社区生活服务类、社区公益慈善类、社区文体活动类、社区专业调处类等四类社区社会组织,使之更好发挥作用。
要切实在关键之处用力,通过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的优先原则,编制发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计划,建立全市统一、公开、透明的公共管理平台。取消项目管理费比例规定,根据项目特点合理确定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价格和合同期限等,拓展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空间。
要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个根本,认真落实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理顺党建工作体系,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确保社会组织正确政治方向。
1、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在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让改革、创新、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2、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要真正做到科学发展观确定的统筹兼顾的发展之法:既要关注业务发展,又要关注群众思想、行为发展演变;既要考虑当前发展,又要顾及长远发展;实现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全面统一。3、基层党组织要始终与上级组织保持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要抓原则、管方向、管大事、管决策,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4、基层党组织要树立大局意识和长远思想,在谋求局部发展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全局利益,在谋求当前发展的同时更多地考虑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历史和实践证明,企业的推动力、整合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内涵。
当前,四川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川台”)面临的困难、挑战仍然复杂而艰巨。面对新时代下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川台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将党的理论与川台发展战略相融合,积极营造“组织有力量、干部有担当、党员有示范、员工有奉献”的企业文化氛围。
打造智慧党建平台“智慧”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如何提高党建文化水平,进而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川台以创建企业文化建设APP为抓手,打造智慧党建平台,“智慧”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党员教育信息化,探索以信息化推动党建科学化的实践道路。
整合资源,打造综合平台。去年,川台创建了企业文化建设APP“世纪城66号”。
下一步,我们拟整合现有资源,将组织生活、学习教育、互动交流、党员服务等诸多功能融为一体,建成智慧党建平台。让全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的党务资讯,参加组织生活并通过发表评论等功能进行互动,真正实现“互联网+党建”的工作理念,达到“统筹资源、务实管用、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预期目标。
科学运用,发挥“智慧”功能。定制个性化会员积分系统,对党员个人信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