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 生机的源泉。
党建创新作为党内和谐的重要原则和标准,是实现党内和谐,促进 政党发展的有力杠杆。所谓党建创新即党的建设创新,指的是为了不断巩固党的 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更好地履行党的使命和宗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思想、理论、政治、组织、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完善和发展。
党建创新本质上是 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社会性实践活动。因为党建创新无论从创新的动机、创新 的目的、创新的手段来分析,还是从创新的过程、创新的效果、创新的评估等方 面来看,党建创新都是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的一种具有突出实践特点的有组织的 群体性行为,即一切为了实践,一切服务于实践,一切最终由实践来检验。
要真 正把握好党建创新的含义就必须树立“大党建”的概念。从党建角度看,党的 建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党建是把党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顶层,党所从 事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引领和服务于社会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领导核心和 神经中枢的作用。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创新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新观念,深化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 创新观念,就要解放思想。 企业党建工作要根据形势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拓宽思路,转变观念,把企业党建当作是实现企业各项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来认识,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及和谐稳定这个中心,积极引导党务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制约企业党建工作的思想障碍。
创新观念,就要坚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企业党建工作就是要围绕以人为本来开展,牢牢把握住“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原则,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保稳定,促发展”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谐稳定这个中心,服务好基层,服务好生产,服务好群众,维护好稳定大局。
二、创新机制,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方式 创新机制,首要的是要完善工作制度。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完善党委宏观领导、党委工作部门指导、企业各级党组织具体负责的党建工作格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企业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创新机制,重要的是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一是工作方式要开放化,要改变基层党组织之间纵横不联系、少沟通的封闭状态,加强交流,开阔视野。二是工作方法要多样化,发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为基层服务、为生产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
三是找准工作结合点。机关党的建设要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协调发展,必须贴近工作实际,使党务工作渗透到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及行政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三、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党建活动成效 基层各单位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不断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有力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各基层党支部不断完善“红旗党支部”创建和党员目标管理,深入开展党建“ 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弘扬基层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事迹,成为激励广大员工的强大精神动力。
坚持开展以安全运输、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党员先锋岗,建优秀示范岗”、“三争三创”、“四查四比”活动,注重发挥党支部和党小组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操作技能、组织技术革新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党支部可以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一帮一”扶贫帮困活动,做好帮扶困难员工家庭工作,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关心,增强了党组织与员工群众的联系。
四、创新作风,突出企业党建工作的落脚点 企业党建工作只有把着力点放在作风建设的薄弱点、行政业务工作的难点、党员干部关心的热点上,才能发挥为中心工作服务的最佳效能。 一是要牢固树立联系员工、服务员工的意识。
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系员工群众的原则,坚持把员工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大兴学习之风,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和个人。当前,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培训使党员干部掌握新理论、新知识,开阔眼界、开阔思路。
三是严格党建工作考核评比,奖优罚劣。坚持完善工作责任制,做到每项工作都要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落实、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与干不好不一样。
定期通报检查情况,宣传表扬先进,批评鞭策落后。进一步扎实做好党员民主评议、“两先两优”评比工作,加强民主监督。
传承与发展的统一是党建创新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党建创新的重要原则。
党建创新讲究的是既继承前人又不拘泥于传统,是继承之中有发展,发展之中有 保留。从传承角度来看,党建创新绝不能是无原则的一概保留,也绝不是无保留 的一律抹杀。
一概保留式的全盘继承不可避免地会扼杀创新的思想和行为,无保 留的一律抹杀则肯定会丧失创新的根本和基础。比如,**对“实事求是” 一词的解释和创造性运用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典范。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党建创 新也绝不是无原则的发展、无方向的发展,也就是说,党建创新不能脱离党情、国情和民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凝聚群众共同奋斗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核心。
一是服务基层。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时,首先要从基层的实际出发,要建立和实施联系基层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状况,千方百计帮助基层解决困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定决议在基层贯彻落实。
二是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
用**服务,使党群干群之间更融洽和谐,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三是服务中心。
正确处理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找准结合点,把党务工作融合于中心工作中,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任务上同担。坚持在本岗位建功立业。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外在信息 输入人的大脑后所产生的可以支配人的社会行为的意识或观念。
从思想的内涵来 看,它主要隶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由概念、判断 和推理构成,能够支配个人从事理智的规律性的社会活动,而这恰恰是人所以为 人的主要标志。
从思想的本质来看,思想主要来源于社会存在,直接产生于人们 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正确的思想只能来自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而 且不仅仅限于正确的实践,因为错误的实践同样可以促使人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 思和改进,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失败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