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答澎湃:招标文件检测模型已投入实际应用,发现并纠正各类歧视性条款1.9万个
创始人
2025-11-27 16:22:19

“人工智能+公共资源招投标”是“人工智能+”行动明确部署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也是招投标领域重点改革任务之一。1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就相关内容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

李超介绍,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地方先行先试,在招标、投标、评标三个环节推动人工智能重点场景应用落地。在招标环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检测招标文件,自动识别排斥限制竞争的不合理要求。目前,招标文件检测模型已投入实际应用,累计检测招标文件3.1万份,发现并纠正各类歧视性条款1.9万个,有力保障了投标企业公平参与招投标活动。在投标环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排查投标企业特征信息雷同、异常投标行为、专家异常打分倾向等隐蔽问题,穿透式发现违法串通行为。目前,已在2.1万个项目中,发现3000多条传统监管手段难以发现的问题线索,有力支持监督部门提升监管效能。在评标环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招标需求和投标文件的响应度,开展辅助评标或生成评标结果后由专家复核确认,推动评标工作由“人评”逐步向“智评为主、人评为辅”转变。目前,智能评标模型已在近400个项目中付诸实践,有效提升评审效率、降低人为干扰、保障公正评标。

“总的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招投标领域的突出问题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李超说,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统筹指导,稳步深化探索,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稳妥有序提升模型功能,推动场景落地,为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聚焦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重...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建...
聚焦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民...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
绵阳车务段通报:两名作业人员被... 两名作业人员被货物列车碰撞不幸身亡11月27日凌晨,两名作业人员在宝成线黄许镇至德阳区间进入邻线,被...
俄罗斯发射载人飞船,载有2名俄... 新华社消息,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1月27日说,俄“联盟MS-28”载人飞船当天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
完美世界(002624.SZ)... 格隆汇11月27日丨完美世界(002624.SZ)公布,公司实际控制人池宇峰先生计划在本公告披露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