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年1-9月全国吸收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延续下行趋势的背景下,中国仍保持吸引力和竞争力。外资看好的是中国哪些新机遇?真金白银的投入背后,他们在中国又收获了哪些红利?
在天津港的集装箱码头,来了一位来自德国汉堡的“重量级乘客”,它一亮相,就瞬间打破码头的集装箱装卸日常。这个庞然大物为何不远万里,造访天津?
2008年,一家欧洲飞机制造企业位于天津港40公里之外的飞机总装基地投产。飞机大部件和核心部件通过海运在天津港上岸后,会在这个基地进行总装。
目前,已累计交付近800架A320系列飞机,占中国现役空客飞机约三分之一。
目前空中客车A320系列总装一共在全球布局了十条总装线。其中四条位于德国汉堡,两条位于法国图卢兹,两条位于美国莫比尔,两条位于中国天津。
这条生产线是该企业在欧洲以外建立的首条A320飞机总装线。作为总装基地的“心脏”,它承担着飞机80%的组装工作量。车间按功能被划分为四个站位,给“钢铁巨鸟”搭“骨架”,填充“血管”、构建“神经系统”。
今年10月,第二条生产线也正式投产。这家公司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航空运输市场,需要9500多架新飞机,占全球总需求的近四分之一。新总装线的落地,不仅是冲刺目标的务实之举,更是针对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潜力的战略布局。
随着中国机队规模的扩大,这家企业在华的布局版图也在不断扩展,如今已经贯穿从飞机交付前的技术保障,到飞机运营中的方案优化,再到飞机退役后循环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中国市场,中国制造吸引着众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在江西南昌,一座总投资近30亿元的轻型商用车电驱桥系统生产基地已经破土动工。今年1月,全球最大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江西本土车企合资组建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共同开发和销售轻型商用车电驱桥系统,这里将成为这家德国企业在全球的首个此产品生产基地。
工厂还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生产和研发已经在4公里外的一处临时工厂里抢先上马。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从电机自动化生产,到电驱桥系统总装,近30个工站都在高效运转。
电驱桥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车辆行驶。市场需求也随着新能源轻型商用车的热销一路上涨。
在刚刚过去的第八届进博会现场,这家德国企业的展台上陈列的是中国研发、中国制造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部件。这些技术不光能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能帮助自主品牌去海外出口,在其它的市场上得以应用。
这家德国企业的中国区总裁徐大全:我们一直持续在投资中国市场,每年在中国的投资大概在50亿元到60亿元人民币,过去十年我们投资了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未来将继续在中国投资。
在浙江海盐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园,一家跨国药企投资6亿多元建设的工厂,预计明年年底正式投产。它生产的并非传统药品,而是一种核药。该产品通过静脉注射后,放射性配体精准定位肿瘤细胞,携带核素实现肿瘤细胞杀灭。
今年11月初,海盐工厂即将投产的这款创新药才正式获批。“药品审批、投资建厂并行”,这份看似冒险的决策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底气?
这家药企开发部中国区负责人高蓉说,当地“审批、建厂并行”的决策,给了她实打实的信心。
中国区总裁李尧表示看好中国蓬勃的创新活力,也为能参与并助力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实现共同成长而深感自豪。
中国的投资新机遇从不局限于单一赛道,当医药领域的创新故事还在续写,饲料行业也成了外商青睐的焦点。
今年11月,一家跨国公司的首条特种饲料蛋白生产线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家油籽油料加工厂投产,年产能6万吨,主要生产特种饲料蛋白。生产所需的原料豆粕就来自厂区的压榨车间。
天津工厂是技术落地的生产端,位于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心就是这家企业的"创新加速器"。研发中心首席技术官黄生树说,新产线采用的“协同发酵”技术就是由他们自主研发。通过多种益生菌菌株分解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让豆粕易消化、好吸收。然而,“协同发酵”看似简单,里面的学问却不少。研发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研发深植中国,正是看中了中国饲料市场的好势头。
众多国际企业看好中国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制药以及现代化农业产业。“投资中国”的深层内涵,不是短期的资本逐利,而是长期的合作共赢;不是简单的技术输出,而是深度的本土融入。在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今天,众多跨国企业正扎根中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中国也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持续优化的环境、潜力巨大的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者:央视新闻记者郑伟荣、张晓婷、朱治宇、陈艳波)
原标题:高水平开放新实践:外资用行动投下对中国经济信任票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