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如何更好破解城市社区治理中力量分散、服务触角不深等难题?文中工会创新实施“工会融入基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组织重构、阵地融合、服务下沉、双向赋能,将工会组织深度嵌入社区网格,以“暖蜂行动”等品牌服务引领,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一条工会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多亏小哥的‘火眼金睛’,我们及时消除了一处安全隐患。”外卖小哥陈东上个月在送餐时,发现某小区消防通道被私家车占用,他立即拍照上传至“社区-网格”联动群。不到半小时,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就到场处理了此事。
为破解城市社区治理中力量分散、服务触角不深等难题,山东日照东港区总工会将工会进社区纳入城市基层治理委员会、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自2023年起,创新实施“工会融入基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组织重构、阵地融合、服务下沉、双向赋能,将工会组织深度嵌入社区网格,以“暖蜂行动”等品牌服务引领,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一条工会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从“无处落脚”到“家在身边”
“现在送餐路上,我感觉自己多了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在东港区,像陈东这样受聘为兼职网格员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有120余名,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和“小巷管家”。
据了解,东港区成立了由区总工会牵头,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等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全区工会进社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领导、部门联动、资源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一、二、三,茄子!”伴随着清脆的相机快门声响起,一张张全家福把一个个家庭温馨幸福的瞬间定格下来。“冬日暖‘新’·定格幸福瞬间”公益摄影活动,现场免费为辖区内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拍摄个人照及全家福。
“平常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跟家人一起拍全家福,这活动非常暖心。每次路过‘暖蜂驿家’的时候都会进来歇歇脚、喝口热水,感觉我们的职业被大家认可,非常高兴。”UU跑腿杨惟国说。
针对市场从业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滨海社区鲁豫市场创新实行“工会代表轮值制”,海鲜摊主老王成为首批轮值工会代表。他自豪地说:“现在我不仅是卖海鲜的,还是市场的‘调解员’和‘传声筒’。”
“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东港区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互动融合的新途径。目前,东港区66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工会联合会,覆盖96家社会组织,成功吸纳包括小微企业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3865名“社区职工”加入工会大家庭。
在贴心服务中传递“新”温暖
“以前进小区得反复登记,现在扫码就能进,送单效率高多了。”在翠湖佳园小区,刚送完单的骑手王师傅笑着说。这一变化,源于东港区针对破解骑手“进小区难”问题推出的系列举措。
网约配送员连接着千家万户的生活需求,东港区581个小区曾不同程度存在骑手通行困扰,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总工会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分类施策+技术赋能+场景共建”,让“进门难”逐步变为“畅行易”。
“以前在安泰未来城小区绕半小时找楼,现在门口扫‘骑手友好地图’,楼栋位置一目了然。”骑手李师傅的体验,得益于“骑鲁通”小程序。该程序整合小区入口信息、楼栋分布等数据,已覆盖全区超过85%的小区。在秦楼街道17个通行难小区,通过“骑码进门”系统实现“配送状态核验—实时通行授权—超速预警”全流程管理,目前这些小区配送异常率明显下降。
今年暑期,碧霞湖社区的“我们的小孩儿”托管班里充满欢声笑语。“以前最头疼的就是孩子放学没人管,现在有了托管班,还有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作业,真是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大难题!”职工李女士欣慰地说。据介绍,这个托管班不仅提供作业辅导,还开设了编程、书法等兴趣课程,累计服务了1000余个家庭。
针对老年人群体,凤凰社区创新推出“空间换服务”养老模式。72岁的退休教师王奶奶现在每天都会到社区的“银龄健康共同体”做理疗,该社区每年开展类似活动150余场,每月中医理疗服务300余人次。
在凌云社区,环卫工人李师傅每个月都会来到工会爱心发屋享受3元理发服务:“这个价格实在太贴心了。”该社区首创“工会补贴+公益服务”模式,已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优惠理发服务1000余人次。
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
服务凝聚人心,更激发参与治理的热情。东港区各社区工会巧妙引导,让社区工会成为基层治理关键的“黏合剂”和“助推器”,让职工从受益者变成共建者。
破解“进门难”之余,东港区更着力搭建“骑手友好社区”。学苑社区的“暖蜂驿家”2.0驿站里,微波炉、急救箱、充电插座一应俱全,成了骑手歇脚的“暖心站”;通过“服务换治理”模式,由骑手组成的社区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信息传递、安全治理、代送独居老人药品等,去年累计服务社区居民超3000人次;银海社区组织34名快递员外卖小哥加入社区“灯塔义警小哥”志愿者队伍,发挥他们走街串巷的作用。
“这份职责既是信任,更是责任,我们将用行动回馈社会的关爱。”在今年7月的“红色护航 夏日清凉”网约配送员关爱活动中,东港区的外卖配送员相华东有了一个新职务——“食品安全监督员”。他和其他3名受聘该职务的外卖配送员将依托日常配送工作,协助监管部门做好餐饮商户的食品安全问题排查,共同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外卖小哥成了社区“移动网格员”,市场摊主当上“工会轮值代表”,程序员变身“科技助老志愿者”……这些生动实践,是东港区各级工会融入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注脚,为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充满温度的“东港样本”。
下一篇:劳动模范送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