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地位凸显
创始人
2025-11-25 08:47:02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苏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有46次提到“科技”,61次提及“创新”,6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凸显了我国对科技发展的重视。

科技自立自强提升至新高度

“十五五”规划建议多次提及科技和新质生产力,其中提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透露了哪些信号?

泰康集团科技管理部科技管理负责人岳林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提升至新高度,强调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赢得主动。金融监管总局已出台专项指导意见,提出未来5年建成多层次服务体系,重点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此外,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低空经济等被列为关键领域,其中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是支撑未来高科技发展的基础设施。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兼会长、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核心在于从解决科技“有无”问题,升级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体现在从技术维度的创新,扩展为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且金融支持体系也更加强调培育支持长期攻关的耐心资本,标志着创新驱动进入更系统、更深入的新阶段。

在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磊看来,“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场景深化技术自研。通过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风控等核心技术投入,优化面向新市民群体、乡村振兴领域的金融服务模式,把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到实体消费升级等关键环节。

“金融强国建设进入加速期,科技创新成为决定性力量,科技与金融的交融更加深化。科技在金融业的角色从支撑转向牵引,从局部突破转向体系重构,主要变化体现在应用拉动、开放创新、体系协同和自主可控4个方面。”中电金信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五五’时期正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发展期,这对中国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历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轨迹皆是以科技创新激发产业结构转型,引导融资需求扩张与金融创新,最终形成科技—金融—产业的良性循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说。

北京新创科技金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甘玉涛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科技战略重心从“跟跑”转变为“领跑”,强调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五篇大文章”成为核心抓手,科技金融地位凸显:目标是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通过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模式支持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从“立柱架梁”到“精细装修”

今年正值《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收尾阶段。目前来看,是否已经完成了规划要求?新的规划将聚焦哪些方向?

“总体来看,《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的主要目标已基本达成。通过健全治理体系、完善数字基础设施,金融科技在赋能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新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预计将聚焦于深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核心是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许泽玮表示。

“当前阶段,金融行业实现了全面数字化,业务连续性、24小时服务成为标配,且已深度融入国民经济,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银行从跟随学习转变为基于自身庞大场景进行创新,特别是在分布式架构转型、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进展。目前,金融行业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应用集群概念日益成熟,业务和技术应用系统间的深度耦合显著增强。”中电金信相关负责人说。

甘玉涛认为,金融科技发展已从“立柱架梁”进入“精细装修”阶段。展望“十五五”,金融科技的发展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追求技术应用的广度,转向挖掘赋能业务的深度;从解决“有没有”技术的问题,转向解决“好不好用”和“安不安全”的价值问题。新的发展规划预计将不再追求数量的快速增长,而是聚焦于发展的质量、效率与安全的平衡。

金融行业应该如何做

“金融行业需强化基础研究体系化布局、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推动数字技术与金融保险业融合、强化协作机制。”岳林说。

“各类金融机构首先应明确自身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大型机构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小机构则应深耕本地与基层。核心任务是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并积极推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以精准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许泽玮认为,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将集中于三大方向:一是推动人工智能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发展能自主决策与执行的“金融智能体”;二是致力于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实现数据链与价值链的融合;三是大力发展监管科技以构建智能风控体系,并攻关关键领域技术以确保金融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与安全韧性。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推动惠民生与促消费紧密结合。在这一背景下,消费金融作为连接金融资源与消费需求的关键桥梁,被赋予重要使命。”孙磊表示。

“‘十五五’期间,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价值创造和风险防控的平衡。首先,大模型应用将更趋务实,从追求技术炫酷转向精准投入、降本增效。其次,数据要素的价值化将成为关键,金融机构需要实现数据要素链、数据资产链与数据价值链的‘三链融合’,让数据真正成为驱动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核心。最后,全面监管与安全屏障将加固,监管将向着主动预警、全面覆盖、精准施策转变,数字化手段将在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中发挥更大作用。”甘玉涛总结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维持吉祥航...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吉祥航空业绩修复节奏与行业略有不同,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未来三年业绩修复斜率与利润...
苏奥传感跌2.01%,成交额9... 11月26日,苏奥传感盘中下跌2.01%,截至13:20,报8.78元/股,成交9762.93万元,...
中国动向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吉利汽车因雇员行使认股权而发行...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沪宁股份涨2.02%,成交额2... 11月26日,沪宁股份盘中上涨2.02%,截至13:24,报27.28元/股,成交2216.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