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我们平时对政策关注得少,好多政策都不清楚,遇到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感谢党员干部上门来宣传。”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永红村村民徐吉祥感慨道。
11月20日,在小佘太镇,一场覆盖全镇的民生政策入户宣传行动正开展得热火朝天。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农户家中,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重病患者家庭、重度残疾人家庭、无劳动能力低收入户等6类特殊群体,开展主动发现与及时纳入工作,将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精准送到群众身边,让党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通过主动发现、及时纳入,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小佘太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刘磊说。
走访过程中,干部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详细讲解低保政策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补助标准,介绍临时救助的适用情形和救助方式,确保群众听得明白、用得顺畅。通过入户走访,镇、村两级干部不仅宣传政策,还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协助他们准备申请材料,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民政服务。
“经过党员干部这么一讲,我全弄明白了。照这样,申请临时救助,首先要符合突发困难或者重大疾病等条件……”正在“墙根讲习所”听党员宣传政策的村民苏凤云说。
永红村的“墙根儿讲习所”已成为该村政策宣讲的重要阵地。党员干部利用这一平台,将党的理论宣讲、政策解读以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从传统会场延伸至农家院落的墙根儿下,让党的声音传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为小佘太镇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小佘太镇在延续自主申报、干部入户发现、村社上报等传统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激活基层党员力量。通过党课向党员宣传政策,引导党员主动宣传、主动发现、主动服务,构建起一道反应迅速、识别精准的民生保障网。通过四位一体的政策宣传模式,全镇的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下一步,小佘太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主动发现机制,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提高救助精准度,把有温度的政策、有关怀的服务送进千家万户。在‘十五五’新征程上,用心用情谱写民生幸福的新篇章。”小佘太镇人民政府镇长郭鑫表示。
□本报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上一篇:村务管理有了“法治标尺”
下一篇:贝伦大会揭开全球气候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