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化隆 “四维联动” 打造东西部 协作新范式
创始人
2025-11-24 03:55:43

本报海东讯 (记者 牛玉娇) 九年间投入协作资金3.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38个,带动超万名群众增收……11月21日,记者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获悉,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与化隆县的跨区域协作,已从单一的产业帮扶拓展为“政策引导、市场主导、人才支撑、情感纽带”四维联动的发展新机制,推动两地协作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共兴全面升级。

记者了解到,在资金使用上,锡化协作聚焦“补短板、强基础、兴产业”,创新采用“政府投建平台、企业注入活力”模式,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专项资金不仅支持化隆特色鱼产业的育苗基地温室和智能监控系统建设,还投入黄河中学校舍改造、乡镇卫生院设备更新等民生工程,让群众直接共享协作成果。人才交流为协作注入持久动能,锡山选派的渔业专家常年驻点指导,教育、医疗骨干接力支教研学;化隆每年组织养殖户、医护人员等赴锡山跟岗学习,2024年就有86名技术人员学成归来,成为扎根本土的“技术种子”。这种“双向奔赴”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化隆培育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近年来,两地通过资源跨域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在特色鱼产业领域,形成“锡山种苗培育+化隆生态养殖+青海全域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劳务协作方面,“红石榴就业行动”搭建起精准对接平台,2024年帮助320余名化隆群众在锡山稳定就业,实现“一人务工、全家增收”。两地通过干部互访、村社结对、学生书信联谊,正从特色产业向文旅融合、乡村建设等更广领域延伸,为东西部协作谱写精彩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扎根沃土 砥砺奋进 新华社记者 韩佳诺 太行深处,订单农业催开老乡的笑颜;西北戈壁,供销直播间将特色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入选“2...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近日,由嘉峪关市申报的“数字赋能推动长城文旅融合‘破圈出海...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受今冬首轮寒潮大风天气影响,甘肃采...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技术创新... 后焕文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势作物。为保障甘南州粮食安全,着力解决好种业“卡脖...
对接产业升级新疆高校培育新质生...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祝坤艳 刘鑫岳 郭凯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