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十四五”·产业结构篇 |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创始人
2025-11-23 21:56:31

“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成效。根据市级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滨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为3404.7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2:45.5:45.3。

“十四五”时期,滨州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9.3:41.8:48.9调整为2024年的9.2:45.5:45.3,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滨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记者李前军摄影)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3000 亿元 ,2024 年 达到3404.7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26.4%,年均增长6.0%,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20年的66620元提升至2024年的87542元,年均增长6.3%。

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三大战役”成效显著

“十四五”时期,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由2020年的244.12亿元、1093.29亿元、1276.84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12.29亿元、1549.54亿元、1542.9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9.3:41.8:48.9调整为2024年的9.2:45.5:45.3,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1个、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提高3.7个百分点。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37.3% 提升至 2024 年的 40.7%。2024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7%,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成效显著。

产业内部良性调整,行业结构趋于优化

第一产业稳定发展,农业基础更加牢固。“十四五”时期,全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各类资源禀赋,加快培育特色优势农业。202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23.7%,年均增长5.5%。第一产业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内部结构持续调整,从产值看,2024年,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63亿元,其中农业占44.5%、林业占2.6%、渔业占20.1%,比2020年分别下降2.2个、0.4个、1.4个百分点,牧业占32.8%,较2020年提高4.0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成效显著。2024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33.4%,年均增长7.5%,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2%、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企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13.13亿元,较2020年增长39.7%,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2%。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755家,占比38.7%,比2020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0%,占比较2020年提升5.4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突出,2024年工业增加值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建筑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4.6%提升至2024年的4.9%。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迸发活力。2024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20.9%,年均增长4.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年均增速超过10%。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不断调整,部分传统服务行业占比不断下降,202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20年分别下降0.8个、1.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24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773.8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2020 年增长 25.6%,年 均增长5.9%,年均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0.2%,较2020年提升1.1个百分点。

“十四五”以来,全市经济总量稳步攀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提升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产业基础。

原标题:数说“十四五”·产业结构篇 |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扎根沃土 砥砺奋进 新华社记者 韩佳诺 太行深处,订单农业催开老乡的笑颜;西北戈壁,供销直播间将特色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入选“2...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近日,由嘉峪关市申报的“数字赋能推动长城文旅融合‘破圈出海...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受今冬首轮寒潮大风天气影响,甘肃采...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技术创新... 后焕文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势作物。为保障甘南州粮食安全,着力解决好种业“卡脖...
对接产业升级新疆高校培育新质生...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祝坤艳 刘鑫岳 郭凯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