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布全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创始人
2025-11-23 18:56:23

(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11月20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云南省生态环境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云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第一批)》(以下简称《案例》)等相关情况。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洪俊辉介绍,2025年以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持续深化“两山”转化实践探索,在全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已经发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进一步梳理编制了生态环境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并征求了相关省级部门及16个州(市)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形成《案例》,共计13个。

本次发布的13个典型案例包括:元阳县“四素同构”系统保护、东川区“四措破局”开新路、孟连县执笔增绿绘边陲、勐海县“聚绿成金”生态路、景东县人地共生守自然本底、盈江县石梯经验探新路、新平县护绿扩绿兴绿、贡山县生态产业相融合、腾冲市践行六维融合、大姚县创新“五化联动”、罗平县做强生态产业融合、澄江市马房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昌宁县赋能撬动强生态。这些案例涵盖了“聚绿成金”“借绿生金”等“两山”转化路径,以及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复合产业、生态市场等“两山”转化模式,集中展现了全省各地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生动缩影和初步成果,为全省乃至全国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云南经验”。

元阳哈尼梯田以其特有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通过“稻鱼鸭”综合生态种养模式、“阿者科计划”等,擦亮“云上梯田·梦想红河”亮丽名片,让千年梯田“活”力满满,解锁了梯田保护、传承、发展的“元阳密码”。

东川区在统筹推进泥石流治理、研究和开发利用中,首创“稳拦排改”模式,在荒滩上垦造良田、于尾矿中挖掘价值、借地貌打造文旅IP,开创了“治理修复生态—生态变资源—资源化财富—财富保生态”新路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谱写了“东川篇章”。

孟连县以“宾弄赛嗨”聚合力,以“334机制”强牵引,栽好“一棵树”,育好“一粒豆”,用好“一机制”,成功打造“中国牛油果之乡”“中国精品咖啡第一县”,为边境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稳边兴边富边,建设跨境“两山”绘就了“孟连画卷”。

洪俊辉表示,下一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征集和推广第二批案例工作,形成常态化工作。建立案例常态化征集机制,定期面向全省征集新的案例,保持案例库的动态更新,及时发掘各地涌现的新亮点与新探索。

拓宽案例覆盖领域与类型。在现有基础上,云南重点关注生态补偿、生态工业、生态市场、生态金融等模式的典型案例,进一步丰富案例类型。

注重案例系统梳理与提炼。云南将深度挖掘和提炼案例中的核心路径、运营模式和关键政策突破点。例如,将“生物多样性惠益分享+生态旅游”“林业碳汇+碳票”等模式进行固化提升,形成一套具有云南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法。

强化案例示范引领与推广。通过梳理典型模式和路径,将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系统性、有针对性地向生态禀赋相似但价值转化具有潜力的地区进行辐射推广,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统筹发展与保护“一盘棋”,推动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扎根沃土 砥砺奋进 新华社记者 韩佳诺 太行深处,订单农业催开老乡的笑颜;西北戈壁,供销直播间将特色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入选“2...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近日,由嘉峪关市申报的“数字赋能推动长城文旅融合‘破圈出海...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受今冬首轮寒潮大风天气影响,甘肃采...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技术创新... 后焕文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势作物。为保障甘南州粮食安全,着力解决好种业“卡脖...
对接产业升级新疆高校培育新质生...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祝坤艳 刘鑫岳 郭凯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