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利好!高层发话:全国 300 多万栋老房迎改造,升值潜力爆发
创始人
2025-11-22 21:31:42

据新华社报道,11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在“中国经济圆桌会”中表示,要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目前,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52个县级市已经全面开展城市体检,今年共体检了300多万栋住宅,约18万个小区、3万多个社区、3800多个街区,形成了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清单,摸清了城市的‘家底’,夯实了工作基础。”

张雁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已经印发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和手册,指导各地依据城市体检结果,科学制定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等重点任务,统筹实施好一系列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发展工程,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以来,全国各地不断探索更加多元的老房改造方式,例如原拆原建、例如房票奖励等等。

2025 年以来,城市更新进入 “精准施策” 新阶段。住建部最新披露数据显示,全国已有 29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52 个县级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年内完成 300 多万栋住宅、18 万个小区的排查工作,形成问题清单与整治建议清单,为后续改造奠定基础。这一举措并非临时政策,而是源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等顶层文件的战略部署,明确要求到 2030 年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工程与安全工程的核心抓手。

从政策逻辑看,住宅体检是城市更新的 “前置工序”。与以往 “大拆大建” 不同,此次体检坚持 “问题导向”,由第三方专业团队主导,覆盖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管线设施等核心指标,结论分为 “通过”“基本通过”“不通过” 三类,分别对应维护、修缮、加固等差异化处置方案。郑州、长沙等试点城市进一步细化规则,将房龄 30 年以上住宅列为重点体检对象,通过财政补贴、“保险 + 服务” 等机制降低改造成本,构建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这种 “先体检、后改造” 的模式,既避免了盲目投资,又精准匹配居民需求,为老房价值提升筑牢政策基础。​

二、体检赋能:老房升值的三大核心逻辑​

老旧小区的价值提升,本质是居住品质与安全属性的双重升级,而体检制度恰好打通了这一关键环节。​

首先,安全隐患清零激活资产价值。我国 2000 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有 5000 万居民入住,部分房屋因年久失修成为 D 级危房,不仅居住风险高,更导致资产贬值。广州花都区集群街 2 号的案例极具代表性:这栋 1976 年建成的危房,通过业主自筹 800 万元 “原拆原建”,加装电梯、优化户型、完善消防设施,9 个月内完成蜕变,房屋价值升值近 1.6 倍,74 岁业主徐耀通直言 “30 万投入超值”。数据显示,完成安全改造的老旧小区,市场估值普遍提升 15%-30%,核心区房源甚至实现更大幅度增值。​

其次,配套升级补齐价值短板。体检不仅聚焦房屋本身,更延伸至小区配套与社区服务。根据政策要求,体检后将同步推进燃气管道更新、停车设施扩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构建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例如,长沙明确老旧小区改造需配套充电设施、助餐服务等,郑州则通过专项账户保障体检与改造资金,这些措施直接解决了老小区 “停车难、购物难、养老难” 等痛点,使房屋的宜居性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最后,政策红利强化市场预期。中央专项投入数千亿元支持城市更新,加上地方政府 “以奖代补”“并联审批” 等配套政策,降低了改造门槛与成本。更重要的是,“老城不能再拆” 的政策导向,使核心区老旧小区的土地稀缺性凸显 ——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老房,因无法复制的区位优势,在完成改造后更易实现价值跃迁,部分纳入拆迁范围的房源甚至能获得高额货币补偿。​

三、机遇分化:哪些老房更易实现升值?​

并非所有老旧小区都能同等受益,升值潜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区域位置是核心变量。一线城市核心区及强二线城市成熟板块的老旧小区,因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资源稀缺,改造后的升值空间最大。例如,北京西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后,部分房源单价上涨 5000-8000 元 / 平方米;而三四线城市非核心区域的老房,因人口外流、配套薄弱,升值幅度相对有限,更多是实现 “保值” 而非 “增值”。​

改造模式影响增值幅度。从实践来看,“原拆原建”“自主更新” 模式的升值效应优于 “微改造”。广州集群街 2 号的自主更新模式,既保留了原区位优势,又实现了户型与设施的全面升级,增值幅度远超简单的外墙翻新;而仅进行环境整治的小区,因未解决核心居住痛点,价值提升相对温和。​

房龄与体检结果决定估值上限。政策明确将房龄 30 年以上、体检结论 “不通过” 的住宅列为重点改造对象,这类房源因改造力度大、投入多,升值潜力更突出;而房龄较新、体检 “基本通过” 的小区,仅需局部维护,价值提升空间相对有限。此外,纳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小区,因享受更多政策倾斜,也更易获得市场青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球发展研究与实践奖”获奖学... 【“全球发展研究与实践奖”获奖学者:#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南方提供重要启示#】11月21日,全球南方现...
湖北各级法院运用“林业碳汇+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11月22日电(蔡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11月22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
山东省首个针对一个戏剧类制定的...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日前,记者在滨州市人大常委会获悉,《滨州市保护传承吕剧文化条例》(以下简称《...
上海三联书店宜昌店正式启幕 转自:宜昌发布11月22日,上海三联书店宜昌店启幕活动举行。市委书记熊征宇,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