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
前不久,我国首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济南位列综合第五名。在此次城市排名中异军突起,“智慧”正为济南城市蝶变的核心密码。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济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就提出,持续开展“AI泉城”赋能行动。人工智能+工业、人工智能+农业、人工智能+服务业、人工智能+数字政府等正是济南围绕人工智能做“加法”的方向。
对于如何为智慧城市做“加法”,神思电子首席科学家、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数字化工程服务中心主任闵万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硬保障,人工智能并非空中楼阁,说到底还是要落到城市运行和产业发展上。作为人工智能企业,要遵循有需求去做研发的理念,让产品方案真正有用武之地。”
撬开“民生”智慧底座
随着人工智能、公共数据要素等新兴产业兴起,多地正在加快布局智慧城市建设。不过,智慧城市到底是“凭空建设”还是依托城市原有的公共数据“拔地而起”,各地存在不同的思路。
2022年,神思电子股东发生变更。据济南市国资委的批复,济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能源集团”)旗下的济南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能源环保”)成为神思电子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1.4%。 这也给公司更好地服务智慧城市提供了保障。
“传统智慧城市建设中常面临‘建设即闲置’的难题。为此,济南市秉承‘以用为大’理念,强调项目围绕实际场景展开,强化项目运营与持续造血能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从单一功能向价值创造转型。我们主要立足民生领域,结合股东的产业特点,打造大模型业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谈及神思电子如何融入济南智慧城市建设,闵万里表示。
每到供暖季,济南热力部门电话经常出现“爆满”情况,对于如何能够高效、智能解答百姓的供暖问题,成为神思电子破题智慧民生的首选之题。
2024年年底,神思电子依托DeepSeek大模型和数算法全要素融合调度平台,与智慧供热大脑系统深度融合,借助大模型的自然语言交互和分析推理能力,升级了“AI数字员工”“设备预测性维护”“精准负荷预测”及“专家级知识库”等核心功能。
“当季供暖人工智能大模型成功接听电话12万起,可以实现1秒钟接听40起电话,70%的热线电话由AI完成。”闵万里介绍说。
现实中,绝大部分百姓并不懂得供暖的专业术语,咨询的问题存在表述不清的问题,对此,闵万里表示,这就是我们打造DeepSeek—SSP API的关键所在。“即让大模型能听懂‘白话’与‘行话’的智能体,我们也将供暖老师傅的经验‘窍门’转化给大模型,让大模型能够熟练记住‘大白话’,顺利实现沟通。”
在该大模型中,除了能够完成业务垂询工作外,神思电子还对供热、供气等传统业务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了生产、运营、管理与巡检等环节的质效飞跃。闵万里表示,相关热力部门利用AI优化供暖,每个采暖季可节约燃煤约8.3万吨。
人工智能走热之前,神思电子的一项主营业务是为医疗机构提供自助机和读卡器,10年下来,神思电子积累了大量的医疗公共数据。对此,神思电子结合公共数据,开发了“智慧问诊”功能,日活量达到8000多次,实现了业务智能升级。
济南大数据集团总经理刘英华表示,DeepSeek—SSP API将推动全市AI技术的普及与商业化应用,赋能能源、政务、医疗、农业、金融等多个领域。济南大数据集团作为全市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中心实施主体、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和流通交易市场主体,通过统筹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和创新应用,并推出限时减免的政策,赋能千行百业。
闵万里向记者介绍,DeepSeek—SSP API对接济南市公共要素资源,汇聚超150亿条数据、7266个优质数据资源,让城市服务更精准。支持多种国产GPU卡,接入40余家算力中心,算力规模达3532POPS,高并发时也不卡顿;与多家算法厂家合作,提供上百种算法,延展大模型能力。
打造第二增长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在2025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大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表示,推进城市治理、民生经济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应在着力打造集约高效的城市数字底座。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在数市化改革等方面下功夫。
记者注意到,“十四五”期间,济南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智能算力领域持续发力。经过几年的快速部署,济南全市智能算力规模已达到3877P,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前十。这不仅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按照规划,到2025年年底,济南还将新增2350P的算力资源投入使用,为全市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加坚实的底座。
济南市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大永曾公开表示,济南将持续扩大数据开放范围,着力做好市场监管、交通、气象等重点领域的数据开放工作,持续提升泉城商业选址、汽车充电站导航、急救设备查询导航等62个数据应用场景。聚焦就业创业、停车导航、金融信贷等社会高需求场景,再发布一批优质开放数据集。
数据显示,2024年济南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482 亿元,同比增长 25.2%,占全省半壁江山;430 家企业覆盖硬件、软件、算法、应用全链条,形成 “领军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雁阵格局。
作为全国唯一的“三区叠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区,济南市依托国家数据要素综合实验区与中国软件名城优势,构建起“数据+算力+算法”为核心的基础支撑体系,在政务效率、民生服务、城市治理等方面实现突破。在数据、算力和算法的协同驱动下,济南能源集团在数字济南建设的实战中已实现对防火、防汛、交通管理、危化品车辆监控、电梯安全等场景的AI智能识别与秒级响应。
在闵万里看来,算力规模的稳步增长,已经成为智慧济南建设的底气,同时,也是解决智慧城市建设堵点的关键。闵万里认为,数据不仅要有价值,还要有算力和算法,数据场景的打造,离不开算力和算法的支持。“要让数据、算力和算法三方实现整合和调度,而不是割裂,政策层面要加大三者的整合调度力度,实现数据要素的规模化发展。”
数据显示,神思电子2025年上半年AI+智慧城市业务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414.01%,占总营收74.07% 。 以“神思云脑”和“数算法全要素融合调度平台(SSP平台)”为核心,赋能城市安全、交通优化及数据治理。据透露,下一步,神思电子将聚焦智慧城市、智慧医疗、身份识别领域,逐步打造一体两翼新格局,深入推动能源、政务、医疗、应急、公安及金融等行业应用渗透。
上一篇:张鹏举路战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