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嫣然
嗒嗒嗒嗒……清脆的蹄声响彻赛场,获胜运动员骑着自己的爱马绕场一周,从容脱帽,向观众致意——这一优雅举动,瞬间点燃全场欢呼。
11月10日至1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马术比赛在深圳光明国际马术中心举行。作为体育赛场上唯一一项男女运动员同场竞技也是唯一由人与动物共同完成的项目,马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我的小马尽全力了
“她是我们队里唯一的女孩,让她讲。”在对马术三项赛团体赛铜牌队伍的采访中,徐墨菲被队友轻轻推向前台。“她非常优秀,已经拿到一金一银一铜了。”队友补充道。
徐墨菲腼腆地笑了。
此前在盛装舞步个人赛中,17岁的小将徐墨菲与爱马“好好”默契配合,以69.520分斩获银牌。在团体赛中,她再次与“好好”协作,完成缩短慢步、半后肢旋转等高难度动作,取得并列全场最高的69.294分,助力团队赢得盛装舞步团体金牌。
“‘好好’是一匹棕色的马,有力量又活泼。”徐墨菲说,“它很有激情,我们想呈现与其他选手不同的轻快风格,所以选了《We Will Rock You》作为个人赛配乐。”
而在马术三项赛团体决赛中,与徐墨菲并肩作战的是16岁的“ECLIPS”。“我们搭档一年多了,它非常成熟、有经验。赛前一个月它经历了两次伤病,但都坚持了下来。这次比赛,它真的尽了全力,我特别感谢它。”谈及这匹爱马,徐墨菲语气中满是心疼与感激。
在选手出场名单上,每匹马的名字都与骑手并列:“超级男孩”“可颂”“高飞”……这些生动的名字与专属编号,不仅标识着身份,更透露出它们鲜活的个性与骑手倾注的情感。他/她与它,并肩作战、互相成就,成为竞技体育中最浪漫的时刻。
静默,也是一种喝彩
不同于其他比赛,马术比赛的观众席往往格外安静。没有震耳欲聋的呐喊,只有专注的目光与用心的欣赏。
马是一种天生敏感胆小的动物,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惊吓、慌乱等情形,因此保持安静、摄像设备不开闪光灯、勿穿着鲜艳服饰等是一位合格的马术观众的基本观赛礼仪,也形成了观众与马“选手”之间的默契。
“马术太优雅了!每一次跃起、落地,人与马仿佛融为一体,动作从容而精准,松弛中自有章法。”来自深圳市光明区的刘女士带着儿子前来观赛,“孩子平时活泼好动,今天却安静地看完了整场。”
“其实骑手在马背上并不轻松。”马术爱好者飞飞说,“他们必须让身体重心与马匹运动节奏保持一致,随马而动,才能维持平衡。”全运会期间,她一直密切关注赛事进程。
马术运动不仅考验骑手与马匹之间的技术配合,更是一场关于信任与默契的无声对话。比赛中,人与动物达成了一种优雅的共识,也让观赛成为一次心灵的沉浸与共鸣。
以马为媒,架起深港交流新桥梁
观众席上,不少身着香港青少年队队服的年轻面孔正专注观赛。
“我认为马术产业合作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典范!”香港赛马会行政总裁应家柏在观看完比赛后表示。
应家柏介绍,本届全运会期间,香港赛马会在场地设计、马匹福利、反兴奋剂、马房管理、赛事服务及社区宣传等六大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
“我们首次在深圳光明马术中心量身打造了一间马匹医院,”应家柏说。院内配备齐全的手术室与血液检测实验室,全面提升赛事期间的马匹医疗保障水平。
全运会举办马术赛事是深港体育融合的一个缩影。此前,第一届深港台青少年马术邀请赛已在深圳南山成功举办。
从专业赛事到青少年培养,马术运动正以其独特魅力与联结力,见证并推动着粤港澳大湾区走向更协同、更融合的未来。
上一篇:校园里的“妈妈厨房”
下一篇:在天津续写北欧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