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国博“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布展现场
“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海报。 图据中国国家博物馆伊-16战斗机模型。粟裕 摄P-40战斗机模型。粟裕 摄8月1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媒体通气会,介绍“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相关情况。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获悉,展览将展出实物300余件(套)、资料照片400余张,将首次公开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提供的“解密档案”,档案详细记录了苏联在抗战初期对中国的重要援助,包括物资运输路线、参战人员及牺牲细节,揭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目前展览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9月上旬将面向公众开放。
据介绍,本次展览列入2025年度国博“国家展览”计划,通过“报道·发声”“军事·战斗”“救护·医疗”“援助·捐赠”四个单元,系统展示抗日战争中那些跨越种族与国界的人性光辉和全世界正义力量共同铸就的并肩作战的精神丰碑。本展由国家文物局、国家档案局、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
“展览主题明确,内容学术水平和专业度高,内容具有原创性,很多展品、图片系首次展出。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此展览不仅仅是应景之作,更是用‘他人之眼’看中国的一个视角。”策展人黄黎说。
伊-16、P-40模型亮相
唤起共同抗日历史记忆
记者在展览布置现场看到由中航工业1:2制作还原的苏联伊-16战斗机、飞虎队P-40战斗机模型。伊-16战斗机于20世纪30年代由苏联研制,采用悬臂式下单翼,可收放起落架,是世界上第一架低单翼硬壳结构战斗机,并率先使用收放式起落架和变距螺旋桨等新技术。
1937年8月,《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向中国提供大约100架伊-16战斗机,其中大多是伊-16战斗机10型。该机与苏联援华航空队一起在抗日战争初期的空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最著名的国际援华抗日力量之一是美国的“飞虎队”。1941年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向中国提供100架P-40B战斧式战斗机,由美军退役中校陈纳德组建包含90名飞行员与150名地勤人员的志愿航空队,该部队因采用飞虎队徽得名。1941年12月20日首战击退日军空袭编队,取得对日空战重大胜利。
苏联援华航空队“鹰击长空”
解密档案资料首次展出
黄黎向记者介绍,此次展览得到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支持,获得大量一手珍贵档案资料,有许多未公开的解密档案资料首次向中国公众展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援华航空队,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地“鹰击长空”,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许多飞行员献出了宝贵生命。
据介绍,抗战初期,英、美等国对中日战争还采取中立立场的时候,苏联是第一个援助中国抗日的国家。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援华飞机1000多架。在多次空战、轰炸中,苏联援华航空队击沉日本兵舰十几艘,击落、击伤敌机数百架,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超过200名苏联飞行员血洒中国长空。
一封“迟到”的亲笔信
展现国际友人海伦的中国情
在战火纷飞的20世纪30年代,一位美国女性只身来到中国。她翔实记录了中国革命的故事,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深入细致的视角,她就是海伦·福斯特·斯诺。
此次展览将展出毛泽东请任弼时、邓小平协助海伦采访的介绍信。1979年初,邓小平出访美国。在同海伦会见中,邓小平意外收到一封42年前毛泽东写给任弼时和他的亲笔信。
海伦是第一位采访并报道陕甘宁边区的外国记者。1937年,海伦奔赴延安访问了近四个月,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是年8月,海伦还未来得及采访慕名已久的邓小平,邓小平已离开延安。于是她去找毛泽东,请求协助采访。
毛泽东说:“我给你写封介绍信,你交给前线的邓小平好了!”信中说:“弼时、小平同志:斯洛(斯诺)夫人随军赴战地担任向外国通讯的工作,请你们给她以帮助。”
据悉,本次展览在展厅设计上,采用红色与灰色为主色调,入口主题墙以大面积红色营造激昂氛围。内部展区则采用沉稳的灰色系,象征抗战时期所面临的压迫与艰难环境。各单元中穿插亮色设计,寓意在艰苦斗争中人民心中不灭的信心与必胜决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